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囊肿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学的对比研究

2015-10-26陈贤永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鞍区管瘤性病变

陈贤永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囊肿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学的对比研究

陈贤永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 以鞍区病变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Rathke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病例60例根据病理结果分组:Rathke囊肿组24例,囊性垂体瘤组16例,囊性颅咽管瘤组20例,均行MRI检查,测量和记录3种鞍区囊性病灶的大小、有无囊壁及囊壁厚度,记录影像学特征。结果 Rathke囊肿91.7%直径<2 cm,而囊性颅咽管瘤仅5%为小直径,囊性垂体瘤56.2%为小直径;Rathke无囊壁比例58.3%,囊性垂体瘤和囊性颅咽管瘤比例仅0%和20%;囊壁厚度≥2 mm的比例分别为Rathke囊肿80%、囊性垂体瘤62.5%、囊性颅咽管瘤31.3%;三组间病灶大小、无囊壁比例及囊壁厚度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athke囊肿的MRI信号变化多样,受内容物蛋白含量影响较大,单一从信号特征方面进行诊断易造成漏诊与误诊,还应结合病灶大小、囊壁特征等因素综合鉴别,以便有效与其他类型的鞍区囊性病变区分。

Rathke囊肿;垂体瘤囊变;囊性颅咽管瘤;MRI

垂体Rathke囊肿为鞍区病变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于起源于垂体Rathke囊的良性上皮囊肿,其他常见类型还包括垂体瘤和颅咽管瘤[1]。尽管Rathke囊肿在临床比较少见,但由于其与此同垂体瘤囊变及颅咽管瘤囊性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相似性,易造成临床的误诊,影响治疗方案的拟定,而3种病变类型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又有明显不同[2]。因此研究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和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鞍区病变病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Rathke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希望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间于我院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病例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4.6±9.8)岁。根据病理结果分组:Rathke囊肿组24例,囊性垂体瘤组16例,囊性颅咽管瘤组2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三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诊断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超导1.5T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序列为SE成像序列,8通道线圈。层厚设置3 mm,间隔设置0.5 mm,矩阵设置256-512。先行平扫,依次取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记录T1WI,于横轴位记录T2WI。再行增强扫描,根据患者体质量取0.1 mmol/kg的钆替酸葡甲胺进行静脉注射,分别完成横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扫描。

1.3观察指标:分别测量和记录3种鞍区囊性病灶的大小、有无囊壁及囊壁厚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8.0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应用计数资料表示,组间比较为卡方检验,P<0.05表示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见表2。

3 讨 论

由于鞍区囊性病变具有不同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因而临床通过影像学对其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Rathke囊肿的发生与垂体间的Rathke裂隙有关,裂隙腔内积存有大量的黏液、细胞碎屑等,但并无实性成分或钙化征。本组通过比较3种不同类型鞍区囊性病变的MRI特征,发现Rathke囊肿多表现出较小病灶(直径<2 cm)、无囊壁及厚囊壁(≥2 mm),可作为诊断区分Rathke与囊性垂体瘤、囊性颅咽管瘤的特征参考。

从病理学特征来看,在胚胎3~4周时,原始口腔上皮嘴部呈现突起,并逐渐向囊顶部伸长,进而形成颅咽管,并结合第三脑室底部漏斗形态组织逐渐形成垂体前叶、中间部及结节部等;至胚胎12周左右,颅咽管近端逐渐闭合,但该阶段如未同时闭合,则垂体前叶与后叶之间则形成了裂隙,产生Rathke囊肿[4]。绝大多数Rathke囊肿位于鞍区内,但由于囊肿本身具有自然膨胀的特点,易延伸出鞍隔孔进而扩展至鞍上部位。Rathke囊肿壁细胞的上皮组织表现出柱状特性或鳞状特性,柱状特性一般为单层,鳞状特性一般为复层,且上皮细胞多富含黏液分泌细胞,有白色胶冻状或黏液状内容物,也有少量呈现黄色或清亮的液体,有出血患者一般可见深棕色液体,部分有胆固醇结晶[5]。

MRI摄片下Rathke囊肿显示为孤立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囊性病灶区,信号多变性,可能与囊肿内容物具有多样性、囊壁有无有关。囊内容物为低蛋白或者与脑脊液相同的,一般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如果内容物为水样物质,信号多表现均一;如为黏液状物质,T1WI多为低信号,如为胶冻样物质,或结晶凝固,信号多为高表达。蛋白含量越高,由于交联蛋白分子易致自由水含量减少,造成T1弛豫时间减少,从而呈现出T2WI的高表达。蛋白沉积含量升至25%时,T1和T2弛豫时间减少,且T2减少的更为明显,致使T2表现出相对的低信号征[6]。也就是说,T1WI与T2WI信号的变化受囊内容物性质有关,尤其受蛋白含量影响较大。

表2 3种鞍区囊性病灶的大小、囊壁有无及厚度情况统计比较 [n(%)]

由此可见,Rathke囊肿的MRI信号变化多样,单一从信号特征方面进行诊断易造成漏诊与误诊,还应结合病灶大小、囊壁特征等因素综合鉴别,以便有效与其他类型的鞍区囊性病变区分。

[1] 刘圣华,周文珍,王力伟,等.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诊断及误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14-15.

[2] 张敏鸽,王芳芳,张京刚,等.40例鞍区囊性病变的MRI鉴别诊断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2):163-164.

[3] 石岩.Rathke囊肿MRI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4):190-191.

[4] 郑思阳,吴广源,齐辉,等.Rathke囊肿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附7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7):413-414.

[5] 赖文佳,许乙凯,林炳权,等.Rathke囊肿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11):1582-1583.

[6] 黄文亮,吴淑芳.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9-20.

R736.4

B

1671-8194(2015)24-0168-02

猜你喜欢

鞍区管瘤性病变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论著/通过MRI 识别BRAF 基因突变型颅咽管瘤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相关因素分析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