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毛箭形象塑造
2015-11-03张求荣
张求荣
[摘要]《打鸟》是短衣小生行当的开门戏或必修剧目,对三毛箭一角的塑造,历代艺人不乏成功经验,但戏剧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人物的塑造上也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邵阳花鼓戏 打鸟 三毛箭 人物塑造
《打鸟》是邵阳花鼓戏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出经典传统小戏。该剧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丽可人的人物形象,以及欢快、动听的音乐曲调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这出小戏,凝聚了邵阳花鼓戏历代艺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经历了多少次言传身教,无以记载的传承,经历了多少次的改革与创新,才形成了建国以后的演出样式。1956年,《打鸟》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及中央首长们献演,至此,该剧在其艺术成长的历史长河中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点。然而,昨日的绚丽已成为历史,《打鸟》一剧的传承与发展需我们花鼓人责无旁贷地再铸辉煌。
一、必修课的思索。花鼓戏都是从地花鼓、对子戏发展而来,擅长三小戏。所以小生、小旦、小丑在花鼓戏中是最主要的行当分类。在针对青少年艺术人才的教学培训中,《打鸟》中的三毛箭必定是短衣小生行当的开门戏或必修剧目。
演员各自的艺术经历与生活感受不同,艺术修养与思考不同,在饰演同一剧中角色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其塑造的艺术形象与演出效果亦不尽相同。在艺术创作中,我始终在不断地思索,我所饰演的三毛箭如何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二、人物分析塑造。《打鸟》一剧中的三毛箭,其人物个性不但具有现在所言真善美与传统美德共同的一面,如待人诚挚,为人善良,聪明能干等,而且,从全剧人物的舞台行动以及人物成长经历和基本身份多方面来分析,可以鲜明地感觉到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特征。
三毛箭少幼习猎,且与爱犬为伴,农闲时常出没深山,环境与生活将他磨炼成一个胆大、心细、身手敏捷、乐观谐趣的英俊男儿。我思考得最多的是怎样塑造好我饰演的“这一个”三毛箭。
纵观邵阳花鼓戏历代艺人饰演的三毛箭,都是根据演员自身条件来充分塑造的,有的重唱功,有的重形体,总之都是以短衣小生中的文扮为主。我饰演时,依据对人物的分析,确定以文武结合的表演来完成我对“这一个”的塑造。
如三毛箭在《打鸟》中首次出场的处理,过去的演出一般就是大步急出,上场亮相,稍有形体功的演员加点大跳出场,就算是表现上山打猎了。为了体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我在人物首次出场的处理上做了很大的个性化修改:“咧咧咧……”一连串的唤狗声,引出一位逗狗猫步退行的英俊少年徐徐上场,随即,虚拟的抚摸爱犬,围绕爱犬走出的一圈与狗交流的矮子步,这一人犬互动的大胆处理,充分体现了他终日与爱犬为伴,情感深厚,极富爱心的一面。接下来拍狗、放狗,一个蹦子接飞腿,追狗亮相,完成了三毛箭带着爱犬上山打猎的出场处理。在这一组人犬互动的处理中,我采用了唤、摸、绕、放、追等舞台行动来充分展现三毛箭的诚、善、敏、乐、趣。
当然,在《打鸟》一剧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其主体。三毛箭走在打猎的山路上,想着去看望住在深山的美丽少女毛姑娘。在赶往毛姑娘家中的一段戏中,我亦是有别于传统演出中那样绕一圈台步就到了的基本处理,我在这一段路程中运用了大跳、小跳、赶步、爬山坡、趟小河等舞台处理,以跳、赶、爬、趟来充分展现三毛箭的身手敏捷、胆大心细,以及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该剧中,“爬墙”一段戏充分展现三毛箭为了萌动的爱情,为了见到心上人,听了毛姑娘的自语“你不晓得爬墙哎”,于是才有了该剧在前面戏段中三毛箭谐趣十足、废尽口舌、载歌载舞的“十爱”,“取火点烟”等一连串爱情折腾后的转机与升华。爬墙:传统的表演亦是文戏处理,即用猎枪在虚拟墙头上拔刺,稍有功底的再处理个飞腿,就算是爬过了墙。我的处理是:“对,我爬墙”,然后半个急步圆场单旋子来到厨房边;运用猎枪高中低上下来挑刺,一个弹跳,原地带枪单提;在唱腔的处理上,我的嗓音比较宽广、嘹亮、纯美,气息充足,根据传统的唱法我结合民族发声来处理好每个唱段,没有承袭传统唱法中那以今天的审美情趣来说似乎有些不太符合时代的审美意识的小生用假声、子音等唱法技巧。
总之,在这些戏段的处理上,无不是为了人物的独特个性,把一个诚挚、善良、聪明、能干、身手敏捷、大胆心细、乐观谐趣的三毛箭塑造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广大观众及戏剧专家们对我的“这一个”三毛箭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