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0-21赵玉琦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脑积水临床效果

赵玉琦

【摘 要】目的:对神经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神经内窥镜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5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出现术中出血的为4例(6.00%)。结论:对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梗阻性;脑积水;临床效果

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是指因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而造成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在第四脑室以上受阻,使脑脊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或者小脑延髓池的通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一类病理现象[1]。其主要的特征是脑脊液过多的积聚,导致脑室扩大,颅内压增高,可伴随继发性脑实质萎缩的情况[2]。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上多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但很容易出现感染和分流管堵塞的情况。后来神经内窥镜手术因为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开始被广泛的应用[3]。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范围为8个月~70岁,平均年龄为(28.25±2.58)岁,男性患者为31例,女性患者为19例。按照临床表现分类:急性颅内压增高为7例,慢性颅内压增高为6例,头痛、头昏的为10例,合并癫痫为5例,脑积水22例。

1.2 方法

对5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实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局麻或者全麻。取患者右额冠状缝前1~2cm的位置,在旁边开中线2~3cm的位置进行头皮直切口,骨孔直径为1.5cm,进行钻孔,将患者的硬脑膜切开,双极电凝烧灼脑表而血管,切开软脑膜,然后用脑穿刺针沿着患者脑室的额角方向进行穿刺成为一个窦道,然后沿着窦道在侧脑室中插入镜鞘,再将镜鞘导芯拔出插入内窥镜,通过电视观察侧脑室的结构,并查找到侧脑室解剖标志隔静脉、脉络丛和丘纹静脉,然后通过三者构成的Y型结构将室间孔找到,通过该孔进入第三脑室内。先对第三脑室的肿瘤进行活组织检查,对于中脑顶板的肿瘤不做检查。对双侧乳头顶和前方漏斗隐窝的部分辨识清楚。手术在Liliequist膜中央的无血管处用内窥镜,采用双极电凝先对小孔进行穿透,然后采用球囊导管对小孔进行扩张,将其延长成为直径为5mm以上的瘘口,让第三脑室和脚间池能够直接连通。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用内窥镜的头端沿着基底动脉前的蛛网膜下腔进行钝性的分离,一直延伸到髓前池。在造瘘成功口采用林格氏液对脑室和内窥镜面进行不间断的冲洗,避免出现脑皮层塌陷的情况,这个过程需要保持镜面的清洁。术中如出现出血情况可以直接清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时需要拔出之前设置的分流管,将脑室内的赘生物进行清除。当确定手术成功且没有活动性出血后、脑脊液呈清亮后再向第三脑室内注射5ml欧乃派克,然后将内窥镜拔出,采用胶原蛋白海绵将皮层瘘口进行堵塞。如患者是幼儿则需要对应薄膜骨膜帽状腱膜和头皮进行严密的缝合,避免脑脊液渗漏情况出现。术后采用CT扫描对造瘘效果进行判定。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后,5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为31例(62.00%),有效为15例(30.00%),无效为4例(8.00%),总有效率为92.00%。

5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0%)其中出现术中出血的为3例(6.00%),出现重度发热的为2例(4.00%),出现颅内感染的为1例(2.00%),所有患者没有死亡和手术致残的病例。无效的4例患者在接受第二次治疗后情况都得到了好转。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没有患者出现脑积水的症状。

3 讨论

在对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神经内窥镜治疗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应用的,但大多数医生在治疗时还是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4]。随着内窥镜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神经内窥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提高,并发症的情况也得到了减少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该手术方法是在内窥镜的观察下,在第三脑室底部与脚间池之间用手术器械制造一通道,使脑室内的脑脊液进人蛛网膜下腔,这对脑脊液的吸收和循环有一定的好处。用这种方法所重建的脑脊液循环通路更接近于生理循环。其主要的优点还在于没有将异物留在体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分流装置而导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而手术的造瘘成功和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因为应用了球囊扩张器,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造瘘口不满意则可以立刻重复进行手术过程,直至满意。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采用内窥镜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00%,术后仅有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情况,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谭源福,肖绍文,张超元,等.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139-140.

[2]冯文,高晋健,吴建兵,等.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12):2103-2104.

[3]邢俊領.脑室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1.

[4]刘永泰,周明卫,刘宁,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63-2164,2169.

[5]常魏,唐太昆,邱学才,等.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治疗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337-339.

猜你喜欢

脑积水临床效果
脑积水的后遗症有哪些,你知道吗
源自脑积水的老年痴呆
脑积水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脑积水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记性越来越差就是老年痴呆吗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