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课堂提问能力培养“四子诀”*

2015-11-01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大臣平行四边形板书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李 旋

学生课堂提问能力培养“四子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李旋

提问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不提问、不敢问、不会问等现象,教师要从尊重人格、搭建平台、示范引领、方法培养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让学生敢问、能问、会问、善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

提问;人格;平台;示范;方法

提问能力属于创新能力的内涵之一,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针对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问能力差,课堂上不提问、不敢问、不会问等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从蹲下身子、搭起台子、做好样子、教给方子的“四子诀”入手,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一、蹲下身子——尊重人格,鼓励学生敢提问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做“民主的教师”;要肃清“先生的架子”。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人文氛围,积极引导、鼓励、赞美学生,消除学生对提问题的恐惧感,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让学生敢提问。

如教学“某宾馆有25间双人间,45间三人间,这个宾馆一共可住多少人?”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在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算式25×2+ 45×3,而有几个学生却错列成(25+45)×2×3。这时,教师不是简单地讲解,而是各请一位做对与做错同学上台板演,当做错的同学把算式一写出来,其他学生就叫起来:“错了!错了!”教师微笑地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学生,说:“大家认为这位同学做错了,错在哪儿呢?你们想对这位同学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问题:“25间是住几个人的?”“45间是住几个人的?”“(25+45)×2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一听,马上知道自己错了,教师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错了没关系,现在知道错误的原因了吗?”这样做的精妙之处在于没有直接给予判断,而是利用“错误”资源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搭起台子——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能提问

光是学生敢提问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能提问,而且要提得精准,提得巧妙。教学时应当变传统问答模式为自主探究合作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现欲,留出足够时间和创设有效数学活动,搭建多种互动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提问。

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笔者就以本班男女同学人数作为素材,让学生根据班级男生和女生人数的统计数据来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我们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5人,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师生带着问题聊课,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热烈,还能感觉到“问题”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当中得以解决,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再次调动学生更主动参与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拉近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也让学生懂得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多么的有趣。

三、做好样子——示范引领,感染学生会提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问不是海阔天空、毫无边际地乱提问,有效提问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凸出数学性。小学生天性爱模仿,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示范。如何做到精准提问。教师的示范引领,就会慢慢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提问题水平逐步提高。

如教学《可能性》时,教师首先抓住学生的心理,创造性使用教材,谈话引入。

师:“大家想听故事吗?”

同学们齐声回答:“想!”

师:“故事发生在古代,一位忠厚老实的大臣得罪了非常阴险多疑的国王,要被宣判死刑。”

师停下,问:“同学们,听到这消息,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大臣太可怜了。他死定了。(板书:一定)

教师安慰道:我也同情大臣。你知道吗?这个国家世代沿袭的法规是,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抽“生死签”的机会。就是写着“生”和“死”的两张纸条。

师又问:抽到“生”或“死”签,结果会怎样?

生答:大臣可能抽到“生”签就会活,也可能抽到“死”签就没命。(板书:可能)

师追问:你希望结果是怎样?

生:希望好人能活着,不要死。

师继续讲述:善良的孩子们都希望大臣能抽到“生”签,当场赦免,不想抽到“死”签的噩耗传出。

师问: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的可能性为多大?(板书:可能性)

生答:一半生,一半死。

师继续讲述:心怀不轨的国王希望处死大臣,想出一条毒计,让执行官偷偷地在“生死签”上都写“死”字。

师问:大臣当众抽签,被处死的可能性为多大?

生1:一定死。(指向板书:一定)

生2:不可能活了。(指向板书:不可能)

师继续讲述:聪明的大臣又是怎么面对的呢?他快速地将一张纸签塞进嘴里并吞下,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执行官没有反应过来。

师问:他为什么把纸签吞下?

生1:这样不会死。

生2追问:怎么判决?

生3:最后大臣怎么样了?

生阐述:大臣不可能死了,因为剩下的纸签都是写着“死”字签。

师:是的,国王怕惹怒犯众,只能怎么做?(“放人”,学生掌声响起)。

师:故事讲完了,你想说什么?

生1: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生2: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生3:一切皆有可能。

师:谁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事。(同学们纷纷举例)

教师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在愉悦的情境中,精心预设问题,示范引领,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符号、抽象的公式概念产生兴趣,进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四、教给方子——授人以渔,帮助学生善提问

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仅靠教师引领、学生模仿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题的方法。如:找新旧知识联系、转化中提问题;比较辨析中提出问题;反思中提问题;思维冲突处提问题;联系生活,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学生才能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善于提问。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没有急着上新课,而是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

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求的?求它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

生: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来求它的面积的。

师:对。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宽呢?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很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你们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吗?

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联系前面的铺垫,通过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合而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提高难度,用一个三角形进行割补组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和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这样让新知的学习变得更轻松。

(责任编辑:陈志华)

*本文系2014年度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FZ2014GH07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臣平行四边形板书
从驻扎大臣制度的演进看嘉道时期对新疆的治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转危为安的大臣
卖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