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问题思考
2015-11-11河南省财经学校
河南省财经学校 李 文
固定资产生命周期一般为“购置-运行-维护-报废”四个过程,报废作为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程,是不可忽视但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过程。固定资产按照不同角度可划分为未使用、不需用、生产用、非生产用、租出、融资租赁、接受捐赠等,其内容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等。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可以体现为一条马鞍形曲线,在尚未投入使用时,需要集中资本进行购置建造,此时净收益是0以下;在正式投入使用时,正常期间内净收益一般保持平稳;经过数年运行,固定资产性能慢慢老化,维护成本日益增高,净收益逐年下降,此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及时退出,即报废清理。笔者通过对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自身特点的分析,展示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提出现有管理方法的症结,找出影响生命周期运作中的技术因素、成本费用因素,使整个生命周期相对成本达到最小,全面考核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盈利能力。
一、文献述评
(一)国外研究20世纪70年代,国外在固定资产有效管理问题上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固定资产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全寿命周期运用也得到广泛传播,较早开始步入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从使用与维修扩展到购置、运营、维护、报废处置等全系统,这一理念的改变,对于整个固定资产寿命周期中成本费用预算及控制起到良好作用。国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包括三方面:一是把固定资产管理制定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环节过程,将设计建设、运维规划、资产效益评估等环节覆盖且贯穿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二是固定资产定期与状态检修结合的方法,运用先进的固定资产投资策略,对以设备状态为分析基础的混合检修提出新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优选维护检修。三是通过积累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在资产状态的动态分析基础上,对定期检修的固定资产决定提前后延迟检修,对已没有检修价值的固定资产及时清理报废。国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研究较早,也更全面系统,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将会随着信息化的更新运用的更加普遍,为固定资产寿命后的报废处置环节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二)国内研究 国内有关学者将我国与日本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对比研究,周润民(2007)提出了我国与日本企业之间在流动、固定、无形资产管理上的差距,对如何控制国有资产流失、如何改善国有资产运行不良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张燕冰(2008)提出实物管理与实际价值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准确计算折旧及减值准备、树立成本责任意识、健全实物管理制度等策略。吴敏飞、赵祥瑞(2010)指出我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企业管理混乱,造成资产及设备流失严重;没有系统可循的规章制度,造成资产状况不佳;长期不核对、不清点,造成国有资产私有化,或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上海某国有企业率先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机制,以完整的资产信息为基础,发挥资产最大效益,高效率运营资产、降低成本投入,实现了高产出。国内固定资产管理一般聚焦在对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评价等研究上,缺乏对固定资产运行成本进行核算并控制。
二、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由表1可见,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中的比重较大,2012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是60%。大部分资产都以固定资产形式而存在,固定资产在该企业中是重要的劳动基础资源,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该企业资产管理重点。
表1 XX地市国有企业资产分布图 (单位:万元)
表2 XX地市国有企业2012年固定资产统计表 (单位:万元)
固定资产成新率反映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体现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换代的快慢节奏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固定资产成新率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比较新,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充足准备,未来发展动力较大。该指标越低,表面企业固定资产距离被淘汰越近,可能造成过多的维修成本,当达到一定的残旧老化程度时可考虑报废处置。表2表明XX地市国有企业2012年固定资产总成新率为37.84%,成新率未达到一半,说明该企业固定资产总体成新率较低,特别是运输以及其他设备,成新率仅为20.19%、29.65%。说明该企业的运输及其他设备残旧损耗情况严重,但由于运输设备的更新速度缓慢,折旧年限为5至8年的车辆不得不延迟使用至8至10年,甚至更长,该现象必将造成车辆维修成本的逐年加剧,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负担。运输车辆使用残旧但却未有效清理的原因包括:第一,运输工具价值较高,购置权集中在省公司,由于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有限,省公司未经实地考察,一般对已经到达报废年限难以高效运行的汽车不予批准报废,未权衡资产老化带来的维护成本。第二,虽然部分运输车辆已经省公司批准报废,但实物使用部门未及时进行清理、处置,造成报废后仍继续使用,未充分考虑维修成本。XX地市国有企业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报废申请,由于机器设备类资产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针对机器设备类资产报废申请也最频繁,因此该企业机器设备成新率也最高,高达54.85%。但是该类机器设备被更新淘汰后,虽然已经进行账务处理,但实物却没有得到实时清理及处置。
图1 2012年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图
图1显示出2012年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分布情况,占比绝大部分的是房屋建筑物,占比85%;占比最小的是运输工具,仅占比2%。虽然运输工具在净值上占比微小,但由于运输工具是生产工具中的一项重要固定资产,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却最大(若不考虑折旧因素),比如车辆运输费、车辆修理费等。
表3和图2显示,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相关成本数据中,803万元的车辆费用为支出最高的资产相关成本,高于全市总折旧费757万元。若剔除固定成本——折旧后核算,该企业车辆费用占比达到76%。车辆修理费也超过房屋、设备修理费,达到194万元,该企业汽车数量约100辆,那么每辆汽车年均近2万元的修理费。因此,该企业残旧老化运输工具的继续使用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修理费成本,不及时报废或报废再用都可能造成企业运营成本的剧增。
表3 2012年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类成本数据表 (单位:万元)
图2 2012年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成本(不含折旧)分布图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报废处置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审批流程图
图3列示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时报废申请、审批流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办法》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技术标准进行严格审批。一般由财务部牵头,实物使用及管理部门配合,地市无权自行决定是否报废固定资产,报废决定由省公司审批,涉及重要资产的还要省公司汇总上报集团公司审批。对于因特殊需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实物管理部门出具技术鉴定报告,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确认。技术鉴定报告需含报废原因、资产使用现状、实物管理部门出具的意见及报废处置方案。地市财务部审批后向省公司上报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技术鉴定报告,以上资料均以正式纸质文件方式寄送省公司,待省公司审批批准反馈后,地市财务部方可进行报废账务处理及卡片注销。
图4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图
图4列示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地市、省公司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实行分级管理,地市公司负责本级及下属县公司的报废资产处置,省公司也可以对同时统一购置的大规模资产报废进行统一处置。资产使用及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报废资产的拆除入库管理并及时清理,财务部门负责相关费用的账务处理及整个资产报废处置过程的监督查办。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填写报废资产移交表,经单位领导、专业部门及财务部门签字确认,在实物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员的监督下,与采购中心库管员进行报废资产的实物移交,双方在移交表签字确认。第二,采购部门库管员对实物进行妥善入库管理。专业部门(含采购员及实物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员)根据报废资产数量或金额的多少采取相关清理措施,比如评估、竞价、招标等,确定报废资产回收单位。第三,实物管理部门负责收取回收款并及时上缴。与采购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一起出具固定资产清理报告。第四,地市财务部会计根据实际回收金额及报废资产清理报告进行账务处理。
四、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建议
(一)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前的清查工作 地市级国有企业应对固定资产情况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全面盘查。盘查工作由财务部总体牵头,做好计划安排,实物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固定资产实物盘点,会同实物使用部门执行盘查工作,盘查工作主要包括清点实物资产及登记资产使用情况,盘查过程中记录盘点表,在盘查结束后盘点人及监盘人在盘点表签字确认,最后提交资产使用及实物管理部门领导审核确认。实物管理部门需在一个月内针对本专业资产的实物清点和使用情况编制盘查报告,由财务部汇总上报省公司。盘查报告应包括资产使用状况、账卡物是否一致、盘盈盘亏损毁情况、造成原因及处理意见等。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由省公司负责审批,实物使用部门填报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盘亏应说明原因),经实物管理部门审核后交内部审计、纪检或其他相关部门追究责任,并提出处置意见。由财务部将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以正式纸质文件方式上报省公司审批,省公司批准反馈后由地市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由于涉及相关部门较多,需要各级部门紧密配合,相互监督。
(二)重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后的清理工作 国有企业应该尽早建立已批准报废储存库,将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拆除入库,确保报废资产的安全完整。应设置限定时间(一般为批准报废后本年度3个月内,不得跨年)进行清理处置,应尽可能的实现高价值回收。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对报废后固定资产的清理和处置,并将清理收入及时缴交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实物管理部门应定期(一年至少2次)对已批复报废的固定资产实物的清理和处置情况进行实施监控,企业组织已报废资产清理小组,清理小组将清理情况实时报告至管理层,对无法清理或尚未及时清理的资产说明原因并制定详细的清理及处置计划,不断监督已报废资产的及时清理。财务部应依照国家税务机关规定申报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已提足折旧但仍可以继续良好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得报废,一般待物理寿命周期结束后才按照规定办理报废申请手续。应总结固定资产处置情况,通过电子文件形式将固定资产清理报告上报本级管理层及省公司。对于预计回收、变卖金额较小的固定资产(一般少于10000元以下)的少量低值报废资产,在限定的报废处置时间内,可以考虑采取简便易行的清理处置方式,不需要进行招标或拍卖等程序,已达到快速有效的对报废资金进行合理处置。
(三)考虑多种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方式 报废固定资产清理处置方式除了拆除变卖、招标等,还应考虑多样化、灵活化,力争给企业带来较高收益。主要方法包括:一是调配利用。对仍有使用价值的报废资产对于甲企业来说已无利用价值,但对于乙企业来说则刚好紧缺,此时可以在本级及县公司之间采用无偿调拨方式调配,或在省公司层面与外单位有偿调剂使用。二是租赁经营。对于有租赁价值的报废资产可以对外租赁,租赁价格可根据市场行情而定,由实物管理部门组织签订租赁合同。对外租赁一般采取竞标方式,竞标组织工作由实物管理部门组织,财务部门监督执行。三是投资入股。对有价值的报废资产进行评估,以市场评估值对外投资,实物管理部门实施股权管理。四是盘活报废资产。要敢于与外单位厂商联合开发相关项目,以存量为资本,使无效资产变为有效投资,既能盘活存量资产,又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五是技术改良。对无效资产进行技术改良后变成有效资产,将公司信息技术职工进行专业培训作为技术改造的人才储备。六是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建立本企业独立的租赁信息网,将租赁资源共享到外单位,拓宽报废资产的处置渠道。
(四)采用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激励机制 国有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工作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企业对于已经没有使用价值或仍具有使用价值(但继续使用已不划算)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置,对企业而言需要淘汰更新,这些资产对于企业不再产生绩效,为了减低企业对该资产的管理支出,需要采取多渠道方法进行及时清理报废。企业可考虑将报废清理责任人、责任部门纳入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对未及时清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的在个人绩效或部门绩效中给予相应扣罚,对于及时清理给企业带来高额回收收益的责任人、责任部门在个人绩效或部门绩效中给予相应奖励。
(五)开发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新系统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功能设置上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化、全方位的管理需求,固定资产做了系统报废后便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彻底清除,可考虑联合信息技术开发部门开发新型固定资产报废系统,对报废后的资产录入统一电子储存数据库,电子数据库含报废时间、报废经手人、实物原使用单位、因何原因报废、是否清理处置、清理处置的方式及收回金额等,以便可以动态查找报废资产的清理处置情况。
五、结论
本文根据XX地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针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置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主要是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资产效益观,提升技术员工技能,树立资产分析观,开展有效资产清查工作等措施。大部分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多取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优势。如能良好解决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问题,会为国有企业带来新的效益增加,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1]余莉:《固有资产处置账务处理的常见问题》,《财会月刊》2013年第1期。
[2]康成:《国有企业集团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