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喻文化视域下的“师生互动”

2015-10-21孟秋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对话师生互动

摘   要 虽然我国已进入后喻文化时代,但是在学校中老师与学生仍采用传统的模式来互动,陈旧的教学行为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引发了师生互动问题的矛盾。本文通过剖析后喻文化视域下师生互动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之间的矛盾,提出有效解决师生互动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后喻文化  师生互动  对话

一、后喻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女权主义者——玛格丽特·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三种类型。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包括生活方式、生存经验、价值观念等。米德指出,“长辈在无拘束的童年飘逝之后所经历的一切,也是晚辈在成人之际将要经历的一切”,所以文化传递的过程就是晚辈不断传承长辈积累的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延续与发展的过程。并喻文化是指晚辈与长辈向同辈中优秀的人学习,除了战争、移民、宗教信仰等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迫使晚辈失去长辈的引导,工业社会的到来、科学知识的传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人们以当前流行的先进文化作为范式来学习和传承。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学习。米德指出,“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现在的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开放多元,使得后辈在获得知识的深度、广度等方面远远超过长辈,迫使长辈向晚辈学习以往所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经验。米德称此现象为“文化反哺”,人们在时间上经历了历史的迁移。[1]

二、师生互动

后喻文化的特征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嘀嘀打车、PC客户终端的运用、自媒体的广泛流行等,其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校教育中更加突出。后喻文化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改变着学生的认知观念、行为方式,尤其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尤为明显。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游戏和课外活动中,其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递、情感教育、行为指导、生活能力培养,也包括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阐释观点;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互动,也有小组全体学生或全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2]

师生良性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有利于完善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被认可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形成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师生互动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优势互补、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用,从而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总而言之,师生互动贯穿教育的全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必然促进师生的发展。

三、后喻文化视域下师生互动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之间的矛盾

1.师生互动不平等、不均衡的实然状态与平等、和谐的应然状态之间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敛、稳定,所以教育趋向于保守、封闭,多采用师授生承的模式,教师自然而然决定了互动的内容、时间、方式。教师受到封建“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在伦理、教学还是情感上始终扮演着专制、权威、领导者的角色,在互动中展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和行为,在这种氛围的浸润下,学生慑于教师在学识、情理上的地位,在互动中缺少自主性,从而走向一种被动屈从自在的互动方式。我们常常会发现课堂上师生会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当学生与教师观点产生冲突时,很多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否定自己的想法去迎合教师的想法。当有质疑发难的行为出现时,很多教师会采取忽视、蔑视、打击的方式,导致大多数学生在面临类似情况都会采取“趋利避害”的行为,很多有主见的学生逐渐在师生互动中成为“沉默的羔羊”,这种外生性的权威打击具有很强的负面效应。同时班级授课制的广泛应用导致教学目标标准化、教学过程同步化,使得教育很难达到公平,学生职务、成绩的不同甚至座次的不同,都会成为师生互动不平等、不均衡现象的成因。

后喻文化强调文化的动态开放,兼收并蓄。在大数据时代下,后辈对知识的需求非常大。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线上线下的互动、校内校外的互动、知识与实践的互动。后喻文化视域下的教师成为学习者、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学生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个性张扬,参与意识强烈,积极与教师沟通互动,所以后喻文化视域下的师生互动应该是一种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开放自在,从而达到一种平等和谐的互动。

2.师生互动形式化、程序化的实然状态与积极、动态变化的应然状态之间的矛盾

现代主义强调技术理性、科学性、高效性,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人们重视途径而非终点,重视效率而非目的,实践衍变成一种对客体的控制行为,师生互动中,教师控制学生,教师成为“技术的工人”。例如新课改提倡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许多教师不管授课内容合适与否,都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很多老师、学生对此表示无奈,似乎不跟风学习,课堂就是传统的讲授式,就不符合新课改理念,课例就不够优秀。我们还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讨论一旦不符合预设的“脚本”,其往往会采取生拉硬拽的方式把课堂回到自己的“台本”内,师生互动俨然变成一种机械式程序化的过程,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火花、新的灵感点,往往尚无法生成新的课程就被扼杀在形式化的环节中。纵观很多的教育实践所制定的教学步骤在表面上加强了师生之间形式化的联系,实质却脱离了教学的根本目的。

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让教师们认识到科学、理性的重要性,但是学生迸发的求知欲、质疑力的强大威力也使得教师反思程序化的模式很难适应当今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自我学习的欲望。师生互动强调的是人文特质,与情感、意志相关联,难以用流水线的步骤来操作和衡量,程序化、步骤化的互动必然会导致学生主体情感的丧失,学生的情感体验会被其绑架和消磨殆尽。后喻文化视域下的师生互动强调的脱离工具理性、关注互动的目的、关注互动的过程、能够在互动中守成与创新,是一种积极的动态变化的互动过程。

3.师生互动低效、异质化的实然状态与高效、良性的应然状态之间的矛盾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心灵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灵魂。应试教育制度恰恰违背这一本质,它是一种短视性教育制度,学生“人”的价值被忽视,过分关注知识、技能的互动,忽视情感的互动,课堂衍变为“冷冰冰”的课,没有情感理解的知识,它是异质化的,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后喻文化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价值被重视,只有学生情感被满足,这样的互动才是全面的、高效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成为后喻文化一个重要的特征,随着多媒体、微课、云教室的发展与普及,教师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获得方式,多媒体技术开始发挥作用,加入新技术的互动,充满新颖性、趣味性、多元性,更具有挑战性,新技术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加便捷,所以后喻文化视域下的互动应该是一种高效的、良性的互动。

四、后喻文化视域下解决师生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师生通过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形成互动教学“共同体”。后喻文化视域下师生互动强调的是学生比老师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学生主宰社会发展和教育者优势全面丧失。后喻文化是将教育引向平等、将师生互动引向平等的重要起点和途径。[3]

1.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文化观念,双方进行双向平等的“对话”互动

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真正的交流是对话,参与对话的双方地位首先是平等的[4],而“对话”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师生之间双向对话是指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育情境中被教育活动所吸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各自挖掘潜力,全心全意地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在这种关系中,两者都有对话的权利,不存在控制与制服以及高低之分,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对方才能真正地理解双方、尊重对方。

教师要有“师无常师”、“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哈贝马斯认为:人的交往是一种主体间通过符号相互协调的活动,交往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

学生要树立“自我”的信念,有“不断超越”的自信。受到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学生喜欢找中心、找权威,盲目服从崇拜,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这样的观念,学生要明白教师可能在某一方面比自己了解得多、了解得完善,自己要向其学习,同时也要坚信自己有比教师更优秀的能力与潜力,如学生在生物、科技、审美、流行文化、休闲文化等方面可以形成文化反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利用情感的优势,自觉地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尤其是在重要的知识传授、人生观、价值观等层面发挥教师的作用。我们要打破教师是“权威文化”、学生是“受抑型文化”的格局。

2.教师要摒弃技术理性主义,实现教育要素动态的多向互动与流通

布贝尔曾说:“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独立必须依赖于两大本能——创造本能和交往本能。”学生通过交往互动,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关系世界,借助关系世界的力量不断使自己趋于完善,促使自己进步与成长。他强调,人不能以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单一关系来存在和发展,人不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从事什么职业,他的成长只有在他与他人的交互关系中才能实现,没有与“他”的交往的关系。“我”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依托,更谈不上价值的升华和超越了。互动分为单向、双向、混合多向互动,后喻文化更多地强调混合多向的互动。后喻文化视域下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能力、质量、数量方面都高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学生,他们有更强的自由、怀疑和创新精神,有更好的组织、表达能力,他们与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不再是传统接收知识的“容器”,而是不断吸收构建自己知识的新个体。教师应该摒弃技术理性、单一的程序化、步骤化的互动方式,考虑到人数、内容、形式、教学效果、教学设施等因素,让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教育环境互动、教育中隐性和显性因素互动,使得教育情境的要素流动起来,达到教育多要素互动的最佳效果。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实现引领学生成长、与学生同行

后喻文化情境多元、内容多样、形式复杂,如知识的更新、信息的甄别、标准的多元、学生的家庭背景与性格特征都要求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社会进步、家长需求的提高对教师的教育性、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与要求。教师不再是教给学生现成知识、标准答案和永恒方式的人,而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理性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具有教学机智。“真正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让孩子有空间、有时间、有方法自我教育也是对教师的挑战。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后喻文化充斥的学校,教师只有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才能引领学生,与学生同行。

4.用情感、非言语行为,浸润孩子,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师生互动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本质是师生之间和谐的、心理共容的交往关系,它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中介作用来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心理学家汤姆金斯认为:“人类活动的内驱力的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就是情感。”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成为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通过非言语行为,比如柔和的语调、温暖的表情,建立起情感的催化剂,让学生在情感的浸润中感受到师生互动的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1]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 王芳.小学生互动差异性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3.

[3]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和特点[J].教育研究,2001(4).

[4] 傅维利,张甜甜.关于师生互动类型划分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作者:孟秋霞(1990-),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对话师生互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