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肉瘤样癌一例

2015-11-07戴叶芹许爱娥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样癌手背肉瘤

戴叶芹 许爱娥

·临床经验·

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肉瘤样癌一例

戴叶芹 许爱娥

肉瘤样癌是一种同时具有癌和肉瘤成分的少见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最常见的部位有肺、食管、乳腺等。原发于皮肤的肉瘤样癌罕见,我们用手术切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手背皮肤肉瘤样癌,并随访9个月,取得较满意效果。

一、病历资料

患者女,78岁,因右手背肿块25年于2013年9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背桡侧皮肤出现一淡红色肿块,绿豆大小,质地脆,易出血,无瘙痒,无疼痛,自行予以穿破,后肿块迁延不愈,逐渐增大,隆起,表面出现渗液,臭味明显,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消炎等对症治疗,缓解不明显。肿块近半年明显增大,至今约有鸡蛋大小,且伴较多脓性渗液,遂来我院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病史无特殊。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手背桡侧皮肤可见一直径约6 cm的皮肤溃疡面,溃疡中央见一3.3 cm×4.2 cm的肿块,表面无正常皮肤覆盖,如菜花样,上有痂皮,伴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味(图1)。手部CT:右手背桡侧软组织肿块影,约3.3cm×4.2cm,CT值45HU,临近掌指骨未见明显异常骨质改变。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肿瘤筛查、生化无特殊。

二、治疗方法

聚维酮碘溶液及呋喃西林溶液外敷抗感染对症处理。在局麻下行右手背肿瘤扩大切削术+电凝术。0.5%利多卡因局麻手背皮肤后,沿溃疡边缘外0.5 cm使用手术刀片切削法去除皮损,肿瘤部分位置深达脂肪层,电凝止血,包扎固定。术后第2天行光动力治疗(图2)。

光动力疗法:治疗时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将氨基酮戊酸(ALA,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公司生产)配制成20%的ALA溶液。将患者皮损表面的鳞屑、脓液和痂皮去除,将溶液湿敷于肿瘤上,覆盖面积超出皮损边缘0.5~1.0 cm,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嘱患者于黑暗环境中避光3~4 h,再行激光照射以635 nm为特定波长的艾拉-光动力治疗仪照射。依据肿瘤大小确定照射光斑为8 cm,照射时间约20 min,照射剂量为100 J/cm2。术后光动力治疗5次,每次间隔2周。

三、结果

皮损术后组织病理(图3):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样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上皮样细胞呈巢团状排列,有角化珠形成;梭形细胞呈交错状、束状或杂乱排列,弥漫分布,细胞异形,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核深染、多形。免疫组化:肿瘤细胞 CK(+),P63 部分(+),EMA(弱+),VIM(+),Ki67(80%+),S100(-),HMB45(-),Act(-),Des(-),MyoD1(-)CD68(-),CD34(-),LCA(-),诊断为肉瘤样癌。9 个月随访手背皮肤可见一0.5 cm×0.5 cm浅溃疡,周围覆痂皮,未发生瘢痕挛缩,附近淋巴结无肿大(图4)。

四、讨论

本例患者因肿瘤位于右手背桡侧,范围大,浸润较深,故采用右手背肿瘤扩大切削术+电凝术,术后行光动力治疗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了手部功能。目前已随访9个月,手背皮肤愈合可,未发生瘢痕挛缩,附近淋巴结无转移,还在随访中。

图1 患者右手背直径6 cm溃疡面,溃疡中央见一3.3 cm×4.2 cm的肿块,如菜花样,伴脓性分泌物,有恶臭味

图2 术后第2天,光动力治疗后,手背溃疡表面干涸结痂

图3 皮损组织病理 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样梭形细胞构成,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上皮样细胞呈巢团状排列,有角化珠形成(HE×40)

图4 9个月随访,手背皮肤可见0.5 cm×0.5 cm浅溃疡,周围覆痂皮,未发生瘢痕挛缩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02.020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3A25)

310009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许爱娥,Email:xuaiehz@163.com

2014-05-11)

(本文编辑:吴晓初)

猜你喜欢

样癌手背肉瘤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洗手歌……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甲状腺髓样癌诊治现状及热点问题思考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甲状腺髓样癌诊治现状及热点问题思考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
乳腺典型髓样癌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