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修身文化思想政治元素传播策略研究
2015-11-12吴春岩
吴春岩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传统修身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但传统修身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者应掌握传统修身文化的传播策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修身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新途径,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和富于成效的传统修身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形式进行理论教育和理论传播。
关键词:传统修身文化;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229-02
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内容运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应充分挖掘新媒体技术的内涵和价值,掌握新媒体技术下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学会应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传统文化内容,这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新媒体”的概念还没有一致的定义,相关专家也是各执一词。但是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的现实和本质是得到普遍认同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新媒介与创新思维》一书中指出:“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1]新媒体是在新兴的网络数字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媒介形态,“如网络杂志、线上报刊、online-radio、MSN、公交车载媒体、Web2.0宽带网络、Qing-blog、3D或4D电影等”。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的现代网络系统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新媒体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广播相对于报刊就是新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就是新媒体。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新的新媒体。同时,这个概念的内涵为数字技术,而这个概念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网络是新媒体、手机也是新媒体、移动电视也是新媒体,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依托网络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介形态。从新媒体的受众角度分析,新媒体必须具备信息价值型、信息原创性、传播效应力、存在生命力这四个必要特型。为什么新媒体能在短时间内超越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成为“第五媒体”?就是因为新媒体具有传播成本低廉、信息内容丰富、传播和更新速度快速、互动性增强、检索便捷等优势。
二、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是指为了保证党的政策的贯彻,以党的指導理论为导向,以培养和提高公民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传播策略的核心涵义是指:“传播主体为了达到自身的传播目的进行的客观反映,是适应自身需求而采取的能够达到自身传播目的的方式方法。”[2]从传播目的性的角度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是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还应包含整合传播和合力传播策略。整合传播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是对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各种传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系列整合,传递统一一致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高效学生信息化依赖性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受到了网络信息的泛化,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上必须打造统一一致的形象,避免其他传播渠道引起多重解读或多重解构,甚至出现歧义和误解的状况发生。合理传播策略源于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埃弗雷特·M·特罗杰斯,他根据信息传播受众接受信息的一般过程,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他指出传播者要从受众“认知、关心、评价、试用、采用”这五个角度探索信息传播策略,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传播合力”作用于信息受众。根据这个“传播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也要形成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合力,要从认知、关心、评价、试用、采用五个角度考察大学生接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情况,注意掌控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的每个节点,形成“传播合力”作用于大学生。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传播策,我们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理解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为传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根据现实情况和形势发展变化制定的信息传播方案,使大学生接收传播信息,并转换为自身行为的一个过程策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策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思想,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行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的传播目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修身文化思想政治元素传播策略探索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机遇,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作为传播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需要加强新媒体技术和传统修身文化的学习。新媒体包容性使得高效思想政治理论传播不再局限于课堂、本地,可以做到“无障碍”传播。面对新媒体环境,传播工作者必须掌握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能够做到传播的无局限,使学生处于传播时空之中。同时传播者还应深谙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传播,如彩信、微信等媒体。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可以编写彩信传播相关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使受众在愉悦的试听环境下进行学习。
其次,作为传播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形象才能适应复杂的媒体环境,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境。传统修身文化内容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教师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因此,“培养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又能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较好地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3]就显得极为重要。显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尤其是传统文化传播者要完成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必须怒了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传播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要重自身形象,不仅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只有身体力行,做大学生的表率,才能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实效。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媒介素养是指对繁雜的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表达、思辨性应变的能力,也是一种针对所有公民的学习能力。”[4]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庞大海量的传播媒介信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必须具有选择信息、理解信息、质疑评估信息和信息传播、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传播优秀的传统修身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不被大数据时代的庞大信息所淹没覆盖。尤其是在信息再传播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更应掌握大数据传播规律,运用自身媒介素养能力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被大学生接受。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掌握新媒体应用能力和技巧。
第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方式。随着网络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有必要创设新颖的网络形式,尤其有必要开设网络传播课堂。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仅仅依靠教学课堂的理论传播,大学生厌倦这种方式,抵触情绪很高。大学生只有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信赖信息传播者才能接受他们传播的理论。
第五,探索高校引导舆论方法。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也存在着舆论引导问题。新媒体上的许多舆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并逐渐形成传播的舆论场。高校善于引导舆论可以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腐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不仅要探索舆论传播引导方法,还要加强与“意见领袖”的沟通和交流。“意见领袖”在高校舆论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主导舆论传播方向,形成传播合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可以通过“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传统修身文化的信息传播。
第六,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享受高雅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熏陶。建设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氛围。高雅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且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和传统修身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56.
〔2〕肖博宇.“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策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3〕裴海岩,郭晓鹏,郝佩佩.高校传统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探究[J].党建思政教育,2013,(19):186.
〔4〕彭少健,宣德.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38.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