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职的高一年级教师应注意的最基本问题
2015-10-29王维进姚国平
王维进 姚国平
摘要:高一年级非常关键,是初中学习生活向高中转变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分水岭。要想教育好高一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从基础做起,先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本文从弄清高一阶段在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地位,了解十六、七岁孩子的共性心理特点,研究高中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耐心帮助学生制订较为科学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学风等五个维度,来阐释称职的高一年级教师应注意的最基本问题。
关键词: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学习现状;学习计划;学风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19-2
一、要真正弄清高一阶段在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是心理发育的转折点,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学生仍在青春期,青春期的种种生理及心理的快速变化会让学生产生诸多困惑,表现在前后行为矛盾冲突,情绪变化无常,家长也一时难以适应,与孩子无法很好沟通,教育就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学习的转折阶段,不仅高一的课程是高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与初中课程比较,无论是知识点,还是学科思想、方法,都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高一阶段所形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将贯穿整个高中,影响其最后的成败。
有相当一部分高一新生,入学之后由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又不知道该如何获得帮助,在跨越新的学习阶段时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表现为人际间的淡漠、情绪的低落、心理上的锁闭、学习上的困惑、行为上的惰性等不适应症状,直接影响到学习。所以,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型,完成青春期的过渡是我们学校、家庭这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高一年级的教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二、要尽力了解十六、七岁孩子的共性心理特点
1.独立意识增强,渴望尊重与理解。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提升,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学到了不少知识,对周围世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可以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周围的现象,可以独立判断是非曲直,能够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于是他们不愿意再被动地听从父母和老师教诲和安排,总是想自作主张。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他们需要你把他当大人看待,他们希望享有与成人一样的权利,他们经常想为什么大人可以如此,而我却不能。此时的他们非常敏感,老师、家长对他们稍有不公正,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与自己过不去,就感觉特别冤,叛逆和逆反表现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他们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在认识、情感、行为上均未摆脱孩子气,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从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如果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破罐子破摔,不求进取。
2.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旺盛。进入高中阶段,孩子智力的各因素迅速发展,逐步摆脱儿童的智力模式。理论思维的确立及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全面发展,使高中生智力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而达到新的高峰,达到相对成熟。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迅速发展,使高中生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这也是部分高中“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某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轶事等常常滔滔不绝正是好奇心强的体现。
3.心理冲突加剧,情绪行为多变。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面临着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身体正在急剧发育和成熟,使他们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过度兴奋;另一方面学习的任务很重,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人际交往也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而来,这就使他们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
但这一时期,他们的大脑的神经机制并没有发育健全,调节能力还比较差,因此面对各种压力和刺激,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得十分突出,常常喜怒皆于形色,情绪忽高忽低,特别不稳定。
三、要深入研究高中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1.高中的科目更深奥,更系统,更需要抽象思维能力。那种延用初中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的方法已不管用,通过文山题海、机械训练也没有什么效果了,要多思考多分析,运用抽象概括能力才能把高中知识学好。
2.高中学习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更需要自觉性。到了高中,老师教学不再像初中那样,要求学生什么需要记、什么需要背、什么是重点,填鸭式的教学很少了,甚至有时作业都是集体讲评,自习课时间也都要求自己把握。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了。
3.学习强度加大,更需要注重劳逸结合。我们发现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间不休息,晚上学习到一两点钟,第二天在教室里哈欠连天,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事实上,学习时大脑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要消耗大量的血液和氧,这就需要及时供血供氧,通常的方法一是提供充足的营养,二是休息运动。营养方面大多数家长是非常尽心的,而对孩子的休息运动不是很重视。休息能防止脑神经细胞因过度兴奋而衰竭,又可给其补充已消耗的能量。所以不能“开夜车”、“打连班”,要保证每天睡眠充足,适量运动。
4.学习的优越感丧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很多同学在初中时是班级的尖子,是中心人物,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更多关注、爱护及尊重。进入高中,特别是进入像我们这样的县中后人才济济,这种中心位置没有了,老师和同学不像以前那么关注自己了,心中就容易失落,灰心丧气,失去交往和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
四、要耐心帮助学生制订较为科学的学习计划
一份完整的学习计划通常包括学习目标、时间安排、具体的实施办法等内容。制订学习计划时,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充分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Why(为什么)——为什么学习。即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
What(什么)——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即学习的对象及目标,这是学习计划的实质性部分。
Who(谁,主语)——我是“谁”。即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学习风格、优势和弱项等。这是保证切实可行的重要前提。
Whom(谁,宾语)——向谁请求学习帮助,与谁一起学习。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习伙伴,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极大的促进。
How(怎么样)——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措施。这是确保学习计划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
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学习目标,可以避免学习目标过低,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刺激和激励的作用;也可以预防“好高骛远”的恶果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2.如何保证学习计划切实可行?切实可行的计划必须保证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有效性。学习心理专家认为,保证计划切实可行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对目标进行分解。
3.计划通过实施才有意义和价值。在帮助学生制订好学习计划后,教师还应经常督促学生执行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学生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
五、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学风
不要不切实际地提出达到班级甚至年级前多少名的要求,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不要过多地进行横向比较,那样是比较难以找到感觉的,那样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痛苦和失望远多于欢乐。要引导学生小坡度、密台阶地拾级而上,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过好每一天,每一节都注意尽量减少失误,每节课减少0.01分的失误,积累3年,3年就是2×8×(365-20-60-80-5)×0.01+1×8×(365-20-80-5)×0.01=52.8分,52.8分是什么概念?这可以使一个原本仅能考取本三的学生去考取本一。
要注意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去多听、多练、多想(上课时认真听;上课和课后认真做;做好后认真反思,并力求升华为学科思维能力)。好多教师与学生交流时总是停留于“上课你听懂吗?”试请问有几个真正上课都听不懂的学生呢?如果真的连听都听不懂,那真的就完了。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一个班主任一般情况下每天都会到操场看学生做两次广播操,三年下来不少于一千次,最后有几个班主任不会做广播操?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多练、多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