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服务润人心田 催生和谐
——青岛市军休五中心服务管理工作写真
2015-10-26李清华
李清华
亲情服务润人心田 催生和谐
——青岛市军休五中心服务管理工作写真
李清华
坐落在青岛东部城区的青岛市军休五中心,是一个有着 1158名军休干部的“大家庭”。近年来,中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以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让军休干部感受到尊崇、体味到情暖、触摸到幸福,打造出和谐军休家园。中心先后2次获得“全国军休系统先进单位”,获得“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富有活力的服务队伍
“让军队离退休干部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安享晚年,必须建设一支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岳飞如是说。近年来,中心班子成员坚守“德”、 提升“能”、重于“勤”、谋求“绩”,以尽心竭力的工作当好排头兵。中心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做到每月一个教育专题。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以净化心灵、锤炼党性、优化作风;通过开展创建星级军休服务岗,深化服务型军休中心建设,强化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带着责任抓落实、带着感情做工作,成为大家的强烈共识。中心注重用制度规范行为,制定了《绩效考评制度》《星级军休服务岗评定制度》等11类56项汇编成册,培养大家公平、依法服务的自觉性;建立AB
青岛市民政局局长(左排中)到军休五中心调研指导工作角负责制,促进制度落实到位,“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 已蔚然成风。
倾注亲情的真诚服务
针对军休干部人数多、分散居住多、集中管理难的特点,中心在人性化上做文章,在精细化上下功夫, 打出了一套贴心服务的“组合拳”:
——坚持“六访”。对军休干部逢年过节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有需求必访,遇有困难必访,80岁以上高龄必访,支部联络员经常电话询访,及时掌握休干的需求,把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2014年,中心探访住院、有困难及高龄休干达600余人次。
——特别关爱。对空巢、伤病残休干发放爱心救助卡,实行重点帮扶,将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需求建立电子档案,指定专人负责,及时解决困难。中心社会工作者实施了“桑榆晚霞”“流金岁月”服务项目, 开展了 “心灵之桥”等系列活动,送上了精神慰藉。
——关注健康。根据不同季节和休干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保健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义诊活动;每年为休干进行健康查体,请专家进行情况反馈,为休干答疑释惑。
——改善环境。积极筹集资金,对自来水管道实施改造,对供热管道进行扩容,安装监控系统,完善防火防盗设施,对院区进行花园式美化,让休干们生活的更加安心、惬意。
——服务精细。在接收军休干部工作中,规范接收流程,采取档案预审、分期约定、集中接收的方式。对异地接收的,档案、工资提前与部队电话沟通,保证移交工作顺畅;对不能自理的,中心领导与接收小组人员登门办公;接收工作中热心、热情、细致的服务,庄重、亲切的氛围,得到了上级部门、部队和休干的高度评价;编制的《军休干部服务手册》,既让新接收的军休干部快捷办理接收后相关事宜,又满足他们对相关政策的了解,被称之为“温馨指南”。
愉悦身心的特色文化
中心把满足军休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提高其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成立军休干部文体协会,开设以书法、绘画等为课程的老年课堂,组建合唱队、器乐队、模特队等文体组,做到每周有安排、天天有活动、节日有联欢。“迎春同乐会”、春游、棋牌赛、书画展等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军休干部感受着快乐、享受着幸福。
释放激情的桑榆之美
为使军休干部保持政治本色,中每一个明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军休五中心干部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用亲情营造温馨,用真诚构建和谐,为军休干部编织一个美丽的晚霞。
心对集中居住的休干“楼栋建支部、单元设小组”,对分散居住的休干“划片建支部、楼群设小组”, 并为每个支部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确保休干能够参与支部活动。为使军休干部实现“老有所为”的价值追求,积极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军休干部刘兴忠,历时五年多,跑遍岛城的1219条街道,制作了3200集的城市发展纪录片《3D青岛2012》,无偿赠送给青岛档案馆;以军休干部名字命名的“孙岚工作室”,已成为社区居民法律咨询、邻里纠纷的“小法庭”和“仲裁办”。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军休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