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要树立唯物史观
2015-11-15周新民
周新民
文艺创作要树立唯物史观
周新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树立唯物史观,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近些年的文艺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忽视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
其具体表现有:一、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些“高大”的帝王形象。历史上有没有推动历史前进的帝王呢,肯定是有的。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些帝王之所以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是他们顺应了民心民意,以人民利益为重。然而,一些文艺作品孤立地看待这些帝王,把他们和人民割裂开来,一味地歌颂帝王的智慧、手段,为帝王唱赞歌,这显然违背了唯物史观。二、剥离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从文化史观的角度来阐释历史的发展。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文化创造力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民群众。然而,一些文艺作品割裂了人民群众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文化看做是历史前进的决定的因素。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物质生产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一些文艺作品一味地歌颂文化的力量,认为是文化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忽视了创造文化的主体——人民——的力量。三、宣扬一些非理性因素,把非理性因素当做文艺作品的基本主题。一些文艺作品,以书写隐秘的心理、性本能作为卖点,满足于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是当下文学作品忽视唯物史观的重要表现。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生产劳动者,在创造历史的生产活动过程之中,人民群众内心心理活动或者心理欲求,才具有历史感,才是文学作品表现的对象之一。那种为了满足读者低级趣味的文学创作,那种把人民群众心理欲求与创造历史的活动割裂开来的书写行为,是歪曲人民群众的重要表现。四、一些文艺作品引进西方新历史主义的观点,重新书写历史,把我们按照唯物史观阐释的历史推倒,重新书写,颠覆了历史应该有的结论。新历史主义是西方语言哲学的重要表现,秉承历史是书写在羊皮纸上文字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固然有揭示被历史遮蔽的内容,但是,却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历史书写娱乐化,显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五、强调个人的价值。一些文学作品,在叙述历史时,淡化历史,把历史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和氛围,强化个人的生存感,张扬个人主义。人是历史中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割裂个人和历史之间的联系,过分强化个人的价值,甚至满足于个人的生理动因的书写,显然是违背了唯物史观。六、自然主义的描写泛滥。一些文学作品在描述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时,满足于自然地叙述事件和刻画人物形象,满足于“记账”式叙述生活。恩格斯曾经说过,要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评价作品。同样,文艺家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要叙述的生活,从唯物史观出发,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选取材料,组织文艺作品的题材,审定文艺作品的内容。
要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高度出发来把握文艺作品,必须重新梳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观,要树立文艺作品是为人民大众书写的,满足人民大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的观念。只有坚持这样的唯物史观,才能创作出无悔于时代无悔于人民的文艺作品。
真正的作家都是这个作品的高下留待历史淘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