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成果统计分析
2015-10-26秦三利张仲男石昕林静韩斌孝张渊厚宋文
秦三利,张仲男,石昕,林静,韩斌孝,张渊厚,宋文
(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2006—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成果统计分析
秦三利,张仲男*,石昕,林静,韩斌孝,张渊厚,宋文
(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统计2006—2013年8年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成果,分析获奖成果研究单位、研究团队和学科的优势与引领作用以及团队科研协作的提升作用,同时,找出成果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为促进我省医学科技发展和医疗服务提高提供借鉴。
医学科技奖;科技成果;甘肃
医学科技成果数量的多少、获奖质量及等级的高低、成果完成人的科研能力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医疗单位的整体科研水平,同时,也是衡量该单位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2]。为全面、系统、动态地掌握甘肃省医学科技发展状况,本文对2006—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2006—2013年甘肃省医学会公布的历年的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为统计资料。
1.2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及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2006—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数据库,并从获奖成果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地区、学科及合作项目分布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奖项总体情况
2006—2013年8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总数为454项,其中特等奖4项,占0.9%;一等奖15项,占3.3%;二等奖180项,占39.6%;三等奖255项,占56.2%。2006—2008年获奖项目数目基本保持稳定,平均每年44.7项;2009—2013年获奖项目稳中有增,平均每年64项,见表1。
表1 2006—2013年获奖成果分布[n(%),项]
2.2第一完成单位及主要完成人分布
2006—2013年各单位获奖数依次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85项,占18.7%;甘肃省人民医院69项,占15.2%;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项,占10.8%;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兰州军区总医院均44项,各占9.7%;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包括甘肃省肿瘤医院)38项、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5项,其余单位获奖较少。其中,特等奖为兰州大学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获得,各2项;一等奖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和兰州军区总医院最多,各占26.7%,其次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各占20.0%,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包括甘肃省肿瘤医院)一等奖获奖项目占6.6%;二等奖获奖单位主要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等奖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及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包括甘肃省肿瘤医院)为多,分别占16.5%、12.9%、11.8%,见表2。
表2 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成果等级分布[n(%),项]
2006—2013年间,研究人员获奖最多的有5项,获5项成果奖的是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卢启明;获4项成果奖的是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王世文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培尚和李慧;获3项成果奖的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李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潘亚文、普外科王琛、检验科尤崇革、放射科周俊林、泌尿外科岳中瑾,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刘静以及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新华和王燕玲9人;获2项成果奖的有43人;获1项成果奖的有324人。
2.3地区分布
2006—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获奖地区以兰州地区为主,占获奖总数的92.1%;其次为张掖,占2.3%;第三为酒泉,占1.1%;第四为武威与嘉峪关,各占0.9%。庆阳、甘南藏族自治州、天水和白银地区各获得2项成果奖,共占1.8%;临夏、平凉、陇南、定西地区各获得1项奖项,共占0.9%。
2.4学科分布(见表3)
表3 获奖成果学科分布
学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分类。表3显示:2006—2013年获奖项目较多的学科依次为普通外科学(占7.5%)、传染病学(占7.3%)、流行病学与妇产科学(各占5.7%)、肿瘤学(占5.2%)、放射占(4.8%)、儿科学与临床诊断学(各占4.6%)、心血管病学(占4.4%)。获奖项目低于10项的学科如颅脑、内分泌、耳鼻喉科学、麻醉学、神经外科学等列入其他项目统计,共占27.1%。
2.5合作项目分布
2006—2013年454项获奖成果中有44项为合作项目,其中2006年与2007年两年合作项目分别为1项和3项;2008—2013年合作项目增多,平均每年6.3项。2006年、2007年及2010年获奖成果中无与外省合作项目,而2008年与2009年、2011—2013年均有与外省合作项目,平均每年2.8项。
3 讨论
3.1获奖项目分布的不均衡性
从获奖情况分析,2006—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在数量和等级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稳中有升,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一等奖数量增加,2011年起又增设了特等奖奖项,说明我省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研投入及管理力度,重视科研人员素质培养,支持和鼓励创新研究,使医学科技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但也明显存在科技成果分布的不均衡性及不普遍性,这种不均衡性主要从成果完成单位、地区及学科分布中凸显出来。
从获奖机构看,获奖数量排前七位的这些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军队医院和高校附属医院在医学科研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基础和丰硕的成果,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尤其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充分释放了作为教学兼医疗单位的创新能量,这与医院重视科研、注重人才培养的政策密不可分。此外,张掖市人民医院和酒泉市人民医院两家地市医院获奖项目较其他地市医院多,说明这两家医院近些年比较重视科研的高层次发展,注重纵向和横向联合研究,培养人才。但部分省级单位及其他地市单位获奖数目偏少,提示应该重视科研,从政策上支持、倾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课题来源上争取、分流,加强科研工作管理;从资金上给予保障。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质量控制及评估体系,确保每项课题在质量上得到提升,进而逐步增加获奖数目,缩小与省级主要科研单位的差距[3]。
由获奖地区看,兰州市获奖项目最多,其次为张掖、酒泉,这与兰州市省级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居多,部队大医院在兰州有关,这些单位人员科研意识强、学术思想活跃,承担的课题质量较高。相对而言,偏远的地市及县区医院由于科研意识、科研条件弱于省级医院,获奖项目较少。值得关注的是,嘉峪关、天水、白银、平凉、临夏、陇南、定西地区于2010年实现了零突破,且天水地区获得了2011年的二等奖,这表明在省内相关政策的调控下,地市医院的科研力量开始逐渐增强,但与省级医疗单位科研水平的差距依然较大,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对地县医疗单位科研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和提升科研数量及质量,进而逐步缩小与省级医疗单位的差距,减少科研力量的不均衡分布。
从获奖成果学科分布看,2006—2013年8年间获奖成果学科分布不均衡,获奖较多的项目仍以临床应用研究为主,对威胁人类的重大疾病与传染病的预防及诊治研究仍是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不容忽视。各单位今后应继续搞好重点学科建设,同时应鼓励其他相对薄弱学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医院科技工作的开展[4]。
3.2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从本资料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卢启明、内分泌科刘静,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王世文,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培尚、李慧、王新华、王燕玲以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潘亚文、普外科王琛、泌尿外科岳中瑾等均获得了多项成果奖,分别为各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这些研究者及其团队学历高、研究基础扎实,并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平台,这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及医院的重点建设在学科发展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5]。
3.3科研合作提升研究水平
国家提倡科研的多学科协作,尤其从“十五”开始,国家各类重大专项计划都注重科学研究产学研相结合、多团队协作的研究模式。我省从2008年起,获奖成果中合作项目较前两年增多,且出现了与外省合作项目,说明从2008年起各单位更加注重与其他单位的交流与协作,逐步从单纯的科研数量增长向多部门、多单位协作发展,形成跨单位、跨地域的科研协作机制,以促进全省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6-7]。
综合分析,我省的医学科研水平处于上升趋势,省内几个重点医疗卫生机构都充分发挥了科研带头作用,但今后仍需不断加强与各单位间的科研协作,尤其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协作,能增强科研人员的洞察力,创造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我们还应认识到,尽管卫生行政部门在我省医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的政策中给予了基层特别是县级医疗单位一定的扶持与鼓励,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制约,基层医院的科研水平仍然偏低,今后仍需不断加大对基层科研单位的扶持力度,不断挖掘基层单位的科研创新潜力,鼓励合作研究,促进全省医学科研全面发展。
[1]封国华,杨胥英,许立华,等.1999—2006年山东省立医院科技成果统计[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9):745-747.
[2]武建光,贺培风.1991—2011年山西医科大学科研成果引文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5):60-63.
[3]吴中梅,耿跃春.2002—2009年徐州市14家医疗卫生机构获市科技进步奖统计分析[J].中国校医,2012,26(1):59,62.
[4]包春雨,梁林,董培,等.某学院2008—2012年获奖科技成果统计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5):392-394.
[5]曲艺,杨圣俊,赵晓东,等.河北省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成效分析与政策建议[J].河北医药,2011,33(24):3808-3809.
[6]蔡力民,狄岩,张静如,等.我省医学科技奖十年获奖情况统计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23):3654-3655.
[7]刘远,郑超,于跃,等.我国心血管疾病科研国际合作网络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9):65-69.
(*通讯作者:张仲男)
G526.5
B
1671-1246(2015)22-0136-03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资助项目(GSWST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