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内涵发展 提高办学水平
2015-11-10许少英
许少英
【关键词】 内涵发展;文化;管理;师资队伍;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03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彰显鲜明的办学特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已经成为普通高中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为保障,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打造特色文化,促进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校园布局的设计着力突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校园整体布局人文、科学,力争做到一楼一厅会说话,一墙一柱能育人。
学校着力构建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格局,以其内在的力量激励、凝聚学生,以独特的氛围熏陶、规范学生,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上,突出体现自强不息、典雅厚重的儒学精神内涵,如教学大楼的走廊内,精心布置了“班主任寄语”和前贤名言,洋溢着昂扬强健的精神风貌。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格局,使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相辅相成,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强化德育工作,促进内涵发展
学校积极创建“快乐校园”、“平安校园”,以德育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从根本上落实“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 的办学理念。学校特别重视活动对学生人格的锤炼,高标准装备了校史展馆、生态县情教育展馆、德育讲堂、书画展室、生物展室等“两馆三室”,加强了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生态县情教育等德育基地建设;广泛开展了“文明校园创建月”等专题教育活动,举办了“告别网吧”、“远离毒品”等特色德育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师生书画作品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经典诗文诵读节等文体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完美人格形成。
学校还设置了学生心理健康阳光地带,设置了心理疏导室和不良情绪宣泄区,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聘任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心理咨询师,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实施精细管理,促进内涵发展
学校继承了多年发展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校训,并努力将其打造成师生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信念,作为统领学校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激励斗志。
学校全力实施精致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精细化管理中,建立了目标一致、分工协作、层级有序、责权分明、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学校管理人员值日制度、包年级制度、进课堂、进公寓、进食堂、进操场、进年级组、进教研组的“六进”制度、任课教师入住学生公寓制度和教师轮流值日制度,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向精细化管理要发展,学校坚持决策与管理始终处于师生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实行校务、党务公开制度,设立校长信箱,实行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并通过不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教代会、党员会、家长会等,广泛听取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不断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使学校成为阳光校园、和谐校园。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而学校的特色主题只有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只有教师将学校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体现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成果显著,教育理念能否落地生根,其根本动力在教师发展。学校把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旋律,全力促使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以教师的和谐发展,保证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学校每年出资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专著,让教师与“思想巨匠”交流,与“教育巨匠”谈心,从而提升思想,净化灵魂;举办教师读书论坛、讲座、教学大赛、教学研讨会、专业知识竞赛等,让教师走向前台,展示自我;每年提供经费、时间、场所,让教师依据自己的创意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展示才艺,融洽关系,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发挥名师效应,引领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行教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成名成家;激励广大教师理论上有高度,科研上有成果,教学上出效益。
五、注重教育科研,促进内涵发展
只有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才能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来抓,确定了“强化教育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为基本理念的办学思路,把“教育规范”和“内涵建设”相结合,以特色为抓手,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性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促成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教师编写了《教育科研文献汇编》等教育科研学习读本,定期出版校园刊物,结集出版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文集,开发了数十种特色校本教材。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