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者的责任
2015-11-15杨彬
杨彬
文学研究者的责任
杨彬
10月15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从文艺工作取得的成就、文艺创作的中心任务、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文艺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职业操守、文艺工作应该坚持的方向、文艺最根本的任务等方面做了重要指示,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总书记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的要求也更高了,文艺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和积极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牢记文艺工作者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
文学研究工作者要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文学工作者责任和使命。首先,要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作品、对“具有时代的精神,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作品、对追求真善美的作品大力推介。文学研究工作者要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按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人民的孺子牛”、“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脚踩坚实的大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的标准对文学进行研究,将作品中的正能量发掘出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引导读者进一步发现作品的优秀品质,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核,起到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作用,引领文学活动的正确导向。
其次,文学研究者要有批评的勇气,敢于批评和批判,要对文学创作中的低俗的、充满铜臭的、审丑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批判,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所说:“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好的作品必须具有审美能力、有精神追求,而不能只是描写低俗的欲望化的东西,过分的欲望化不仅不是这个伟大时代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就是作为文学发展一般规律,也是应该被唾弃和批判的东西。作为作家,需要鲜明的价值与道德立场,要对美好的、神圣的东西具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对社会、对国家、对读者起到正面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具有“正能量”。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不仅和作家同样要具有“正能量”,而且还要坚持批评家的批评功能。文学研究者和评价家不能只是“吹鼓手”,只对作品进行歌颂、好评和吹捧,因为仅仅“好评”是不够的,批评家要起到“批评”的作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要对作品的不好倾向进行批评,对作品的缺点进行分析,对错误的作品更应该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在文学领域弘扬正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
因此,文学研究工作者应深入学习和积极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自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文学作品”,说真话、讲道理,身体力行,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促进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文学研究者应该和所有文艺工作者一样,“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