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妇女人才思想研究
2015-11-14关洋
关洋
摘 要: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妇女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其妇女人才思想。列宁妇女人才思想主要包括妇女人才与社会主义革命、妇女人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管理以及爱护妇女人才三个方面,体现了妇女人才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妇女人才思想对中国妇女人才解放、人才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列宁;妇女;人才;爱护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036-02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人才。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的新要求,缓解人才紧缺的重大压力,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列宁妇女人才思想,爱护妇女人才,助推妇女人才事业发展。既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也对未来中国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列宁妇女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列宁妇女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均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上,垄断资本主义同农奴制残余相结合;政治上,沙皇同金融垄断资本结成联盟掌控政权,统治阶级对内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加之,俄国自身的文化基础极差,文化教育水平不平衡,国民多为文盲半文盲,广大女性作为弱势群体,被压制在社会的“底层”,遭受着与男人不平等的待遇,整日为生活和家庭奔波劳碌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为改变落后专制的现状,推翻沙皇统治,俄国人民进行了无数次抗争和努力,终至1917年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战胜了国内反革命的敌视及外国武装干涉之后,年轻的苏维埃政权进一步认识到了人才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妇女人才的作用和潜力,并逐渐地在经济建设之中充分利用妇女人才的优点和长处进行工作部署。作为人才的一部分,妇女人才的重要性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突显出来。列宁作为苏维埃政权的领导核心,对妇女人才的发展相当重视,在其实践和发展人才思想的过程中,就曾把大量精力放在爱护妇女人才方面,并以此为指导,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挖掘和培养了很多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妇女人才,既突出了妇女人才的重要作用,也丰富和发展了其妇女人才思想。
(二)列宁妇女人才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妇女人才的内涵及相关内容,但在其大量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妇女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容,以及妇女解放的观点。马恩对妇女人才的观点主要包括:对妇女人才受压迫根源的分析。根源为私有制的存在及家务劳动性质的转变;对妇女人才解放途径的探讨。途径为消灭私有制、女性重回社会公共领域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化。而且他们还对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
另外,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恩的“劳动价值”“社会再生产”“异化”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恩的妇女人才理论,其认为妇女受压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和社会经济的不平等有紧密的联系。而且他们还认为应该让人们理解到妇女的家务劳动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主张妇女进入劳动市场,参加社会工作,从而在经济上脱离对丈夫的依赖,提高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恩的妇女人才思想,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点相通。列宁认为妇女人才受压迫和剥削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父权制的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让妇女人才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从事生产劳动和社会管理,并对妇女人才加以爱护,使之获得与男人平等的地位与权力,得以发挥她们对社会进步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列宁妇女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实践
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父权制的压制下,广大妇女人才处于社会的“底层”,她们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无法显示她们的才华,整日为生活和家庭奔波劳碌。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当家做主,人人平等,通过立法、实行家务劳动社会化等政策,妇女人才拥有了法律保障,也得以摆脱家庭的束缚,因而妇女人才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得以发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
(一)妇女人才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关于妇女人才与社会主义革命,列宁认为,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压迫和掠夺下,广大的妇女人才被扼杀,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使她们没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其才能,创造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革命是从根本上推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私有制度的革命,使人人平等,所有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体现其价值。无产阶级事业离不开广大妇女的支持与参与。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因此,妇女人才为了其自身的解放应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贡献力量,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为妇女人才的解放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革命斗争中,列宁认为要保证前方战争取得胜利,必须搞好后方的经济建设。他说:“工人阶级面临着最大的考验,每一个男工、每一个女工都必须比前线的红军战士创造出更大的奇迹。在劳动战线上取得胜利,在平凡的、肮脏的环境中做出自我牺牲,这要困难得多,比起牺牲生命来要可贵百倍。”[1]351-352“在这方面,苏维埃政权认为最宝贵的莫过于广大非党女工群众的帮助了。”[2]49另外,列宁指出:“如果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女工们答应支持我们,那任何敌人都不可怕了。妇女参加革命达到什么程度,革命也就能巩固到什么程度。”[3]181妇女人才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布尔什维克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到妇女人才的重要地位。
(二)妇女人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关于妇女人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管理,列宁认为,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妇女人才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沦为了家庭的奴隶,被男人轻视为私有财产甚至附属品,她们脱离了社会经济活动,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以经济独立,只能被家庭束缚,因此列宁指出妇女人才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人才解放的先决条件,参与社会管理是妇女人才解放的重要保障。
在苏维埃把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时期,列宁呼吁妇女人才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妇女在这种时候参加党和苏维埃的工作具有巨大的意义。妇女应当在这一和平的组织工作中起极重要的作用,当然,她们也一定会起这种作用。”[4]86“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们同男子真正平等,就必须有公共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我们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要为社会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在这方面,妇女有十分广阔的工作场所。……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这件事,只有在男女完全平等的时候,……才能开始进行。”[2]47-48苏维埃必须使“女工愈来愈多地参加公有企业的管理和国家的管理。”[1]170“不仅要吸引妇女独立地参加一般政治生活,而且应当吸引她们参加经常的人人要担任的公务,否则,不仅社会主义,就连完备而稳固的民主制度也无从谈起。”[5]另外,列宁还罗列了适合妇女人才从事的社会工作,她们可以“支援军队,在军队中进行鼓动”“在粮食部门工作,如分配粮食,改善群众的伙食”“建立并监督大型试验农场的工作”[2]49-50。这些都说明,列宁看到了妇女人才巨大的价值。
(三)爱护妇女人才
列宁一贯主张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人才,对于妇女人才则更加关心爱护。列宁不仅在法律制度方面为妇女人才提供保障,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际生活的具体措施,使妇女人才摆脱家庭束缚,提高其社会地位、减轻其生活压力。
1.妇女人才的制度保障。爱护妇女人才,列宁曾强调,“苏维埃共和国的任务首先是取消对妇女权利的各种限制。”[3]180因此,“苏维埃政权这个劳动者的政权在诞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就在有关妇女的立法方面实行了最彻底的变革。苏维埃共和国彻底废除了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的法律。”[2]46具体来说,他提出:“共产党……对妇女同样看待,使男女无论在选举法官或履行法官职务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6]他还强调:“禁止在对妇女身体有害的部门使用女工;禁止妇女做夜工;女工在产前产后各给假8周,产假期间照发工资,免收医药费。凡有女工的工厂和其他企业均应设立婴儿和幼儿托儿所,并设立哺乳室;凡需哺乳的女工至少每隔3小时可以离开工作喂奶一次,每次不得少于半小时;发给需哺乳的母亲补助金并把她们的工作日缩短到6小时。”[7]
2.妇女人才摆脱家庭束缚。列宁认为工作不是解放,妇女还要同时承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要想使妇女彻底摆脱负担,列宁认为必须“把琐碎家务普遍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那个地方和那个时候才开始有真正的妇女解放,真正的共产主义。”而且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幼儿园“这些平凡的、普通的、既不华丽、也不夸张、更不显眼的设施,在实际上能够解放妇女,减少和消除她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方面同男子的不平等。”[2]19另外,列宁十分支持妇女获得离婚的权利,使其选择自己中意的配偶。在苏维埃建国不到半个月,列宁就在“全俄女工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赋予了妇女离婚自由的权利。
总之,列宁在各个方面对妇女人才非常爱护和关照,不只关注妇女人才在工作上的状态,更关注妇女人才的生活状态,才使这些优秀的妇女人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中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列宁的妇女人才思想主要包括妇女人才与社会主义革命、妇女人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管理以及爱护妇女人才三个方面,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实践列宁妇女人才思想,对我国妇女人才解放、人才事业发展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
[6]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5.
[7]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