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平衡:让言语实践走向和谐
2015-10-21黄桂林
【摘 要】 言语活动中,语境直接决定着语言的使用,为此,可以语境为纽带,融理解与运用于一体,在理解运用,运用中理解。实现理解与运用的平衡,让言语实践走向和谐。
【关 键 词】 言语;实践;理解;运用
【作者简介】 黄桂林,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理解与运用的关系,在言语实践中往往颇难解决。对理解过分渲染,理解必然走向片面,抢占言语运用的时间;对理解简单从事,理解难免陷入肤浅,制约言语活动的效果。从教学现状看,上述偏向可谓比比皆是,或者单纯抓理解,让运用退避三舍;或者一味抓运用,使理解显得粗糙。可见,妥善处理好理解与运用的关系,是言语实践步入正轨的必要前提。我们知道,语言理解与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是理解的深化和归宿。没有语言的深度解读,就谈不上语言的灵活运用;缺乏语言的自主运用,也就谈不上语言的真正理解。而言语活动中,语境直接决定着语言的使用,为此,可以语境为纽带,融理解与运用于一体,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理解。实现理解与运用的平衡,让言语实践走向和谐。
一、语境联系:具体理解与清晰表达
对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语言,引导阅读感悟就行。而文本的诸多语言,仅靠意会还不够,需引导具体理解,清晰表达,让学生借助言语活动清楚地表达语言内涵。文章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境,这是文本解读的基础,是语言理解的依附。理解重点句段,须引导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让语义和情感给自己具体的印象;还要借助语境,清晰表达,让语义和情感给他人具体的印象。唯如此,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学情,科学进行调控,把阅读教学引向深入。这样引导,就能充分而有效的凭借语境,让理解的具体与表达的清晰有效结合,达到理解与运用的统一。如:“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句子通过形象的描述,表现了竺可桢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后的激动和兴奋。阅读中,学生知道句子表现了竺可桢的兴奋,但难以联系全文言说兴奋。为此,教者便这样引导:
师: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美啊!联系上文内容想一想,对竺可桢来说,这是一朵怎样的杏花?知道了这些,你想这朵杏花会对竺可桢说些什么?
生:这是来之不易的杏花,他整整等了一年呢!杏花可能会这样说:“竺可桢爷爷啊,我终于开放了!你还记得吧,去年春天你让邻家的小孩注意观察,弄清我开放的时间,经过一年的等待,我终于开放了,你一定很高兴吧!”
生:竺爷爷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开放。我知道自己开放的时间对你很有用处,这下好了,你已經知道了,赶紧把这一时间记录下来吧!还得好好地谢谢您呢,感谢您对我的关注。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此时此刻,看到开放了的第一朵杏花,如果你是竺爷爷,可能会对杏花、对小孩说什么?
生:哎,终于知道了你开放的时间。谢谢你,杏花!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了,我得赶紧把这时间记下来!
生:小朋友啊,为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你辛苦了,你帮了我的大忙,竺爷爷事情很多,没有专门的时间观察杏花开放的时间。这下好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终于弄清楚了。
生:平时,我早出晚归,难有专门的时间来等待你的开放,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邻家的小孩子。这孩子还真的守信用!
(其他学生发言略)
上述案例中,教者引导联系语言背景,以“杏花”和“竺可桢”爷爷的口吻,显化语言的丰富内涵,展示竺可桢的激动和兴奋。联系语境,学生对这一特定时间的来之不易和重要意义就有了具体的了解,对这朵花开放后,竺可桢的激动就有了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下文的“郑重地记下”就有了充分铺垫。这样理解不仅正确,而且具体。这样引导既是具体理解,又是清晰表达,这就是理解与运用的和谐。
二、语境运用:深刻理解与准确表达
语言解读浅尝辄止,对小学生来说司空见惯,除了理解能力欠缺外,原因之一便是难以走进文本,进入语境;难以亲近人物,触摸语言。语言理解的浅层,必然导致言语表达的肤浅,学生的言语能力就难以得到训练和提升。为此,须想方设法地展示语境,活现场景,让学生借助语境的还原和场景的再现,走进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以对语境的深切感受促进语义的深刻理解,进而借助自己的语言对语言内涵进行准确的表达。这样,理解达到了一定深度,借语言显化内涵,就能由偏差走向准确。如:阅读《穷人》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桑娜抱回孩子,有学生认为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学生又不这么认为,因为抱回孩子后她那么慌张。为此,教者借用课文语境,创设了课堂争辩情境:
师:说“坚决”也好,说“不坚决”也好,总得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家口服心服。大家有什么看法?请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她不是十分愿意把孩子抱回家。要是我,既然抱回来了,就该坦然面对,高高兴兴。
生:我认为她的态度是坚决的。她点亮马灯去看丈夫时想到了生病的女邻居,便随即去看;当她发现西蒙死了,随时“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生:既然这样,她为什么要那么慌张呢?我看,你既然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值得做的事,就应该从容地面对一切,为什么还要这样惊慌呢?
生:我觉得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笑声)你想一想,这么恶劣的天气,竟然要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他们的生计是多么艰难。自己家中是5个孩子,吃的只有菜和鱼,孩子不论冬夏都光着脚。再加上两个孩子,这生活怎么过,她难道不要考虑吗?因此,我觉得她态度是坚决的,只是生活所迫,不可能那样理直气壮。
生:我觉得不至于吧!(笑声)孩子已经抱了回来,你慌张有什么用呢?与其这样慌张,还不如镇静地面对。她这么慌张是担心自己挨打。
生:话不能这么说。(笑声)孩子抱回来了,虽然她担心丈夫可能会揍她,但她认为“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为什么桑娜神色慌张,心里害怕呢?这是因为她想到:家里有五个孩子时生活就很艰辛,再抱回两个孩子能养得活吗?她真是担心,况且,这么大的事儿,她事先没有征得丈夫的同意。
生:我认为,桑娜虽然是慌张的,但态度是坚决的;虽然生活艰难,但她把孩子抱回来了;而且宁可挨丈夫的打也要把孩子留下。课文这样描写,具体而真实地再现了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突现了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
上述案例中,学生那流畅的语言,如同汩汩流水;那严密的说理,叫人深信不疑;那热烈的气氛,令人心情振奋……经过紧张激烈的争辩,学生不仅对语言的意思有了深刻的理解,对语言的情感有了深切的感受,而且语言组织能力、现场交际能力、问题阐述能力,都有了充分的发展。在这里,教者没有简单从事地进行“是”与“非”的判别,没有就事论事地进行正确答案的奉送,而是让学生联系桑娜的处境,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辩。有了这样的争辩,文本语言的情境,都化作了学生争辩的第一手材料,进而转化为他们对语境真切的感受,对语义的深刻理解,而这种感受和理解,都蕴含在他们的表述之中。
三、拓展语境:灵活理解与自由表达
面对学生文本解读的偏差,很多老师往往操之过急,或者简单从事地中断思路,奉送答案;或者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予以纠正;或者旁敲侧击地暗示思路,指导纠错……其结果学生对语言理解是正确了,但他们的言语能力难以得到提高,他们的学习习惯难以得到培养。语言内涵丰富,答案并非是惟一的。很多答案,往往难用正与误、是与非来简单仲裁,也许这便是汉语言的魅力之一。教者的责任,就是要想法让学生走进语言空间,感受这样的神奇魅力。閱读中,语言解读出现偏向,往往是语境受限所致,须通过拓展,开阔背景,变通思路,让学生灵活理解,促学生自由表达。如:阅读《诚实和信任》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有学生质疑:“我觉得文中的‘我不完全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如果信任,为什么要让他寄购货单据呢?”这一见解确有道理,如果信任对方,在电话里一问就行,无须对方寄购货单据。看着该生疑惑的神色,再看看其他不少同学露出同样的不解,教者灵机一动,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师:读得多么仔细。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不简单!这个原因能不能说明“我”对对方不信任呢?请大家联系课文背景、联系人物特定的环境来思考。
(学生有的静默沉思,有的窃窃私语,一会便有人举手)
生:我认为不是文中的“我”不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可能西方国家有这个习惯,以购货单据作为付款依据。
师:有道理,西方文化与我们国家许多地方就是不同,这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点吧!
生:“我”驾驶的可能不是私家车,赔偿是要报销的,口说无凭,因此,要向对方索要单据。
生:我想汽车肯定投了保险,虽然问题不大,但保险公司要按规矩赔付,所以要对方寄单据。
生:我觉得不是课文中“我”不信任对方,从与对方的通话中,“我”分明感受到对方的通情达理。“我”担心的不是对方会多说,而是担心他不肯把真实的价钱告诉“我”,随便说一个比实际价钱少的数字,如果这样,“我”心里一定很不好受。因此,要对方把单据寄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想得周到,这些理由都令人信服!
从上述案例看,到底为什么要寄单据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解决了问题。教者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问题灵活地接过来,又巧妙地抛出去,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辩。学生解决问题都致力于有根有据,而他们的根据就是通过语言背景的适度拓展,虽然这种拓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但其假设却颇有道理,令人可信。可见,面对阅读理解中的偏向,也许偏差的解决并不十分重要,倒是这种问题解读的途径和过程给了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