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5-11-18尹敬娥
尹敬娥
(鄢陵县中医院 检验科 河南许昌 461200)
肌酐是人体代谢终产物,经肾脏排泄。肾功能改变时,尿肌酐排出减少而使血液肌酐升高聚积。测定尿液肌酐同时测定血液肌酐,并与正常值比较,可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有助于判断肾损害程度。以往临床多采用24 h尿蛋白定量诊断肾脏疾病,但留取24 h尿液耗时且程序繁琐,而尿肌酐几乎不受尿液稀释或浓缩的影响,同时肌酐产生量较恒定,在肾功能损伤不严重时,尿中肌酐的排出量也较恒定。在随机尿检查尿液某排出物质(如蛋白质)时,常用与尿肌酐浓度的比值作为判别指标[1]。该比值校正了尿液量的变化造成的对该排出物质(如蛋白质)浓度的影响。收集鄢陵县中医院住院患者100例晨尿及24 h尿液,按24 h尿蛋白0.50 g界点分为非临床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鄢陵县中医院100例住院患者晨尿及24 h尿液,按24 h尿蛋白0.50 g界点分为非临床蛋白尿组5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50例,非临床蛋白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7岁。临床蛋白尿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7.8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硫酸钠-磺柳酸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定量,仪器使用干式生化仪vitros 5600,尿肌酐则应用苦味酸法测定。分析UP/Cr比值及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非临床蛋白尿患者随着UP/Cr比值的增加,其对应的24 h尿蛋白定量也随之上升,提示UP/Cr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以UP/Cr≥0.09作为24 h尿蛋白≥0.15 g诊断的界点,其诊断敏感度0.78,特异性0.60。
50例临床蛋白尿患者UP/Cr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以UP/Cr≥0.96作为24 h尿蛋白≥1 g和UP/Cr≥1.97作为24 h尿蛋白≥2 g诊断的临界点,其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2、0.93和0.89、0.85,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提示UP/Cr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间具有密切相关性。见表1。
表1 UP/Cr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3 讨论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正常人群多含有微量蛋白质,成人每日尿液中含有蛋白质50~100 mg,在运动后含量会增加至250 mg以上,因此在日常运动训练中常采用尿蛋白定量来监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以评估当事人身体状况、运动量等程度,临床也通过测定尿蛋白定量来评估肾脏损害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3]。
目前,24 h尿蛋白定量一直是诊断病理性蛋白尿的“金标准”,准确性和特异性高,是临床评估肾脏损害程度的重要依据[4]。然而,尿液取样十分繁琐,容易出现留尿时间不精确,尿量误差等问题,对一些留尿困难的老人或小儿,很难及时准确地采集24 h尿液。此外,在采集过程中尿液的稀释、浓缩反应也会对尿蛋白测定造成干扰。近年来,关于利用尿肌酐排泄稳定的特点取代24 h尿蛋白定量来开展临床诊断。研究发现,人体内肌酐产生量较恒定,在肾功能损伤不严重时,尿中肌酐的排出量也较恒定[5]。基于此,在随机尿检查尿液某排出物质(如蛋白质)时,常用与尿肌酐浓度的比值作为判断指标。本组资料显示,对临床蛋白尿患者,分别以UP/Cr≥0.96作为24 h尿蛋白≥1g和UP/Cr≥1.97作为24 h尿蛋白≥2 g诊断的临界点,结果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分别达到0.92、0.93和0.89、0.85,可以看出,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说明晨尿蛋白标本测UP/Cr比值是临床蛋白尿患者方便、可靠评估尿蛋白的方法。
[1]何雄,杨爱丽,赵桂玲,等.品管圈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总尿量漏填率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31 -132.
[2]吕军,许翔,吕梅.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37 -39.
[3]司冬梅.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用于子痫前期诊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43 -45.
[4]傅卓,任少敏,高晓峰,等.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及其与肾损害指标的相关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7):1287-1290.
[5]罗昌雄,黄小红,魏传中.老年糖尿病足病尿蛋白排泄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149 -150.
[6]唐骅,连天宇,卢刘灿,等.基于尿蛋白肌酐比的24 h尿蛋白定量评估方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9):7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