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的解释
2015-10-24叶静
叶静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教学中,有的教师课程导入时间过长,反而弄巧成拙,喧宾夺主;有的教师为导入而导入,生搬硬套,偏离主题;还有的教师导入方法单一,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少活力……有效设计课堂导入,为课堂教学注入“正能量”,是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课堂;有效导入;因材施教
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课犹如写文章,也同样需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那么要使一堂课的开始像凤头一样美丽、精彩,课堂导入就有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情景中,积极参加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灵活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课堂如何有效导入谈几点实践与探索。
1.抽象知识具体化导入法
一些深奥的知识,由于学生从未接触,无法理解,这种教材的导入,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素材进行,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易于学生接受。
比如笔者在教高中英语选修六“An Exciting Job”一文时,需先让学生了解火山形成的原理及影响,进而进入本文中心内容。学生生活在非火山地带,根本没见过火山,对火山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先让学生表述家里的开水是如何烧开的,这是每个学生都熟悉的原理,从这一原理得到提示,从而揭开火山形成的神秘面纱,即:The rocks under the water becomes hotter and hotter and erupt from the mountain.
这种导入消除了学生对深奥知识的畏惧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事物,很受二、三类学校的学生欢迎。
2.多媒体技术导入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辅助手段进行导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易于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种导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易于操作。
比如笔者在上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1 “Art” 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在视觉上对西方艺术发展史有直观认识,预先在网络上收集大量知名度高的西方绘画作品,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进而引导他们了解这些作品的出处、时间和特点等,引出本文的中心话题,即不同时期西方绘画的特点。
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进行导入,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3.故事导入法
高中生尽管看上去沉着稳重,其实都仍童心未泯,他们爱听故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特点,适当地通过引用典故、寓言、传说,甚至身边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得自然亲切,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
比如笔者在上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 1“Living Well”一单元时,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那是一个残疾人如何照顾躺在病床上的双亲的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深感震撼,感动之余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不足之处,迫不及待地想多了解这些身残志坚的人物的事迹,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于是,整堂课就被激活了。
4.承上启下导入法
教材的设计不是孤立的,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结合点,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是一种基础到延续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对上一节内容的复习,引出新的内容,承上启下,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
比如笔者在上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5“THE POWER OF NATURE”一单元时,为了能够很自然地从Unit 4 “GLOBAL WARMING”一单元过渡,预先设计两个问题:1.What does the global warming result from?Answer:The global warming results from the increase of greenhouse gases.2.What will the global warming result in?Answer:The global warming will result in many disasters, including typhoon, earthquake, hurricane , tsunami and so on. 紧接着笔者补充:Global warming will also result in volcano.从而引出volcano 这一话题。
这种承上启下的导入,不仅复习了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出了新课的话题,而且操练了上一单元所学的部分单词短语,熟悉本单元的部分新词,简单明了,衔接自然,很受师生欢迎。
5.对比导入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心灵带来震撼。
比如笔者在上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3“A Healthy Life”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新课开始时,给学生展示了两组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景,一组为健康生活画面,另一组为不健康生活画面。通过正反鲜明对比,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从心底排斥不健康生活,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
6.事例导入法
事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讲述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事情,如发生在身边的事,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导入法。如果所用事例与学生熟悉的人物有关,尤其是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事,就更容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更乐于接受新知。
比如笔者在上高中英语选修七 Unit 3 “Under The Sea”一单元,“A New Diamond of Life”一课时,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特意用笔者在海南旅游时拍的一段在海底潜水的录像视频,供学生欣赏,并把自己潜到海底的感受及所见所闻告诉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这种事例导入,具有强烈的真实性,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引人入胜、新奇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主题产生强烈兴趣。
正如教学无固定模式,课堂导入也无固定方法。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教学条件的不同,因材施教,采用不同课堂导入,只有做到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认识事物的规律相适应,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引导他们挖掘课文深度的动机,激发学生求知欲,主动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普通高中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又缺乏积极性,因此恰当而巧妙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晓丽.高中生如何做好英语课堂笔记[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2):209-209
[2]马潸杰.英语课堂中进行特色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及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4):22-22
[3]王志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4):78-78
[4]李小琴.对高中英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意见[J].科学咨询,2015,(4):2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