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调强放疗与传统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效果比较

2015-11-16王玥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靶区放射性

王玥玥

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放疗科,鞍山 114000

三维调强放疗与传统常规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效果比较

王玥玥

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放疗科,鞍山 114000

目的探讨和研究三维调强放疗与传统放疗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 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采用三维调强放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放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食管癌的放疗方案对比上,三维调强放疗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放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癌;调强放疗;常规放疗

放化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非手术方案,有文献统计指出[1],传统放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即使采取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5年生存率也不到30%,其主要原因在于局部控制困难和复发率高,其次则是淋巴转移[2]。因此,如何通过改进放疗措施,提高局部控制率是改善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直线加速器的应用和放疗技术的不断革新,靶区精确剂量分布的优势已经在临床上得以实现,三维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更具有剂量学的优点。本研究探讨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用于食管癌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66

例食管癌患者,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55~73岁,平均(63.9±4.4)岁,病变部位包括颈段3例,胸上段16例,胸中段30例,胸下段17例。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并未发现远端转移,病变程度<8 cm,无活动性出血或穿孔征象,均为初治且拒绝手术治疗。根据放疗方案不同将6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方案,模拟机下进行定位,设一前二后斜野三野等中心放疗,采用6 MV X线放疗,200 cGy/次,总剂量为64 Gy/32次。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三维调强放疗,模拟机下定位,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肘置于前额,热塑体膜固定,调整扫描层厚为5mm,范围上界至环状软骨上2 cm,下界至第1腰椎下缘,靶区按照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相关文件建议[3],包括肿瘤区,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肿瘤区(GTV)以食管钡餐造影和食管镜可见的肿瘤长度,CT片显示食管原发肿瘤的(左右前后)大小为GTV。考虑到摆位和呼吸等误差临床靶区(CTV)为GTV前后左右外放0.8 cm,外放后将解剖屏障包括在内时需做调整。病变上下各外放3~5 cm,同时包括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相应淋巴引流区。计划靶区(PTV)在CTV的基础上各外放0.5 cm。勾画肺,脊髓等敏感组织,依据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治疗计划进行评估和优化,95%等剂量曲线包括PTV,且靶区内剂量差异为5%为满意标准。放疗剂量为40 Gy/20次/4周时再次行CT扫描,依据肿瘤退缩后图像勾画GTV1、CTV1和PTV1,并对正常组织受量进行评估,总剂量为64 Gy/32次。脊髓受量40 Gy以下,肺受量V20<25%。

1.2.3 化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给予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653)25 mg/m2×3 d,氟尿嘧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959)450 mg/m2×5 d进行序贯治疗。

1.3 疗效判定

参照血常规、透视及食管CT检查结果观察肿瘤退缩情况,按照WHO的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4-5]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病灶消失保持>4周;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单径缩小>30%保持>4周;无变化(NC):未能达到PR标准但未出现进展;病变进展(PD):病灶最大单径增加>20%或出现转移。总有效率= (CR+PR)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毒副作用的比较

研究组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和放射性肺炎,而对照组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食管穿孔和放射性脊髓炎。研究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毒副作用的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属于高度侵袭肿瘤,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有文献统计[6],80%以上的患者需要行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非手术方案,但传统放疗仅能保持患者10%左右的5年生存率,这主要是导致传统放疗技术不能使靶区达到所需的处方剂量,而采用扩大野技术又难以保证周围组织、脏器的耐受[7-9]。

三维调强放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新型放疗技术[10],主要是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共面或非共面的不规则野进行分次照射,照射野内的各点输出剂量能够相应调整,实现高剂量的等剂量线面与靶区在三维空间上保持形态一致,确保靶区能够得到足量、均匀、精确的照射,不但能够确保靶区治疗效果,更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有效地控制了毒副反应[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1.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5.6%,说明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能够确保靶区的照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研究组的毒副反应包括放射性食管炎7例、放射性气管炎5例和放射性肺炎1例,并无食管穿孔或放射性脊髓炎病例出现,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5%,说明三维调强放疗方案能够更好地避免正常组织受照,减少组织损伤,有效地控制毒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好。但本文并未作远期随访,且三维调强放疗的费用较高,国内也缺少相关的Meta研究资料,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在治疗食管癌的放疗方案对比上,三维调强放疗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放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603.

[2]钱浩,吴开良.实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455.

[3]赵快乐,施学辉,蒋国梁.提高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剂量是否有益: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Ñ/Ò期剂量递增试验[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5):354.

[4]石丽婉,傅丽蓉,哈晦明,等.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1):3104.

[5]Fu WH,Wang LH,Zhou ZM,et al.Comparison of conformal and intensity-modulated techniques for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radiotherapy of upper esophageal carcinoma[J].Word JGastroenterol,2004,10(8):1098.

[6]肖泽芬,章众,张红志,等.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估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中肿瘤剂量的分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273.

[7]任雪姣,韩春.多种影像学技术在食管癌放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1,38(11):842-844.

[8]韩春,王澜,王玉祥,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对225例放疗患者的预后评价[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20(2):109-111.

[9]邱嵘,王军,王玉祥,等.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1):68-71.

[10]孔洁,李晓宁,韩春,等.792例食管癌三维技术放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2,21(5):421-422.

[11]王澜,高超,李晓宁.100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5):375-378.

[12]徐朋琴,蔡晶,吴建亭.胸中下段食管癌三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1):1016-1019.

[13]杨红茹,刘文其,廖锡宏,等.食管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10,19(2):143-147.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医药卫生专业期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 11-5786/R,国际刊号:ISSN 1674-4721,邮发代号:2-515,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主要栏目:论著、综述、放射与影像、麻醉与疼痛、器械设备、医疗管理、医药教育、调查研究以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研究等近30个栏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的作者可获得医学继续教育学分。

本刊出版周期短,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立项的科研论文以及本刊订户的论文予以优先刊登,来稿要求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名称、科室、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切勿一稿多投。

社 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邮 编:100025

咨询电话:010-59679076/77

投稿信箱:ddyy@vip.163.com

Com Parison of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three-dimensional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WANG Yue-yue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Tumor Hospital of Anshan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Anshan 114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ree-dimensional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 66 cases of patientswith 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7 to May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4 cases)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radiotherapy scheme,three-dimensional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as taken to study group,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was taken to control group,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1.2%,higher than 65.6%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of study groupswas 38.2%,lower than 87.5%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the efficacy of three-dimensional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and the incidence of toxicity is lower,is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Esophageal carcinoma;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R735.1

A

1674-4721(2015)02(c)-0065-03

2014-12-15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靶区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