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四重奏”累积数学活动经验
2015-11-01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朱顺进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朱顺进
唱好“四重奏”累积数学活动经验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朱顺进
数学活动经验不应是虚无,也不是一种直觉,应该是一种数学思考模式,可以复制,可以让人在遇到相似情境就能用上的模式。数学教学中应把握学生活动经验中的观察、猜想、验证、表达四个层次,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水平。
数学活动经验;观察;猜想;验证;表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四基”中的新生力量,我们对它较为陌生。基本活动经验不是独立存在,它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的融合剂,渗透在知识、技能掌握和思想方法运用的过程中。数学活动经验不应是虚无,也不是一种直觉,应该是一种数学思考模式,可以复制,可以让人在遇到相似情境就能用上的模式。
弦乐四重奏是最清纯的一种乐曲形式,原因有二:其一,四重奏乐器数目删减到仅剩四件,非常“精简”;其二,每一件乐器分别担任一个声部,如果想要完美地演奏弦乐四重奏曲目,那么四位演奏家之间的协调合作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活动经验的累积过程就如弦乐四重奏一般,需要经历四个“声部”,即观察、猜想、验证和表达。每个环节既互相独立又协调合作。
一、观察:细微之处见异同
观察和联想是任何发现的重要起始阶段,数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材里,观察的运用比比皆是,最集中的要数观察物体,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到观察方块等,在这里,且不谈物体观察,单说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数量和图形之间的关系,请看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几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几个蓝色小正方形?(依次出现以下图形)
师:照这样画下去,第六个图形有几个白色小正方形和灰色小正方形?
生:第六个图形是一个6个白色小正方形,18个灰色小正方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白色都是逐渐多1,所以,第一个图有一个白色正方形,第六个图形自然有6个白色小正方形;根据前面规律,后一个图形都是比前一个多2个灰色小正方形,第五幅图是16个灰色,多2个,所以第六幅图灰色小正方形是18个。
师:说的真详细,有理有据。那第十幅图呢?
生:白色10个,灰色22个。
生:白色10个,灰色26个。
师:怎么会有两个答案?你同意谁的?为什么?(小组讨论)
……
师:那如果像这样根据前面的图去推算第50个,第100个图形中的灰色方块数量,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比较容易出错,也不方便。
师:那有没有什么简便易算的方法呢?
生:我能上去指一指吗?(可以)无论白色小正方形怎么增加,图形两侧都有6个灰色小正方形都是不变的,白色方块上下两行的灰色方块之间正好是2倍的关系。因此,第100个图形,白色的方块是100个,灰色的是100乘2加6,也就是206个。
师:看来换个角度去观察图形,去思考虑数与形之间的关系确实会有不同的惊喜!
数学教学中观察不仅是对现象的观察,更重要的是对现象进行组合、加工,换个角度去观察,从细微处去观察,做到数与形相结合,让形的具象与数的概括恰当结合,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二、猜想与验证:反复验证,不断修正
观察之后是猜想与验证。任何发现都是需要从猜想开始,经历猜想,验证猜想,修正猜想再验证......直到猜想被验证为止,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完善猜想的过程。人教版五年级上期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一课中,抛硬币是一个经典的活动。如何让学生对次数、可能性和随机性这三者之间有所体会?要花多少时间来抛硬币验证?如果结果出乎我们的预测怎么办?这些总是笔者思考的问题。面对矛盾,教师与学生不妨来个剥“洋葱”式的抛硬币。
师:足球比赛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平吗?
生:公平,硬币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师:那抛十次呢?
生:正面和反面各5次。
生:我觉得不一定,我觉得正面和反面可能各出现5次,也可能是正面6次,反面4次。也有可能是其它情况。
师:究竟哪一种更合理呢?怎么办?(实验)
生:只有一个同学的数据是正面和反面各5次。
生:怎么会这样?我觉得我们以前的结论可能是错的。
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抛一枚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是相等的。要不,为什么很多比赛都用抛硬币决定谁先谁后呢?
生:是不是我们实验的次数太少了。每个人多抛一些次数可能情况不一样。
……
生:我发现刚才还有一次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相等的情况,现在却一次也没有啦。
生:将小组的数据汇总了之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虽然没有刚好相等的时候,但是我发现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了,差距没有刚才那么明显啦。
……
这个过程就如剥洋葱,一层层剥开,一次次离心更近,也许这个过程你会流泪,但是你会有惊奇的发现,只要你能坚持,就能看到洋葱的心。在活动中,根据生活经验做出的猜测也许幼稚和不成熟,但这是重要的起始。接着,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再猜测,然后再通过实验再验证......每一个发现不都是在经历猜测、实验、质疑、调整、再猜测、再质疑、再实验后得到吗?反复修正是一条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也许它是“绊脚石”,但这种经历是最真切的,不可替代和压缩的。
三、表达:用数学语言表达结论
说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人会认为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其实不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教会学生用准确、简洁、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讲解题思路,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有了数学的表达,才能使得交流顺畅,合作协调,也才能听懂不同的见解进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无条理的、不够清晰的、含糊的表达,只能成为课堂的“绊脚石”,使得探究停留在一种无序的、模糊的、简单的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也要重视对数学语言表达的培养与引导。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