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2015-10-26何云鹤

新课程·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何云鹤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重点介绍了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普遍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知识较为被动,仍旧停留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这种教学模式的现状是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师提出问题无人举手回答,甚至是答案显而易见的简单题目也很少有学生主动要求作答。教师为了避免尴尬,和学生的互动也较少,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有意避免只能使教学陷入周而复始的沉闷气氛中,教学效率日益下降。

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些方法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对生活经验的升华和加工。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当学生觉得数学不那么难学了,就会对数学产生好感,学习积极性也就会得到相应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采用生活情境教学引入法还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产生亲切感,学起数学知识来也就更容易,对教师提供的问题也更愿意主动回答。再者,问题情境也是数学中为提高学生积极性常采用的策略之一,这里所说的问题情境并不是上面所指的教师随便提一个问题,没有学生回答就算结束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指引导性质的问题,学生一旦选择放弃回答,或者不愿意回答,后面的教学将无法继续,所以教师往往会为了引导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给学生一些暗示以及奖励等措施鼓励学生起来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3.游戏激励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个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没有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共鸣,适合学生集体参与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发现这一点,并且能够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集体参与的学习游戏。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爱梅.浅析在初中数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3).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