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多元化理论现状与展望

2015-11-13邓亚中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多元化基础战略

刘 琼,邓亚中

(1.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9;2.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一、引言

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蓬勃发展,从事实上动摇了已有的“企业集团无益论”观念。实证分析中,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因果关系的检验层出不穷,但二者的关系仍未清晰。正如Hunter和Schmidt(1990)指出:“现在多元化研究缺乏的不是数据和实证分析,而是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来综合已有的实证结果”,基础理论流派之间的不协调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谜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1]目前资源基础观理论在多元化文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基础观与其他理论的融合是未来多元化的研究方向(Wan,et.al.,2011),[2]在某些方面已经形成一致看法,例如:核心竞争力(资源基础观)影响着企业专用性资产(组织经济学)投资(Wang & Barney,2006)。[3]

二、资源基础观与多元化研究

(一)资源基础观的内涵

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SCP)一直是战略研究的传统范式,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战略,市场优势地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与SCP范式不同,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独特资源和能力以及相应的隔离机制是企业在市场上持续竞争的动力之源,决定了企业的绩效。资源基础观认为,竞争优势不是由市场和产业竞争结构决定,而是由内部资源和能力决定。资源和能力是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集合,包括资本金、机器设备、管理能力、组织设计、选择和实施最优经营战略的信息和知识等,“资源”可以被理解为资源的占有,而“能力”可以被理解为资源的使用。并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必须同时具备独特、不易交换、不宜复制和不易替代的特点。

资源基础观对战略管理领域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1959年,Penrose在其开创性工作《企业成长理论》中研究了企业资源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她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组合在一起的科层体,企业的发展受其自身资源的制约。[4]Penrose的工作不仅开启了后来资源基础观的研究范式和传统,还为以后从资源和能力方面研究多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早期的资源基础研究并没有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却引起了战略管理学者们的兴趣,启示了他们如何从企业组织角度解释企业成长和绩效差别,这条主线下的研究成为资源基础观的组成部分。本质上说,资源基础观的基础来自于两条基本假设:首先,不同企业的资源组合并不相同,同一行业中有的企业做得好,有的企业做得差,根源在于资源组合的不同。其次,企业的资源构成有一定持久性,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不容易获得或者模仿。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企业资源是同质的,且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上面两条基本假设与新古典经济学是相悖的。

(二)资源基础观下的多元化研究范式

资源基础观认为,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持续竞争的动力之源,资源和能力是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集合,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设计、选择和实施最优经营战略的信息和知识。经过20多年的发展,资源基础观已经成为描述、解释与预测企业组织间关系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资源基础观达到成熟有以下几个标志:(1)资源基础观衍生出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例如:知识基础观(knowledge - based view,Grant,1996)、[5]自然资源禀赋观(the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Hart,1995)[6]和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Teece,Pisano & Shuen,1997)。[7](2)资源基础观与制度主义、组织经济学相互融合。(3)资源基础观的理论结果得到经验数据的 支 持 (Crook, Ketchen, Combs,et.al.,2008),[8]很多学者对资源基础观进行了评论和重新审视(Kraaijenbrink,Spender& Groen,2010)。[9]资源基础观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表1 资源基础观研究历程

资源基础观已经成为多元化战略新研究视角,认为企业的资源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企业发展潜力和具体的战略选择。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必须的、额外的资源,进行多元化符合收益最大化时,才会谋取多元化发展。企业利用资源的非流动性阻止竞争对手获取或模仿特有资源的同时,也使得企业自身很难将剩余资源在市场上出售,此时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的最优战略,相对新增多元化部分的收益,通过多元化转移剩余资源成本是很低的。上述论断基本重复了Farjoun(1998)的建议:企业需要系统地巧妙运用各种资源才能使自身利润最大化。[22]资源基础观证实了企业存在最优的资源组合,加深了我们对资源基础观核心假设的理解——企业是各种资源的组合体。综上所述,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层面的多元化战略选择和绩效取决于自身资源。

大部分学者建议多元化企业应该选择相关或相近的业务进行扩张,但 John和 Harrison(1999)研究了制造业中的多元化企业,发现基于生产设备的相关多元化并不能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但是部分组织协调性强的企业可以取得高于平均水平的绩效,强调了简单组合的相关多元化并不能轻易获得多元化“溢价”。[23]近年来的研究中,Tanriverdi和 Venkatraman(2005)认为,相关多元化的协同性来自产品知识、顾客知识以及管理知识相关性的综合,三者合在一起可以提升企业绩效。[24]与之相近的研究,D’Aveni,Ravenscraft和Anderson(2004)指出,只要多元化企业的新项目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到一定程度,新项目的成本将比同行低、绩效比同行好,认为与资源相关的多元化战略绩效要优于与产品相关的多元化战略。[25]可见,如果不论这种相关性源于哪个方面,简单的相关多元化并不能带来经营的成功。

现有的实证研究中,多元化相关性包含了很多维度,不同维度的相关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基于无形资源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有益于企业绩效(Tanriverdi and Venkatraman,2005)。[26]相比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更具有价值。因此,无形资源基础上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与有形资源比较,可以有效培育企业竞争优势,能为企业多元化经营带来更大的成功。

(三)评述

现实中,频繁多元化扩张的企业只能在短时间内获益,自身的资源无法长期保障新增业务的竞争优势,新业务终究因竞争而处于劣势。当公司过度多元化时,公司有限的资源在短时间内难以支持大量新增的业务,以及大量公司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可能给公司价值造成负面影响。根据资源基础观的研发范式,在现有产品之外企业已有资源和能力可以被杠杆式利用,这是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动机。企业进行多元化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出现资源剩余,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原因,这些资源无法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同样的,企业也会剥离一些现有资源无法支撑的业务(见图1)。

图1 资源基础观与多元化战略

三、其他理论流派与多元化研究

(一)产业组织学派与多元化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最早关注多元化经营对市场势力的影响。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指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影响产品价格、质量和性能的能力,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失灵现象。早期的多元化研究大多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强调了多元化企业的“反竞争”行为,例如:利用跨部门补贴实施掠夺性定价,多元化企业可以挤出现有的竞争者,并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相比之下专业化企业不能实施跨部门补贴,很难抵挡多元化企业的掠夺性定价。多元化企业的“深口袋”(deep pocket)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Bolton & Scharfstein,1990)。[27]

上述观点过分强调了资金这种资源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资源的重要性。资源基础观虽然承认资金的重要性,但重要资源并非只有资金这一种。专业化企业资金实力不如多元化企业雄厚,但专业化企业并不像产业组织理论所说那样,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产业组织理论对多元化的解释虽然有一定吸引力,但实证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解释:多元化和反竞争行为的相关性很弱。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资金或价格这单一的方式,融合资源基础观,可以从企业资源本身去分析多元化企业的竞争行为,从而得到更全面的解释。

(二)组织经济学与多元化研究

组织经济学从委托代理和交易成本两个角度研究企业多元化战略。委托代理将多元化现象看成是公司治理的失败,追求“帝国扩张”经理层是公司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管理层被解雇的风险;另外,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经营规模正相关,在这种激励下管理层有可能损害股东利益而进行多元化扩张。代理问题导致了多元化扩张,也就是说在完全信息市场中,多元化将无立足之地。研究还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例如:强有力的董事会、股东监督和股权激励)能降低管理层多元化扩张动机。

交易成本理论关注企业利用资源的合约方式(市场方式还是企业内部化)。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来看,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交易成本低的情况下,将会更多地选择市场方式进行交易;市场交易成本高的情况下,将会更多地选择企业内部进行交易。交易成本理论是企业纵向多元化的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横向多元化的动机。随着市场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集团应该逐步“反多元化”(Hoskisson,et.al.,2004)。[28]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市场制度下,例如:日本、瑞典、意大利和西班牙,企业集团也长盛不衰,这种现象需要更多的理论进行解释,如资源基础观。

(三)制度经济学与多元化研究

制度一直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学科的分析路径,转型经济下的中国企业,面临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呈现出“归核化”趋势,与之相反,转型经济体中高度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制度经济学考虑到国家与地区间的制度背景差异对多元化战略及其绩效的影响,如Peng(2003)认为,制度环境是影响多元化业绩的重要因素,不完善的外部市场和高交易成本是发展中国家多元化经营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29]即使同为发达国家,制度环境也各自不同,Kogut等(2002)发现,法国、英国、美国和日本4个发达国家多元化模式存在很多不同。[30]

在许多经济体中,特别是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制度背景的快速变化使得企业对资源的获取、经营、开发和转移方式不断变化。资源、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随外在制度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转型经济体中,市场资本(品牌、营销渠道等)的重要性不如非市场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等),表面上看不相关的多元化实际上是基于非市场资源下的相关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战略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在发达的市场制度中,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可以被有效克服,多元化经营往往改善了企业绩效;在不发达的市场制度中,弱化的公司治理导致大股东和管理层通过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进行各种方式的“掏空”和“自利”,而不是进行价值创造。

(四)内部资本市场与多元化研究

内部资本市场与交易成本理论是交叉融合的。由于资本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核心,其他资源的配置必然表现为资本的配置,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与多元化绩效高度相关。专业化企业主要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多元化企业(企业集团)的业务分部主要从内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目前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将焦点放在内部资本配置机制上,Stein(1997),Matsusaka和Nanda(2002)认为,总部的权威和信息优势使得内部资本配置机制可以有效发挥“挑选胜者”优势,提高资本利用效率。[31~32]内部资本市场也有无效率(高成本)的一面:双层代理导致的“平均主义”或“跨部门”补贴、分部的游说活动导致成本增加、削弱了分部经理努力工作的激励。

产业组织流派认为不完全的市场竞争结构是企业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的暂时选择,因此并不能依靠多元化获得长期利润。公司金融学派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认为多元化是代理成本的表现,是管理层自利目的下的不合理战略选择。与交易成本类似,资源基础观认为市场是不完美的,存在机制缺陷和交易摩擦,从这个意义上看,资源基础观与交易成本理论是互相补充的,解释多元化的理论基础非常相近。按照资源基础观的研究范式,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不完美市场中交易风险过高的必然结果。虽然资源基础理论认同不完美市场中存在交易成本,但其着重强调企业和管理层如何在不完美市场中创造价值的核心角色,企业充分规划和整合自身资源来创造价值。就这一点而言,资源基础观的突出贡献在于为多元化特别是相关多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逻辑支撑。

四、未来展望

(一)资源基础观下的多元化研究展望

企业的各种资源和技能不能独自存在,相互依存才能发挥作用。资源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和战略?多元化研究需要更全面地洞察企业的各种资源,打开各种资源之间组织架构的暗箱,分析资源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Makri等(2010)分析了企业知识的相关性和互补性,指出知识的相关性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在已有的基础上发展,而知识的互补性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实施非连续的经营战略。[33]动态视角下的多元化战略研究较为欠缺,特别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具体过程。现有研究发现,相关多元化企业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动态能力进行探索来化解危机;而非相关多元化企业更多的是沿用和加强以往的经营模式来化解外部冲击和环境变化。企业多元化模式如何帮助企业应付将要出现的挑战?从资源基础观角度分析企业进入或退出多元化经营的动态过程很有意义。

多元化程度的测量体系较为成熟。理论研究中采用公开数据构造客观的测量指标,简单的如企业所跨行业的数量,复杂的如Herfindahl指数和熵指数法。相比之下,多元化相关度的测量尚待深入,资源基础观研究经常采用主观衡量标准,但是主观的分类方法很难被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规范接受。资源基础观带来多元化相关度测量的改进,例如:Lien和Klein(2009)从产业层面对相关类型进行分类,再从企业层面测量多元化相关度。现有研究多使用静态的多元化相关度指标,更为全面的动态指标是今后的重点。[34]Bryce 和 Winter(2009)构建了动态衡量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指标,用以解释企业多元化扩张方向,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方向,知识积累在企业成长中的角色。[35]

近期的研究关注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生性问题。这条线索的研究认为,多元化是企业自愿选择的,由于样本自选择问题,多元化不但不会降低企业绩效,反而有所改善。Miller(2006)研究了技术资源及其相关性,同时考虑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相关多元化可以为企业创造额外价值。[36]已有文献很少同时考虑到企业资源相关性和多元化与绩效之间的内生性,未来在研究相关多元化绩效时,应考虑到在内生性前提下进行实证分析。

(二)资源基础观与其他学派的融合

尽管新制度经济学、组织经济学和资源基础观都被广泛用于多元化战略的研究,但它们之间的体系是分割的。在市场成长的早期阶段,制度环境是多元化扩张的最重要因素,已有理论中制度经济学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的成熟,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基础观取代新制度经济成为主流”(Hoskisson,et.al.,2000)。[37]结合国家间不同制度背景,资源基础观的研究视角和思路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例如:在某些国家,政府或大家族控制(或极大影响)经济运行,垄断或寡头垄断多元化行为比较普遍,此时多元化扩张所依赖的基础是非市场资源,市场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多元化的战略影响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政治关联和游说反而成为企业集团扩张的关键资源。在美国,一般认为联合企业(Conglomerates)的各分部在市场业务上不存在相关性,分部间的相关性表现为非市场资源(政治关联、社会资本)的协同利用上。

内部资本市场资源基础观向前拓展提供了微观分析基础。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仅仅分析了资金这种资源在多元化经营中的作用,未能与企业其他类型的资源结合起来。在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理论上讲,以构建内部资本市场为目标的多元化经营会逐渐萎缩,但现实中这种现象很难被观察到。M型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被认为是高效率的,但同时发现多元化M型企业在培养核心能力方面的低效率。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机制分析中,应考虑到与资源基础观的融合,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等特殊资源及其相关度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已有的尝试,例如:多元化相关度对内部资本配置机制和效率的影响。

交易成本理论与资源基础观的交汇点集中在多元化扩张模式的研究。尽管很多文献分析了多元化扩张模式,但只有少量文献以资源基础观为理论出发点。Chatterjee(1990)从最小化自身多余资源的利用成本出发,检验了影响企业多元化扩张模式的几个关键因素。[38]Chatterjee和Singh(1999)检验了多元化战略与多元化扩张模式之间的关系,认为多元化扩张模式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自身资源的约束。[39]这两篇文章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后续研究几乎忽略了资源基础观在多元化扩张模式选择中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融合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两大理论来研究企业多元化的扩张模式。

从制度环境来看,多元化企业可以创造内部市场或资源池,用以弥补外部市场的缺陷;从自身资源来看,企业集团的成员可以享受到内部市场带来的低成本,同时增强自身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考虑到制度背景,核心资源的多元化扩张路径有着明显的制度烙印,例如:多元化经营必备的核心资源类型、资源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都与所在制度环境有密切关系。资源基础观与新制度经济学二者的结合,为研究不同国家间的多元化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正处于制度转型过程中,国企和民企并立、法制环境落后、政府过多管制,这些都为我国企业多元化动机分析提供了特有的制度背景。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的各理论流派未来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

表2 多元化战略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未来进展

五、结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资源基础观已经成为解释与预测企业组织间关系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资源基础观的成熟使得近期学者们不约而同地用“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代替“资源基础观点”(resource-based view)。资源基础观在战略管理领域日渐成熟的同时,也改变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在多元化研究中的消亡。资源基础观丰富了各学派的多元化研究基础,促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战略以及具体方式。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并不认为只有资源基础观才真正有价值,多元化问题的研究需要吸收各学派的思想甚至更多,具体的多元化战略通常是市场、制度和自身资源互相作用的结果。

[1]Hunter J E,Schmidt F L.Methods of meta-analysis: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M].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90:88 -89.

[2]Wan W P,Hoskisson R E,Short J C,et.al.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ccomplishments and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37(5):1335 -1368.

[3]Wang H C,Barney J B.Employee incentives to make firm-specific investments:Implications for resource-based theories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2):466-476.

[4]Penrose E G.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New York:Wiley,1959.

[5]Grant R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109-122.

[6]Hart S L.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4):986-1014.

[7]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 -533.

[8]Crook T R,Ketchen D J,Combs J G,et.al.Strategic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11):1141-1154.

[9]Kraaijenbrink J,Spender J C,Groen A J.The resource-based view:a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 critiqu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1):349-372.

[10]Lippman S A,Rumelt R P.Uncertain imitability:An analysis of interfirm differences in efficiency under competition[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3(2):418 -438.

[11]Wernerfelt B.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Ten years aft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16(3):171 -174.

[12]Barney J 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0):1231 -1241.

[13]Harrison J S,Hitt M A,Hoskisson R E,et.al.Synergies and post-acquisition performance:Differences versus similarities in resource alloc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173-190.

[14]Conner K R.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121-154.

[15]Kogut B,Zander 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383-397.

[16]Wright P M,Dunford B B,Snell S A.Human resources and 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6):701 -721.

[17]Winter S 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1-995.

[18]Gavetti G.Cognition and hierarchy:Rethinking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capabilities’development[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6):599 -617.

[19]Armstrong C E,Shimizu K.A Review of Approaches to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7,33(6):959 -986.

[20]李彬,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8):136-153.

[21]Nyberg A J,Moliterno T P,Hale D,et.al.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s on unit-level human capital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40(1):316 -346.

[22]Farjoun M.The independent and joint effects of the skill and physical bases of relatedness in diversifica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7):611-630.

[23]John C H S,Harrison J S.Manufacturing-based relatedness,synergy,and coordinat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2):129 -145.

[24]Tanriverdi H,Venkatraman N.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business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2):97-119.

[25]D'Aveni R A,Ravenscraft D J,Anderson P.From corporate strategy to business‐level advantage:Relatedness as resource congruence[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4,25(6 -7):365-381.

[26]Tanriverdi H,Venkatraman N.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business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2):97-119.

[27]Bolton P,Scharfstein D S.A theory of predation based on agency problems in financial contracting[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1):93-106.

[28]Hoskisson R E,Kim H,White R E,et.al.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by business groups from emerging economies[J]. AdvancesinInternationalManagement,2004,16:137-163.

[29]Peng M W.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275-296.

[30]Kogut B,Walker G,Anand J.Agency and institutions:National divergences in diversification behavior[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2):162-178.

[31]Stein J C.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rporate resources[J].Journal of Finance 1997,52(1):111 -133.

[32]Matsusaka J G,Nanda V.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and corporate refocus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2,11(2):176-211.

[33]Makri M,Hitt M A,Lane P J.Complementary technologies,knowledge relatedness,and invention outcomes in high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6):602-628.

[34]Lien L B,Klein P G.Using competition to measure relatedn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4):1078-1107.

[35]Bryce D J,Winter S G.A general interindustry relatedness index[J].Management Science,2009,55(9):1570-1585.

[36]Miller D J.Technological diversity,related diversification,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7):601 -619.

[37]Hoskisson R E,Eden L,et.al.Strategy in emerging econom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3):249 -267.

[38]Chatterjee S.Excess resources,utilization costs,and mode of ent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4):780 -800.

[39]Chatterjee S,Singh J.Are tradeoffs inherent in diversification moves?A simultaneous model for typ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ode of expansion decisions[J].Management Science,1999,45(1):25 -41.

猜你喜欢

多元化基础战略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不等式”基础巩固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