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11-09李金艺
李金艺
摘要: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的小学教育(全科)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一
直在积极探索与不断创新之中,该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学校必须重视实践性课程;教师必须努力打造实践性课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实践并构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Abstract: It is immeasurable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Practical knowledge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ultivation mode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s a core of primary education (all disciplines) major is exploring positively and innovating constantly. It is the key point that schools must emphasis on practical courses, teachers must effort in practical lessons,students must take part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positively and construction their own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Keywords: practical knowledge; teacher education; cultiv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06-02
国内最早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为:"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1]因此,实践性知识是需要教育者在长期实践情境的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案例的不断反思、领悟而形成的经验知识、个性知识。对于小教(全科)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他们职前所获得的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已经可以胜任小学教学所需。但是,由于小学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因此,要求培养小学教师的院校花费更多精力来关注这些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因此,构建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来分析此问题。
1.学校要重视实践性课程
学校的实践性课程,主要以模拟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形式,存在于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它是准教师形成实践性知识,产生实践性智慧的重要途径。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尤其对小学教师而言,更"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以及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2]。这就要求,任何一位合格的小学教师都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不仅能处理好课堂教学,而且也能处理好日常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院校,要特别重视实践性课程。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实践性课程观。实践性课程,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以期能引发其自身实践性智慧产生的途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工作岗位,而且更有利于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正如陈向明老师所言,"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3]。小教(全科)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其一,可以找到自己与真正教师的差距,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其二,可以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更加清晰,从而激发内心的专业认同感,培养自身专业发展的情意。因此,以实践性课程作为学生实践性知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并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
其次,努力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性课程。除了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这样传统的实践课程之外,相关院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参观教学、参与教学活、动观摩教学等。"未来的教师应与有经验的教师以及在其各自学科中工作的研究人员进行接触"[4],例如,院校安排学生走入小学课堂中听课,身临其境地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邀请小学优秀教师到院校开设相关讲座,介绍心得、经验,使学生与一线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到小学的课题研究中,使学生与小学教师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最后,严格监督实践性课程的实施。实践课程是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它的实施应制度化,而不是流于形式。小学教育(全科)专业,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参观教学、参与教学活、观摩教学等实践性课程,努力争取从学生入学就可以提供给他们到小学实践的机会,例如,安排学生到小学听课、做见习班主任等。另外,院校要制定一系列的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规范与准则,明确实践性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及考核标准,指导教师、学生认真对待,不要把实践性课程流于形式,要把它制度化。
2.教师要努力打造实践性课堂
因为"教育学科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而是结合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教学场景,分析和探讨具体的教育问题,教育理论没有悬浮在教育实践的'上空'"[5],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讲课中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首先,教师要努力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模拟课堂、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把理论知识融入到丰富的实践教学中去,让实践性课堂成为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宝地。学生把课堂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内化为实践性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而且也能够使其实践性知识不断提升与发展。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学生向优秀小学教师学习的机会与平台,让他们通过与优秀小学教师的交流,来理解、提升和发展实践性经验,以促进自身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毕业后就能成为合格教师。因此,院校应该邀请小学优秀教师走人大学讲堂。他们通过多种形式使自己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显性出来,并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与教师对话、交互训练等方式来理解已经显现出来的实践性知识。因此,这样就能够使师范生在职前拥有较为丰富的小学教学经验,比如,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与需求、与学生进行谈心、管理班级的技巧、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措施等。
3.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并构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来源于主体的内心世界,是主体对所学、所见、所闻等内容的内化了的知识。正如,学者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6]。它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而领悟的个人知识。所以,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并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首先,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例如,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在小学的观摩课,感受课堂气氛,记录课堂点滴,与自己的理论知识做对比,形成体验感悟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小学教师在大学举行的讲座,并积极思考、提出疑问、与一线教师交流心得等;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到小学的见习、实习,努力配合本班班主任做好班级教学、学生管理、少先队等各项工作,不懂就问,多看多记。
其次,学生需要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要使得'教学体验'成为有助于改进自身教学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就必须明确自身探究的问题。教师自身是否能够产生探究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体验能否上升到新的'实践性知识'"[7]。对于师范生而言更是如此,师范生能否产生探究问题,直接关系到实践体验 能否上升到实践性知识。所以,师范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应该拥有一双洞察力的眼睛,关注全面,时时刻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与老师、同学、小学优秀教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针对某一特殊问题,能够发表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而且也应该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到有益于自身专业发展的观点。使自身观点与他人观点相结合,再形成更加完善的、有说服力的观点。进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最后,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所构建的实践性知识是否适用,必须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检验。如若,学生所构建的实践性知识不适用,那么,学生就应该进行积极的反思、更正、调整,正所谓"在行动中反思"。学生可以把反思后的新想法或新实践性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让实践来检验。从而,形成"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批判、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从而实现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合理化,并最终达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2] 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5-30.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3.
[5] 刘德华,赵亚莉.美国小学教师标准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以佐治亚州立大学早期儿童教育专业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06(5):75-81.
[6] [加拿大]F·迈克尔·康奈利,D·琼·柯兰迪宁,何敏芳.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5 -16.
[7] 钟启泉.为了"实践性知识"的创造:日本棍田正已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