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

2015-10-21魏风翔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急救急诊

魏风翔

【摘 要】急诊是医院中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因此建立静脉通道是一个重要的抢救环节,而静脉留置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的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特点,因此在急诊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又能及时准确用药,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关键词】急诊;静脉留置针;急救

急诊科病种复杂且病情危、急、重,变化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从而耽误抢救,降低了抢救的成功率。如烦躁不安的患者,一般输液针头容易造成静脉穿刺失败和反复穿刺,很难维持静脉通道的畅通,从而导致用药剂量不准确,耽误抢救。因而在急诊科广泛使用静脉留置针和预留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对血管的破坏,节省人力;能及时用药,不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又缓解了医护、医患的矛盾。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留置针的适用范围

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多用于严重的多器官损伤性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脑血管意外、脑血管内出血、腹腔内出血,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以及癫痫等躁动的病人。静脉留置针可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有利于抢救治疗时的用药、补液及输血。其使用的目的主要是对长期输液者,可保护病人的血管,减少病人因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以及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为病人的急救提供有效的输液、输血通道。

2 预留静脉留置针前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很多患者初次接触留置针,对其应用的目的、作用并不了解,护理工作中要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静脉留置针和预留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是根据病情及血管需要,既可避免输液时反复穿刺引起血管的损伤,又可在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用药,而且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是特制的生物材料,对血管的刺激小,柔软不易刺伤血管,故不需要特别限制穿刺部位的活动。

3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

3.1 穿刺部位的选择

选择上肢血管穿刺,手背血管不作为首选。因为手背会使患者洗漱,进餐不方便,且由于手部活动度大,易导致回血或脱管,可选择前臂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3.2 妥善固定

穿刺完毕妥善固定留置针,一般先用一根输液敷贴固定针翼,再用透明敷贴覆盖进针处并固定部分针翼,固定服贴时,应绷紧患者的皮肤,先固定进针部位,然后再贴皮肤向四周固定,尽量减少皮肤皱褶,并在透明胶布上写明穿刺日期、时间及责任人,贴于透明敷贴上。

3.3 正压封管

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封管时先抽回血,确定留置针确实在血管内再推肝素盐水,再注入肝素盐水时边缓慢推肝素液边拔出输液针,立即关闭留置针上的调节夹,这样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肝素盐水,可避免血液及液体反流,减少堵管发生率。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法。

4 置管后的护理

4.1 定期封管

1次/12h,确保留置针使用通畅,一旦发生堵管现象,不能强行冲管,以免血凝块脱落造成梗塞。应立即拔出留置针,重新静脉穿刺。

4.2 认真交接

每班交接应注意患者留置针的使用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硬结。询问患者穿刺部位有无不适。看留置针是否在留置期内,并做好护理记录,若穿刺部位皮肤红肿,应重新静脉穿刺。红肿部位皮肤可给予50%硫酸镁湿敷。

4.3 更换敷贴

危重症患者由于体质虚弱,往往出汗很多,易造成血管穿刺部位的感染,因此要勤于观察,及时更换透明敷贴并消毒穿刺部位。

5 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一般为3~5天,不超过1周。也有文献报道,如果局部无静脉炎发生,输液通畅,病人穿刺部位无不适,也可以继续使用,但多数学者仍主张留置时间不超过7~14天。

6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

①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②反复穿刺后将导管直入静脉内,若导管的尖端受损,在留置期间容易形成堵塞;③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可致置管失败或引起液体渗出及静脉炎;④穿刺过浅,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尚在静脉壁外;⑤穿刺角度过小,划伤静脉壁,穿刺及留置期间疼痛明显可引起液体的渗出及静脉炎。

7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良反应

静脉留置针穿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以下的因素有关:

7.1 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部位有关。有资料报道,踝部、手背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高于腕部、肘部以上,下肢明显高于上肢,这可能与下肢静脉,远端静脉回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滞留,易形成血栓有关。也有研究者认为,静脉回流缓慢和半坐卧位决定了下肢静脉输液时多,因为液体和药液滞留于下肢静脉的时间比滞留于上肢静脉的时间长。

7.2 静脉炎的发生与输入药液的性质及液体量有关。刺激性药液和高渗性液体进入静脉后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的收缩与痉挛,出现静脉炎。

7.3 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关。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即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美国输液护理会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规定为3天,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规定,有报道可留置5~7天,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无堵管或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

7.4 留置针在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以及留置针在血管里来回移动,对血管壁内皮的机械损伤以及刺激性药液对血管内皮的进一步损伤,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聚集,容易形成血栓,发生静脉炎。

8 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主要是防止静脉炎及局部炎症的发生。穿刺前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如有破损或者过期应禁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皮肤消毒面积比一般静脉穿刺要大且彻底,套管脱出的部分再送入血管,务必保持穿刺点无菌,覆蓋无菌透明辅料,保持辅料透明干燥,固定牢固。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技术日益完善,由于其可以减轻病人穿刺的疼痛感,保持病人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急诊科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其使用技术,有利于对病人的抢救和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袁万俊.静脉留置针在内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4,4(25).

[2]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43.

[3]赖晓玲.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J].健康必读,2012,(11).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急救急诊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