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初中生在卓越课堂模式下快乐学习数学
2015-10-24罗书红
罗书红
【摘 要】自大力推广卓越课堂以来,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学习兴趣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如何培养他们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我要学到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这一直是我们数学老师苦苦破解的难题。为此,笔者试着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信心两大方面,提出了一些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方法、策略,以期开启破冰之旅。
【关键词】初中数学;卓越课堂;快乐学习;对策
自卓越课堂的号角吹响后,笔者工作地区的教师们通过努力更新观念,不断加强学习,大胆探索实践,使“自主——合作——探究”式情智共生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走向成熟,让绝大多数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倍增,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敢展示自我,一改往日课堂紧张、沉闷、压抑的气氛,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使课堂充满活力,让“情智”之花怒放,真正体现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让这部分学生在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下快乐学习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养成乐学、好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动起来,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才会“好学,乐学”,所以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
怎样才能从心灵上点燃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呢?
第一,要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契诃夫说:“师生之间一种相互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友爱的气氛,这样有助于教学和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真爱、大爱,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才会被激活,学生才会欢迎老师,学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身体和生活状况。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促膝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想、所做,和他们成为朋友,以真爱唤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真正把老师当成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朋友。在对待学困生上,这一点尤其重要。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不足的的方面,要帮助他们不断改进。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且尽可能做到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多一些关怀和帮助,多一点温暖和体贴。要让他们知道,老师最看重的是学习态度,只要自己竭尽全力了,哪怕结果不怎么样,老师也不会责怪自己的。
第二,要倡导“参与无错”观,努力唤醒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支撑点。教师应想方设法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对数学学科而言,这点尤其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上“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时,笔者尝试着选择了利润、利率,出租车计费,节约用水、用电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习题。没想到,全班同学非常投入,而一名从不发言的学生也多次举手回答问题。
第三,要丰富教师授课语言,要竭力让自己的讲解生动、幽默、风趣,让学生在笑声中快乐成长。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授课内容的枯燥性,但我们可以通过用饱含激情的语言,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讲解,营造数学课堂的欢乐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快乐学数学中健康成长。
二、树立自信心,快乐学习
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养成“我一定能行”的心理优势,敢于质疑、敢于发言、敢于实践。
第一,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责备。新课堂提倡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勇于展示自我,这就需要我们多激励学生,使他们充分相信自己。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师,更应该倍加关爱学生,多激励学生,少否定学生。否则,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曾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可见,语言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随便给学生贴上“你不行”的标签。若一旦被贴上这种标签,他们就会被笼罩在“我不行”的阴影中,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我不行”去塑造自己,就会“以烂为烂”,破罐子破摔。因此,我们何不为他们的理想贴上“光明”的标签,收获“金色的太阳”呢?
对此,笔者深有感触。笔者所任教班级的部分学生,由于智力开发程度、后天学习环境、个人努力的程度的差异,导致他们的数学基础不同,畏难情绪严重。为此,笔者尝试着采用鼓励方法,引导他们不断尝试着克服困难,帮助他们重塑了信心,学习成绩也得到不断提高。例如,笔者任教班上有一个叫姓崔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好,数学成绩一般都在70分上下,所以他对能学好数学一直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有意识地经常笑着鼓励他说:“不错,今天能做到这种程度,非常了不起哟!如果你能‘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一定会突破难关的!看,胜利在向你挥手呢!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吧!”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下,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一天一天进步,到初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居然考了90多分。他的自信心也得到极大提振,并从失败的阴影中成功的走了出来。
第二,要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前进。常言到,有目标才有动力。恰当的目标能促进学生的进取的信心,过高的目标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让学生制定个人目标的时候,都会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步一个台阶”的原则来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要求他们定多高的目标,但要求他们所定的目标通过努力后一定能实现,即“跳一跳,都够得着”。通过这样的努力,不少学困生的数学成绩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总之,在情智共生卓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能对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金太.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八个“巧”.新课程研究(上月刊).2012年01期
[2]张梅.用爱播撒真诚和希望——有感于班主任工作.教育学文摘.2013年4月总第81期
[3]孔子.学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