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2015-10-24童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重点学情初中数学

童渊

【摘 要】减负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增效,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发展。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如何做到减负增效?减负增效要立足课堂,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要达成,课堂教学氛围要和谐,课堂教学重点要突出,课堂教学容量要适当,课堂教学练习要及时五个方面着手来抓好课堂教学。事实充分说明,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学情;策略;教学重点

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而伴随着课改而来的是学生的减负,也同时进行了很多年,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初中学生中最重要的减负就是数学减负,其作业工作量非常有减少的必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讲述如何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本文仔细分析了减负增效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减负增效。

一、减负增效的作用

(一)有利于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减负增效能够让教师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而把更多的功夫用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实行减负增效,能够改变数学教学以成绩论成败的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压力的减轻,学生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技能,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中实行减负增效,能够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致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做题,用于提高成绩,学生很少思考每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书本上的知识都对吗等等。学生学习的目的都是升级和成绩,这种不良状况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提高自己的能力。减负增效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有利于学生有空闲时间发展个人爱好。同时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仔细观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减负增效的实行,能够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实行减负增效的途径

(一)教师要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激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配合教师并积极思考,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推动学生更快速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只长颈鹿脖子长1米,如果它的头能够360°旋转吃草,那么它吃完一圈草的面积是多大?这种新奇特别的问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有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思考,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师提问方式的有趣幽默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学习更加自主,推动减负增效的实行。

(二)教师要充分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备好课能够明确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层次地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促使课堂效率提高,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备课,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切实实行减负增效。教师备课要把握好时间和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于难度较低的内容,教师应当几句话带过;对于重点难点,教师应当仔细讲解并给学生时间练习和提问交流。教师通过时间的有效利用和学生的合理掌控,充分进行备课,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实行减负增效。

(三)教师要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模式单一,难以吸引学生,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数学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高效学习都是弊大于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更加先进有趣的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激发学生以更好的态度听课和学习,同时也促使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从而有效实施减负增效。例如,教师在讲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玩一个拼图游戏。教师让每个学生做出四边形的纸质模型,让后让学生把四个角剪下来,拼接在一起,看看能否组成360°的角。这种游戏式的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课本知识。同时,教师在讲与幂函数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带领大家玩一个猜数游戏。教师给出一组数为:1,4,9,16,25…然后让大家猜猜后面的数应该是什么。有的学生可能会找出规律,给出后面的数为36,49…然后教师再根据这个游戏引出幂函数的讲解,促使大家更轻松高效地掌握幂函数的涵义。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数学教学中,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思考发言的机会,那么教师即使毫无遗漏地讲授了所有知识点,学生也难以深入地理解分析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机会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并解决疑问,从而高效学习,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与学生比赛谁能最快学求出两直角边值的平方再相加的和,教师总能先于学生求出。这时学生就会好奇,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边存在着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c×c=a×a+b×b。这种有意义的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在讲与数列的和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出一个问题如1+2+3+…+9等于多少。学生在经过仔细计算后给出答案,教师则能立即说出答案是45。这时学生会想知道为什么,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通过仔细的思考和认真观察指导大家总结出公式为1+2+3+4+5+6+7+8+9+…+n=n(n+1)/2,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重点学情初中数学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