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境之范畴论:理论基础及其运算模型构拟

2015-11-14陈海叶

外国语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范畴原型语境

陈海叶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1.基于语境之范畴论提出的背景

语言学从一开始就与哲学密不可分。现代语言学更是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方面与分析哲学等学科密切联系、互相激发。“语言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语境分析方法、修辞分析方法、隐喻分析方法、心理意向性分析方法等,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也在分析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等学科以具有学科自身内容和特点的方式发展起来,成为它们常用的研究方法。”(徐盛桓、廖巧云,2013)在当代哲学学科中,语境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重要纲领,是最有影响力和发展前景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江怡,2011)当代科学哲学由此发生了研究方法的“语用学转向”。

范畴化在人类活动中无所不在。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手段,是人类以主观能动性观察纷纭复杂的外部世界,并根据所发现的相似性将世界条理化的认知过程。自古希腊时代至今的两千多年里,范畴化始终是重要课题。在认知语言学中,恰如束定芳(2012)所言:“范畴化、原型理论从一开始就是研究焦点,今天仍然是其核心话题。”J.莱考夫基于认知心理学家Rosch(1975)等的大量试验研究成果,发出“渐变范畴是真实的”(Lakeoff,1987:15),以及亚氏范畴论是“关于心智的错误观念……必须加以改正”(同上:xvi)的断言开启了原型理论的火热时代,也将它推向了争议的漩涡,使之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陈海叶,2013)

虽然双方的论辩产生了喜人的成果,然而质疑者“原型理论是理性的滑落”和“原型范畴理论对存在的把握不够精到,本身算不上范畴理论”的结论表明:范畴理论的实质及纷争的根源尚有待深刻揭示。此外,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度、广度和视角的变化,范畴理论也趋向多元化。韩礼德和麦悉森(1999)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SFL经验识解模式(陈海叶,2008,2009)。如何解决经典与原型理论的纷争,如何评价SFL范畴化模式及各范畴论间的关系,本文在陈海叶(2013)“范畴理论的语境进路”基础上,以语用思维和语境分析为新视角,以函数式为理论基础,拟建构基于语境考察的范畴理论(简称语境范畴论)的运算模型,以增强其可操作性,进一步凸显其解释力和深刻的哲学意蕴。

2.语境范畴论的理论基础

基于语境的范畴论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语境与关系的逻辑。

2.1 语境范畴的再分类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曾感叹:“哲学思维最普遍的错误是忽视了语境。”(Deway,1931,转自Hahn,2001)Schlagel(1986:xxxi)也曾断言:“所有的经验和知识都是相对于各种语境的,无论物理的、历史的、文化的和语言的,都是随着语境而变化的。”科恩(Cohen,1998)则从认识论角度指出,认识论上的困难可通过语境理论得以解决。范畴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其纷争正是认识论的纷争,因为范畴作为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主体间的建构,其建构过程必然受到众多语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语境是观察和认知事物、理解范畴理论及其纷争不可或缺的维度;在具体情景中,任何一个语境参数发生变化,都会导致范畴构建结果的不同。在语言认知与范畴化过程中,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境通常分为语言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非语言语境是广义语境,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主体的身份、地位、交际目的、方式、内容所涉及的对象,心理与社会文化背景甚至各种伴随话语的副语言特征及情境知识、世界、社会的百科知识和有关某事的具体信息。

我们认为,任何微观的情景语境都嵌套在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前者受到后者的制约;任何微观的情景语境都必然带有当时社会文化宏观语境的烙印。然而,传统语境研究往往着眼于具体微观的情景语境,而忽视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对微观语境的深刻制约作用。在我们看来,范畴理论纷争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忽视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对产生于其中的范畴理论的制约功能;二是忽视了语境与产生于其中的具体范畴以及范畴理论之间的制约关系;三是语境因数繁多,使语境本身成为难以全面把握的复杂概念,导致人们在解决范畴及其理论构建过程中缺少了宏观的历时语境思维,忽视了语境的释义和制约两大功能,因为制约功能决定了释义必须在特定的语境框架下解释相关的概念,如范畴理论。

为了更好地阐述语境范畴论,我们有必要首先整理语境的概念,使之更加条理化并适用于解释理论发展史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语境由纵向的历时语境和横切的共时语境共同构成;纵向的历时语境是由某一学科或理论所纵贯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语境的连续体构成的宏观语境,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语境与下一阶段的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可能发生语境转换。本文以范畴理论为探讨对象,着眼于范畴理论历经古希腊社会、文化语境直至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历时语境,见图1。

共时语境是以认知主体及其心理语境为中心,由大小不同的多层语境围绕该中心构成的多层同心圆,其最内层最小的是认知主体的心理语言和语言语境,其次是情景语境,分布在这一层上的语境因子包括事物产生的时间、场合、人物、话题等;第三层和最外层依次是宏观的文化语境、社会语境,它们是一切情景语境、语言语境和认知主体的心理语境赖以形成的语境依据。这四层语境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下:语境{宏观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微观语境{{情景语境﹥语言语境﹥认知主体及其心理语境}}。其中,处于外围的社会语境、文化语境属宏观语境,情景语境、语言语境、心理语境属微观语境(详见图2)。

图2 认知主体与多层同心语境

其中,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弹性概念而非绝对区分;宏观和微观语境是蕴涵关系,而绝非经典范畴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必须指出,理论发展史的任一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语境的横切面都呈现为这种多层同心圆。

宏观历时语境自古希腊社会绵延至后现代社会,微观语境对应的则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情景语境。对微观语境现象的解释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多层同心语境圆上的诸多语境因子构成不同的语境参数组合。

共/历时语境及多层同心语境的语境新分类具有如下优势:在吸收传统语用学语境分类的基础上,将不断发展变化的漫长的科学发展史及其中不可避免的历时宏观社会文化的语境转换置于宏大语境之中,凸显了跨学科研究的宏大语境视野,为鸟瞰并发现特定理论的纵向历时演变提供了语境保证,突破并拓展了传统语用学相对狭小的语境研究范围。这一语境分类能够满足认知科学时代哲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六大学科交叉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当代语言学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研究。

总之,语境范畴论蕴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解决范畴理论的冲突和具体语词范畴在特定语境中范畴意义的动态构建问题。我们将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理论分别产生的宏观语境——古希腊社会文化语境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细分为三个主要的次语境或称为语境参数:(1)范畴理论产生的哲学理论语境;(2)研究方法论语境;(3)社会科技发展状况语境;并在此框架下讨论语境对范畴理论的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具体而言,经典范畴理论产生于抽象的哲学本体论理论语境、规定主义研究范式的方法论语境和古希腊社会科学技术语境。原型理论产生于后现代经验主义理论语境、经验主义研究方法论语境和20世纪现代社会科技语境。古希腊和后现代这两个不同社会时代的三种重要语境参数,决定了它们各自生成的范畴理论的不同内容特质和经典与原型理论分别具有与其生成语境相适应的特征(详见下文)。

2.2 关系的逻辑

英国逻辑学家德摩根是关系逻辑的创始人,中国学者罗嘉昌(1996)将其发展为关系的逻辑,本文涉及其中的函数、函数式和参数。关系的逻辑将万事万物看作函数式R=f(x,r)的值,R是事物或现象,是各种语境参数和合而成的关系的纽结或者关系的凝结物,是各种语境因素综合作用生成的结果。关系的逻辑认为,当关系参数r1变换为r2时,也就是当事物所处的语境发生变化时,R1也就消解,并为R2所替代。换言之,R是在语境中开显的事物,r是表示语境开显环境的关系参数,f(x,r)表示语境参数的总和,它们是制约事物、现象R生成的必要条件。19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黎曼以莱布尼兹等人的成果为基础,提出了函数的定义:如果某一个量A依赖于另一个量B,当后一个量B变化时,前一个量A也随之变化,那么就说量A是量B的函数。黎曼定义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事物之间相互依赖、变化的关系;在函数式这一特殊关系中,给予任何对象或诸对象,就会产生另一对象。参数(Parameter)是个变量,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在研究当前问题时,为了描述某几个变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如果引入一个变量来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而引入的变量并非当前问题必须研究的变量,这个变量就叫作参数。在R=f(x,r)中,r为关系参数,是自变量,R是因变量。在语境范畴论中,关系参数为语境。关系的逻辑可以清晰地表述语境与产生于不同语境中的范畴理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函数的思维方法使我们将复杂的范畴纷争问题简单化、清晰化,对语境范畴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3.语境范畴论的运算模型构拟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1981:15)曾指出:对历史上科学事件或科学思想的理解要放入其所在的时空背景和文化背景中。他强调,一个观点的提出,与思想者整个思想体系相联系,了解思想体系的基调,对具体观点的理解有重要意义。理论基调的形成与作者产生理论时的文化背景有关,结合作者提出理论的具体过程,才能给予论点以坚实的理解基础。(王书明、万丹,2006:7)换言之,一切理论都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语境规定着理论的内容和特质,并不可避免地在诞生于其中的理论、思想和学说上打下该语境特有的思维特点的标记。据此以及关系的逻辑理论,本文将语境范畴论的理论模型初步构拟为函数式C=f(x,c)。其中,C即具体范畴或范畴理论(Category),是在语境中开显的事物,x表示关系参数,c(context)表示语境参数开显的环境,f(x,c)表示各语境参数博弈的总和,它是制约事物C生成的必要条件,是各语境参数等各种关系互动洽商的结果。下面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语境两个层面阐述语境范畴论的运算模型。

3.1 语境范畴论的运算模型构拟:宏观语境层面

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语境来看待范畴理论的冲突,是指以宏观的历时与共时语境为参照,研究在该语境制约下所产生理论的特质,以及该理论与特定语境参数间的内在关系。具体而言,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坚持范畴划分的二元互斥和范畴边界清切,否定边缘范畴,为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这为当今众多学者所诟病。(Taylor,1995)然而,如果从宏观的历时语境转换视角来看,经典范畴论和原型理论之间的冲突将迎刃而解。

从哲学发展的历时语境来看,西方哲学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后现代语言哲学。经典范畴理论产生的宏观语境恰恰是哲学的本体论阶段,而原型理论却产生于后现代哲学语境。经典范畴论受到如下语境制约:(1)在研究范围上,受制于哲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这一理论语境,因为宏观理论语境内化于研究者的思想体系之中,用ca表示。(2)在研究方法上,受制于规定主义的研究方法论语境,用cb表示;(3)在研究条件上,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和经验语境,用cc表示。以上三种语境参数共同构成了经典范畴论产生的语境c:c=ca+cb+cc。换言之,亚氏所处的本体论语境所预设的本体论前提制约了他的研究范围,使经典范畴理论形成了与其本体论相匹配的思维定式和内容特质,可以表述为函数式:C1=f(x,c1)。其中,C1为经典范畴理论,x为关系参数,c1为下述ca(本体论语境)、cb(规定主义研究方法论语境)和cc(社会科技发展语境)这三种语境参数的总和,即c1=ca+cb+cc。下面详加阐述。

1)经典范畴论产生的理论语境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本体论语境(ca)。亚里士多德创立经典范畴理论的初衷,是求解存在的真理和指导辩论,这一心理语境决定了亚氏理论始于词类范畴和语法修辞的分析,以严格的逻辑推理为特征,本体论为其哲学理论基础,因而是存在于语言层面的抽象的逻辑体系。谢庆绵(1987:17)认为亚氏范畴论“停留在形式的考察,未能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从形式逻辑出发,缺乏内在的具体的规定性;他的范畴分类是外在的、形式的”。换言之,亚氏把现象抽象为概念,并将一系列同样抽象的概念置于笼统的概念之下,但并未将具体的经验现实纳入其范畴体系。因此,经典范畴论实质上是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抽象理论体系。可见,悬置经验现实世界而追求绝对性的理想世界,是亚氏范畴论及其哲学理论语境——亚氏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共同特点。这一点与原型理论基于实验的经验主义理论语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在研究方法上,经典范畴论受到规范主义方法论语境(cb)的制约。西方科学方法论分为两个阶段:规范主义和描述主义方法论。规范主义方法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占支配地位,是自亚里士多德到20世纪的卡尔纳普的哲学家们的主流主张,其特点是科学以寻求真知识为目的;科学陈述要么为真,要么为假。古希腊时期人们注重的点是普遍的不变的真。(王书明、万丹,2006:22)理论的真理性问题仅仅考虑理论和它所探究的那部分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似乎不受科学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真理的评价标准是普遍有效的,超历史的和适用于一切不同的文化类型。(同上:2)因此,经典范畴理论至今仍然有效。与之相反,原型理论却产生于注重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描述主义方法论阶段。Lakoff和Johnson(1999:22)强调,“范畴是通过体验形成的;范畴不仅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且是经验的内容”,是典型的描述主义主张。

3)在研究条件上,研究者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语境和经验语境(cc)。亚氏建立范畴论的时代正值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处于萌芽时期,人们对世界事物的认识经验匮乏,缺少技术工具和实证手段,无法借助实验手段进行研究。这就决定了亚氏及同时代学者都采纳内省为主的方法,其结论基本停留在心理层次,往往不做现实世界事物的检验。亚氏构建范畴理论体系时采取的正是抽象的逻辑形式,而非基于对多样化经验事物深度的具体观察。因此,经典范畴理论在抽象思维层面至今长盛不衰。以上三项范畴理论产生的语境参数,即理论语境ca、研究方法cb和研究条件cc构成了范畴理论产生的宏大语境c1,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c1=ca+cb+cc表示。

此外,经典范畴论的抽象逻辑性也是2000多年前人类技术手段匮乏的现实状况下的必然选择,是庄子笔下的本原世界(陈海叶,2009:1)语境“混混沌沌、不知、无名、毫无秩序可言”——的产物;为了认知客观世界,人类需要将世界条理化,需要对混沌的世界做出边界清晰的划分。这与福柯(1973)的描述异曲同工:“理性这个沉睡的巨人在古典世界中觉醒时,发现到处都是混沌和无序,它开始着手赋予世界以理性的秩序。它力图通过知识和话语的系统来归类和控制一切经验形式,人类的各种经验……都被放在一种科学的参照框架中。”(引自张志伟等,1999:183)综上所述,本体论的理论语境、规定主义的方法论语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语境都决定了亚氏范畴理论必然是抽象的逻辑理论体系。

然而,“科学的发展却使得古典的求真概念受到挑战”(陈嘉映,2004:16)。由于宏观的历时语境转换,经典范畴论在重科学实验的后现代语境中受到挑战。诞生于后现代社会的哲学语境(ca’)中的原型理论(C2),注重认知者的直观经验感受,其理论创立者认知心理学家Rosch等采用描述主义方法(cc’),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实验手段(cb’)进行研究。ca’、cb’、cc’这三项主要语境参数与经典范畴论产生的语境——哲学理论语境、方法论语境和社会科技发展语境相比,其具体内涵产生了重大差异:“原型理论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一种以语言的日常应用为导向的言说者的内在心理图式,它从一开始就与传统意义理论的原子主义、客观主义、抽象主义的追求分道扬镳,强调语词意义的日常应用,认为意义是人体对各种事物的体验。”(吴世雄、陈维振,2004)因此,原型理论与后现代社会文化宏观语境之间关系的逻辑可以表述为:C2=f(x,c2)。其中,C2为原型理论,x为关系参数,c2为 ca’+cb’+cc’三种后现代社会语境参数的总和。

根据函数式C=f(x,c)对范畴理论与其产生语境的各参数之间关系的揭示,当语境参数c发生转换时,所产生的范畴理论C也必然发生改变。因此,当古希腊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语境c1跨越两千余年,转换为后现代形而下经验主义哲学语境c2时,C2原型理论应运而生。当语境c1转换为语境c2时,C1的凸显性被C2=f(x,c2)所取代,两种范畴理论随语境的转换而发生转换。范畴两论间的转换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C1和C2分别代表经典范畴论和原型理论,箭头→表示理论发展史中的宏观历时语境转换。基于此,我们进而提出范畴理论的动态发展观:语境参数c在理论发展的历时语境中的整体转换,导致不同历时语境中所产生的范畴理论体系C的具体内涵也随之演变。当多层同心的社会文化宏观语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表述为c1→c2→c3…→cn),所产生的范畴理论也随之不同(表述为C1→C2→C3…→Cn)。总之,范畴理论是当时各语境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范畴理论产生的宏观语境的各语境参数及其转换在表1中得以清晰展示。

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诞生于古希腊语境c1的经典理论C1,和诞生于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c2中的原型理论C2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应以评价原型理论C2的标准来衡量亚氏范畴论C1。经典与原型理论应用范围不同,分别处于抽象和具体层次,不能执此舍彼,强调认知者直接经验的原型理论不能替代着眼于认知者的抽象经验的经典范畴论,也不能否定其科学性,两者和谐共存。库恩(1981:14)的“理论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范围内的可靠知识的静态结构”以及江天骥(1999)“并没有超范式的标准可以对不同范式及其评价标准进行裁决……凡是对科学知识的增长有所贡献的标准都是正确的”的论断都是对我们这一结论的支持。这就进一步证实:语境范畴论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特征。(陈海叶,2013)动态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畴理论建构的历时动态演变,二是具体语词范畴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历时与共时的动态性。因此,应放眼整个范畴发展史,承认其发展性与动态性,当下语境中的认知只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人类当下对世界事物的范畴化,即对基本层次范畴、范畴的结构等的认识永远是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认识。

表1 范畴理论产生的语境参数与语境转换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受到亚氏当时希腊社会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理论语境、规范主义方法论语境与科学技术语境的多重制约,有其自身的历史和哲学依据,具有脱离经验现实的逻辑性、形式化和绝对化的特征。而诞生于当代社会语境的原型理论却注重经验现实和人的主观感受、注重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手段的运用,具有心理现实性。原型理论是回归现实和经验后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语境转换的必然结果,是对经典范畴论的补充而非颠覆。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被认为是片面的经典范畴论,却能够在两千年的历史语境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敏感问题。

3.2 语境范畴论的运算模型构拟:微观语境层面

在多层同心语境中,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构成的微观语境,在传统语用学研究内容最丰富,不需赘述。本文着重从语境范畴论这一新视域来考察具体语词范畴及其意义在相对而言较为微观的具体文化情景语境中的动态运算模型构拟,换言之,微观语境层面重点是具体语词范畴及其意义的历时与共时演变,而非范畴理论这样笼统宏大概念的意义变异。

语境范畴论认为,认知主体在对事物进行范畴类属划分以及确定范畴的确切含义时都是语境敏感和语境依赖的;语境参数影响范畴的意义,突出了认知世界事物范畴的语境性或即时性特征,即范畴不仅是社会过程的结果,更渗透在情境、场合、偶遇和日常生活惯例等动态的社会过程之中。范畴的意义是此时此地的经验与认识,具有因民族、国家、文化、历史时期、情景语境的特征,因此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国家却有不同的所指。根据函数式C=f(x,c)对范畴意义与其产生的各项语境参数之间关系的揭示,当语境参数c变换时,所生成的范畴意义C也必然发生改变。当语境c1变换为语境c2时,C1的范畴意义就被C2所取代,即:C1=f(x,c1)→C2=f(x,c2)。

该模型可以解释共时/历时语境两个不同维度的范畴意义的动态构建。从共时语境来说,同一历史时代语境中,不同族群、地域等的人们,对同一语词范畴会构建不同的范畴意义。以中西方早餐的范畴意义为例。Fillmore(1982)详细考察了breakfast“早餐”的语义结构成分,结果发现不同国家的早餐所指内容差别很大。德国、法国和英国人的(早餐)是咖啡、面包、果酱等,而中国人的“早餐”是米粥、豆浆、馒头、咸菜等。根据函数式C =f(x,c),在德法英的文化语境c1中,早餐C1的具体意义是咖啡、面包、果酱等,可以表述为C1=f(x,c1),其中,C1代表西式早餐(咖啡、面包、果酱等),c1为德法英语境;当语境c1变换为中国文化语境c2时,C1也随之转换为C2中式早餐,表述为:C2=f(x,c2),其中C2为中式早餐,c2为中国语境。可见,“早餐”这一范畴的具体意义因认知主体所处的国家民族文化语境不同而不同。再如,[r]翘舌音在美国和英国具有不同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文化意义。在美国,[r]是身份地位较高的意义,而在英国,不带[r]却是高贵的身份地位的象征。此外,从历时语境的变迁维度来看,社会时代的发展使事物的原型在不同时代人的心目中的意义有所差异,早餐的内涵与所指无论在中西方都有所变化,不再赘述。

其次,客观世界事物的原型也因认知主体的社会背景因素,如所受的教育、社会地位、收入的差异而不同,土豪/官员和平民心目中的“车子、房子”原型有所不同。这种原型意义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主体体验的不同,不同的社会感受导致他们对同一事物范畴的原型的不同,因为“体验在理解意义的所有方面……起中心作用”(Lakoff&Johnson,1999:78)。从历时语境来看,社会时代的发展使不同时代人的心目中的相同事物的原型意义发生变异,如1960年代的“火车”、“电话”和2010年代的“火车”、“电话”就很不相同,这种范畴意义的动态演变同样可以表述为:

其中,C1代表传统火车,c1为1960s语境,C2为高铁、动车,c2为2010s语境,箭头代表语境转换。可见,不同的历时语境设置了不同的认识标准,标准随着语境转换而转变。

此外,在具体情景语境中,具体语词范畴意义构建具有即时性、在线性。在不同语境中,认知主体可以把“苹果”构建为“水果”,也可以构建为“非正餐食物”,其范畴划分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的范畴构建目标这一重要语境参数。Smith和Samuelson(1997:161-195,引自 Croft& Cruse,2004)由此认为,范畴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一旦需要就会“在线”构建起来,构建受到语境制约。这里的“在线”构建就是即时构建。Barsalou采用诸如“things on a desk that could be used to pound in a nail”或“things to take on a picnic”这些没有约定俗成名称的范畴来做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很容易形成在语境上连贯的范畴,这些范畴显示出和已经约定俗成化的范畴同样的特征(同上)。再比如,在日常语境中,皮影戏、珠算、中医针灸、京剧这些范畴看似毫无联系,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特定语境中却可以组织为同一范畴。范畴的这种即时建构性表明:人类的范畴构建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具有普遍性和高度灵活性。

4.结语

本研究首先对纷繁的语境范畴做了新分类,一方面将众多语境范畴统摄于多层同心圆的共时语境,使范围大小不同的语境范畴更为有序清晰,同时从历时维度将科学理论发展史中的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纳入语境范围,大大拓展了语境研究的视野,为将语境论引入范畴理论研究做好了理论铺垫。其次,将范畴理论置入更广阔的范畴理论发展史的宏观历史语境中,以解决范畴理论体系之间的纷争,通过语境方法和关系的逻辑所构拟的模型及其运算,成功消解了不同历史语境下产生的范畴理论的分离与对立,实现二者的统一,从而避免了由于经典范畴论主张的二元对立,以及由于原型理论中的主观因素而彼此全盘否定的极端做法,将范畴两论有机地组织为语境范畴论的不同侧面或维度。借鉴函数理论而构拟的语境范畴论的理论模型更为清晰地凸显了语境范畴论的解释力与优势。亚氏范畴论和原型论受到各自当时社会的哲学语境、方法论语境与科学技术语境的多重制约,各有其自身的历史和哲学依据,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在古老的佛教哲学典籍中,我们意外地发现,其对事物与其赖以产生的语境之间关系的精炼洞察,与我们今天的结论竟然跨越时空殊途同归:“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①玄奘译:《缘起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②《杂阿含经》第262经。。总之,本研究所构拟的语境范畴论的动态模型可以为跨语言/文化教学、语义学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为范畴化这一多学科交汇点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 Cohen,Stuart.Contextulist Solutions to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Scepticism,Gettier,and the Lottery[J].Austral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998(76):289 -306.

[2]Croft,W.& D.A.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Dewey,John.Context and Thought[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Philosophy.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2:203 - 224;reprinted in LW,1931:6(5).

[4]Fillmore,C.J.Frame Semantics: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M]//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Hanshin Publishing Co.,1982.

[5]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3.P.xiv.

[6]Hahn,Lewis E.A Contextualistic Worldview[M].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The Board of Trusteses,2001(84).

[7]Kuhn,T.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2:42.

[8]Kuhn,T.S.What are Scientific Revolutions,Occasional Paper#18[M].MIT:Center for Cognitive Science,1984:2-30.

[9] Lakoff,J.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0]Lakoff,J.&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M].NewYork:BasicBooks,1999.

[11]Rosch,E.& C.B.Mervis.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573-605.

[12]Schlagel,Richard H.Contextual Realism[M].New York:Paragon House Publishers,1986.

[13]Smith,Linda B.& Larissa K.Samuelson.Perceiving and Remembering:Category Stability,Variability and Development”[M]//Koen Lamberts& David Shanks.Knowledge,Concepts and Categories.Hove:Psychology Press,1997:161-195.

[14]Taylor,J.R.Models of Meaning in Comparison:The Two level Model(Manfred Bierwisch)and the Network Model(Ronald Langacker)[M]//Rene Dirven& Johan Nanparys.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Lexicon.Frankfurt a.M.:Langman,1995.

[15]陈海叶.功能与认知双维观照下的范畴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16]陈海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17]陈海叶.范畴理论的冲突及范畴化的语境进路:特征与优势[J].外国语文,2013(4).

[18]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纪树立.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7:前言.

[20]江天骥.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1).

[21]江怡.语境与意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8-14.

[22]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范岱年,等译.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23]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4]束定芳.近10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外语研究,2012(1).

[25]王书明,万丹.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库恩与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后现代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6]吴世雄,陈维振.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2004(4).

[27]谢庆绵.西方哲学范畴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28]徐盛桓,廖巧云.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J].外语教学,2013(1).

[29]张志伟,冯俊,李秋零,欧阳谦.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范畴原型语境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包裹的一切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