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固定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2015-11-13张洁,董悦芝,白娟娟等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固定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张洁董悦芝白娟娟陈保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固定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95例需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3M透明贴膜加3M纸质胶带常规固定留置针,观察组则采用3M透明贴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拔管率明显降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不易自行松脱,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粘性弹力绷带;小儿;静脉留置针;满意度
目前,大多住院患者的治疗需通过静脉给药方式,静脉穿刺则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因住院患者多为连续治疗,每天穿刺会给患者带来烦扰与痛苦,而且多次穿刺后造成的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穿刺部位。而静脉留置针因其自身操作简单、套管柔软、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临床上得以广泛的应用。同时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保证治疗的持续和效果。儿童患者是在护理穿刺操作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因其年龄小、配合性差,血管细、短,易出现血管损伤,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而言,多动、哭闹等[1]因素更易导致静脉穿刺固定失败。因此,对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儿科护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确定更好的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的95例需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比分析其固定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95例需静脉输液的4~10岁患儿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年龄(6. 64± 2. 23)岁,观察组48例,年龄(6. 58±2. 4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均为常规疾病患者,无特殊强刺激血管药物输入,均排除其他重要器官损伤及系统疾病。
1.2固定方法两组患儿静脉穿刺均以手背静脉为穿刺部位,对照组患儿穿刺成功后采用常规3M透明贴膜加3M纸质胶带固定针柄及针管。观察组则采用3M透明贴膜外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操作护士以患儿实际情况选取合适长度的绷带,一般自粘性弹力绷带以围绕穿刺部位至少1周,盖住针柄和针管为宜。要求绷带重叠3 cm左右。自粘处应避开穿刺部位,以便观察患儿静脉输液期间穿刺部位局部情况。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症状其中一种或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拔管率,以及患儿家属对单个穿刺因素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 0软件包进行处理,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相对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拔管率明显降低,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统计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有效、能够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方式。而小儿静脉穿刺一直是护理技术中的难题。外周静脉留置针因其自身的操作简单、留置时间较长、减轻血管的损伤程度、降低患者的痛苦等优点,在临床上替代头皮针而得到广泛应用[2]。但部分患儿在穿刺固定后,由于疾病产生的不适出现哭闹等情绪,或者家属抱在怀中摇晃安慰等,牵拉针柄造成静脉留置针的滑脱[3],使留置时间长度不能达到预期。因此,选择相对较好的固定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有多种,叶小霞等[4]研究认为弹力网帽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优于手术弹性粘胶布,而亦有相关自粘性弹力绷带的报道[5-6]均认为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效果较好,能增加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这与本文结果是相符合的。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相对延长,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本研究病例有限。另外,本研究患儿年龄在4~10岁范围内,无年/月龄很小的婴幼儿,在配合程度上相对较好。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容易宣教,专业的基础护理,扎实的专业护理技能,以及家属的良好配合,都可能是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对较长的原因。
静脉留置针在保证较长的留置时间,满足临床的连续治疗,减少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痛苦的同时,也可能因患儿的烦躁不安、哭闹躁动、出汗乱抓等因素,使留置针管松动、滑脱,引起穿刺部位的局部肿胀疼痛、液体渗出等不良反应[7-10]。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另外,对于护理质量评价中患者家属的评价也是较为重要的。因护理操作或家属自身护理不到位导致患儿家属的不满和纠纷[9]在临床工作中也较为常见。而本研究中就单个穿刺因素的家属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自粘性弹力绷带的固定效果能得到患者家属的肯定和认同。
但是,也有报道指出使用弹力绷带固定,绷带不透明,局部遮挡,不便于护士与家属观察,导致个别患儿出现外渗和静脉炎的程度加重[11]。在本研究中因基础护理实施严格,宣教到位,患者家属配合较好,按时巡视病房,加强对留置针的观察,及时处理、更换敷贴、重新固定、发现家长有照护不当的随时予以纠正等[12]。所以,因遮挡导致观察延误的现象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生。如果能将自粘性弹力绷带加工为透明并且不降低其黏合及舒适程度,在临床护理中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自粘性弹力绷带弹力好、通透性好、舒适,具有较好的局部固定作用,不易自行松脱,符合现代化护理的理念和人性护理内涵,而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莉,辛明珠,李金波,等.两种加压方法应用于PICC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 : 1028-1029.
[2]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 : 42-43.
[3]吴海英.改良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 : 104.
[4]叶小霞,蔡伟良,陈晓茜,等.小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8) : 1895-1896.
[5]冯春秀.儿科输液中自粘性弹力绷带的运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 : 72-73.
[6]陈彬彬,黄丽莹.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18) : 2937.
[7]周丽华,陈燕,于桂云,等.静脉穿刺直入血管法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 : 690-691.
[8]曾小燕.静脉留置针敷贴所致小儿皮肤损伤处理方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 : 937-938.
[9]秦泽红,王锐,钱立瑛.护士宣教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满意度中重要性的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 : 5914.
[10]章慧,廖冬梅.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预防局部压疮发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 (16) : 469-470.
[11]张海燕,赵宝春,修红,等.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13,20(22) : 62-63.
[12]石利云.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 : 841-842.
(收稿日期:2014-11-10)
通讯作者:董悦芝,E-mail: pzf192@163.com。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2.094
【中图分类号】R 4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