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度”与“效”

2015-10-30廖土军蓝涛

体育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调控小学体育自主学习

廖土军 蓝涛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倡导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学习,但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表现热闹,实质低效”的状况。本文从把握自主学习的“度”、优化学习过程,把握自主学习的“效”、强化过程调控,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间的关系、使自主学习“度”“效”兼俱三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体育自主学习效果的优化与调控策略,促使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主学习;度;效;调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45-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要求“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前沿,老师们也一直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致力于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学生不知学习重难点与目标、教师主导地位缺失、弱化教学的讲解示范、纠错、评价等偏失状况,导致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实质低效”,学生运动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高。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表现活动,教师必须通过相应的优化与调控策略,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度”与“效”,最终促使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

一、把握自主学习的“度”,优化学习过程

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予学生一定的观察、思考、运动、评价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运动技能,从中思考和探究出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习目标、练习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加强指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原则与分寸,从而优化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

课前,教师要有效地进行学情和教材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定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分组练习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练习方法及要求。如水平二“前滚翻”新授教学时,教师在示范前滚翻动作后明确给学生提出“尝试学习前滚翻”的任务,让学生各尽所能去练习与体会。针对练习中学生存在的双腿蹬地力度不均匀、头部着垫位置过于靠前、前额着垫等问题教师应及时指出,并让学生想方法去改进去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数学生能领悟到“两手前撑垫前蹲,低头团身向前滚”的动作要领,并初步学会了前滚翻的基本动作。随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进一步提出“滚得直快圆,动作要舒展”的练习要求,学生的学习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学习过程要大胆放手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与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的前提下,该放就放,并适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如在准备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地打球、跳绳、踢毽子、自然跑、游戏或持轻器械的练习等,但是学生的活动必须在教师的可控制范围内,教师应充分担负起主导者的作用。在三年级“单双跳”的教学中,笔者将小折垫作为主器材引导学生练习,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后,就放手让学生利用垫子想方法进行单双跳练习,自己在一旁指导与帮助。结果学生表现非常出色,每个小组都想出了多种方法进行了练习,如跳房子、圆圈跳、十字跳、单跳双落进沙坑(垫子)以及平垫立垫交叉跳等,学习效果远超过教师的包办。

(三)选择适宜的时机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是和谐统一的,而且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为主要特征,因而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给学生较大的自由,使其充分表现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般而言,凡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学懂的地方要放手,简单易学的教材内容要放手,学生自练有困难但通过集体合作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放手,组织简单或方法灵活的游戏要放手,复习教材或巩固练习时的反复训练要放手……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质疑、讨论、解难,而且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灵活选择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来灵活选择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

1.自主选项学习。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同一项目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当学生已基本掌握动作后,就可以设置几个不同高度的练习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或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由于高度不一,学生的兴奋点就不会消失,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不断巩固已学技能。

2.分组自主学习。让学生按自然组或异质分组,也可自行结伴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或比赛。如二年级“单跳双落”这一技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教师讲解示范之后可以按自然组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又如水平三阶段的篮球技能教学后,可以进行异质分组使组间实力均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自行组织,自行评判。

3.结对自主学习。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同一运动技能的学习有的学生学得快,动作掌握得好,有的则学得慢而且总是学不会。此时就可组织学生开展结对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去当小老师,用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出来的方法,帮助和教会其他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优差结对。这样一来,不仅课堂内练习,还使练习向课外延伸,更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增进友情。

二、把握自主学习的“效”,强化过程调控

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其更好地学习与内化所学的运动技能与基本知识。要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临场调控。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调控就是指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课堂活动信息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再生成,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得的知识明确化和系统化。调控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二是分析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排疑解惑,三是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在调控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依据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一)调控的时机要适合

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强度,不能从头到尾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尽量做到收放结合。教学中要及时调控,让学习活动在可控制范围内,以便发现问题,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嫁接”。调控的时机要看准,调控得太迟,会给人以松散、放而不管的感觉;调控得过早,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易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如学生对某些技术动作的处理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做针对性的纠正,此时要及时调控,让学生停止学习活动,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当教学进程未达到预设要求时,教师也应及时调控,利用适当的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降低教学目标,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调控的重点要清晰

教师调控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体育技术或技能进行理论概括,上升到一定高度,再通过科学合理的传授,对学生提出技能方面的更高要求,做到繁而不乱,放收有序。教师还要灵活有效地拓展空间,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为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提供动力。调控过程中,教师切忌含糊不清,面面俱到,要重点突出,一针见血。如一年级学生在自主学练轻物投掷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上抛、侧甩以及出手角度过低等现象,如果逐个纠错或只是简单地说“应该往前、往上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此时教师应抓住问题的关键——学生没能做到肩上屈肘、挥臂过肩,然后通过示范讲解进行有重点的调控与指导,使学生的练习更有效率与效果。

(三)调控的个体差异要体现

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尽可能使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都要有所区别,使之符合学生的不同差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学实践中,尤其要关注那些学困生,要把握他们的认知与学习的过程,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矫正,这是关注个体差异的重要体现。

(四)调控的方法要因情而异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会出现许多状况,有时会出现普遍性错误,有时会出现整体的纪律涣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1.技术指导性调控。一是讲解示范性的调控,一般用于新授课之前或某动作某阶段的结束和暂停时。此时,教师应以生动、易懂的讲解,形象、准确的示范吸引学生,适时化整为零,化繁为简,使学生对练习的内容和方法建立明确的概念和深刻的印象。二是补充纠错性调控,即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作偏差,及时集中进行必要的纠正,并引导学生练习,介绍辅助练习。三是个别指导性调控,对个别基础较差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生,教师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为其开运动处方,实施个别“加餐”——布置课外作业并进行检查和督促。

2.课堂纪律性调控。小学生的自控性相对较弱,加之体育课堂教学在空间上具有开放性,因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课堂纪律失控现象,如学生不按学习要求去练习、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等,此时教师应果断介入采取调控措施。如在激烈的往返接力比赛过程中,学生由于兴奋过度而忘记纪律和规则,经常出现踩线、提前起跑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对违反纪律的现象进行批评,予以纠正,并适时提出补充要求。又如在“仰卧成桥”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有学生不但自己不认真练习而且还经常用抓痒、压肚子等方式干扰其他同学的练习,教师就应及时上前制止,严肃批评教育后就呆在在边上并督促其学习,从而保证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三、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间的关系,使自主学习“度”“效”兼俱

自主学习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锻炼,启迪学生思维,打开创新翅膀,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更主动,更积极。但是任何学科的“学”都离不开“教”,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方能使自主学习的“度”“效”兼俱。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平等本身是一种价值,它意味着一种地位或关系的对等,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人格价值的体现。平等的学习环境也最能体现放松、行动、兴奋、情绪和乐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去玩,去学,去练。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俯下身去融入学生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彼此分享与交流,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如此,才能使自主学习学之有“度”、学之有“效”。

(二)让预设和生成有机融合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预设,并且努力使整个预设空间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不应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让预设的教学设计在活动过程中以自主学习的形式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这样有收有放,有多有少,预设和灵动结合,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达到教与练、导与讲、放与收、动与静的有机统一,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中不难看出,体育课堂教学总体应以“自主学习”课型为主。但从日常教学实践来看,以教学为主的课,教师主导性学习的比例大,如广播操教学;以游戏为主的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比例就大;综合课型则“收”“放”结合,但也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调控的比例搭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出发,因人而异,因教而异,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活动只要采用合理的优化与调控策略,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间的关系,使导与讲、教与练有机统一,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课堂氛围得以和谐融洽,从而达到学之有“度”、学之有“效”。

猜你喜欢

调控小学体育自主学习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如何调控困意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