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学习演绎课堂教学精彩
2015-10-21吴宝席
【摘 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固化思想的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师本位”的教学方式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主体情感和需求被忽略、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被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体现。新课程实施以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个体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对于改变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对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偏颇。理性认识小组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学习方式;新课程;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 吴宝席,江苏省沛县第五中学教师。
新课程实施以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个体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荡涤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结构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意义和强大的生命活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对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理性地认识小组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不至出现形式大于效果的现象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从合作学习的内涵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以各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而进行的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它既是一种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教学活动,又是一种学生之间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所实施的合作学习方式或策略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有五个基本的要素构成:
1. 主体的愿望。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习者感到单靠个人的经验、已储备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解决某项任务或在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时,他才可能产生合作的心理需求和合作欲望。没有合作的意愿、欲望和品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合作者应有积极的合作愿望和心理需求,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才可能达到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2. 可分解的任务。这是合作学习的载体。组织合作学习时,对于合作学习的内容、组员应承担的任务应做到细化,小组成员应清楚明了,掌握所分配到的任务。如果成员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或乱参与的群体活动,甚至出现逃避合作的“责任扩散”现象,从而降低合作的效率,甚至会因为某一个成员的不负责任而使整个合作前功尽弃。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配合,群策群力,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学生才能在合作中活而不乱,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
3. 有共享的规则。这是合作学习的保证。要做到合作学习“形散而神不散”,就要求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对整个小组负责,小组成员之间是成败与共,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教师要向学生作出合作的规则要求,如发言人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补充、不同的意见如何质疑、辩论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围绕问题讨论等。
4. 有互惠的效益。这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得到好处和积极的评价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催化剂,所以,学生参与了合作,就要使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满足,以使合作者在活动中能相互促进、彼此学习、有所收获,感受到成功与喜悦,在同伴的欣赏中促进个人成长。互惠的效益是合作的内在驱动。
5. 有社交品质和技能。这是合作学习的保障。学生的交往品质和社交技能决定着合作的质量。小组成员必须具備参与小组学习的人际技巧和小团体技巧。如学会彼此认可和相互信任、相互之间能真诚沟通、彼此接纳和支持、建设性地提出意见和解决问题、以大局为重等品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崇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即“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的教学五环节,这种教学方式使“师本位”理念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在“师本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对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因为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情感和需求、忽视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体现,其天性被扼杀,兴趣被湮灭,创造被禁锢,灵性被漠视,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意义荡然无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地位的缺失。再者,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个体认知为主,加之“秧田型”的课堂教学空间,使课堂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这就导致了课堂教学容易成为教师与全体学生之间的单向交往,而不能形成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学生与同辈、同龄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效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随意的、自然的、便捷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之间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更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尤其是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从而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之目的。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闪光的亮点,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同伴互助合作的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愿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者能够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增进承担责任的意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1. 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慧和长处,将这些智慧和长处集中起来,有利于集思广益,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之目的,在“兵教兵”、“兵练兵”中实现了“兵强兵”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合作学习策略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和行为活动的主动性。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个个行动起来,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地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问题探讨的深度、学习结果的效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同伴互助合作中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3.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也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合作学习会使学生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只有成功的合作才有可能在竞赛中取得胜利,从而逐渐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4. 加快了沟通速度。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没有沟通就谈不上交往。传统教学中生生之间在短时间内相互沟通是难以实现的,不但沟通速度慢,而且沟通的面也小,方式单调,实效性不强。而合作学习则会加快沟通的速度,扩大沟通范围,丰富沟通方式,优化沟通效果,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
5.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合作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方式,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互相交流、互相了解、彼此提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他们的合群性;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就必须做到组员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小组出谋划策,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的品质素养;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就使他们在勇气、语言、思维、心理、胆量等方面得到了鍛炼,逐渐消除了一些学生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从而培养他们在各种场合下都能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社会适应性得以发展。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 社会互助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合作会产生积极的互动,会使群体成员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从社会互助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简单表述为: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据此,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处于相互依赖的“共同体”中,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动力,使学生能互勉、互助、互爱。
2. 动机理论。学习和求知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动机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人际交往相互作用建立起一种积极的依赖关系。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因此,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习动机。
3. 接触理论。阿尔波特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组员间的友谊。他还强调,单纯机械的接触尚不能形成促进性学习,增进学习只有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形成有效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观点、意见相互碰撞中都获得收益。
4. 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被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总结或领悟到他人行为的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自己的行为。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入合作,必然也能使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 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全部心理过程是在交往过程中发展的,而表现为合作的教学正是最具有计划性与系统性的交往形式。任何一个小孩到任何一个新的场所只要有同龄人,她是绝对不会把目光注视到大人身上的。据此,合作学习让学生心智情感在同伴交往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6. 学习兴趣激发的理论。大量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据此,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习方式的灵动和多样、学习过程的竞争与合作、学习目标的不断达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深刻的思维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中被动沉闷、学习效益低下的状况。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 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生交往是教学存在的形态,没有生生之间的交往,教学便是僵化的、低效的。教学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培养以及社会化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促成学生互助合作,首先要摒弃“教学只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观念,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不仅重视师生交往,更要重视生生交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寻找各自恰当的位置。教学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实现学生之间的直接交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适切当的教学交往形式,构建新颖的、符合学生心理的、与学生实际相关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平台。
2. 科学地进行分组。科学划分小组是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关键。否则,小组合作就会因分组不合理而出现障碍和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的多少、教室的大小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排列座位,以便更好地进行分组和学生合作,保证互动合作的广度和效度。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尤其要对班级中的后进生全面了解后平均分配到小组中,使各小组在整体实力上保持平衡,使小组在公平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可把小组成员按基础、能力、成绩的优劣编号,成绩最优者为1号,次者为2号,以此类推,成绩最差者学号最大。在课堂展示交流时,几号回答出问题就给该小组记几分,这样会使成绩优异的同学把机会让给成绩差的同学,同时也会刺激成绩好的学生督促、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去回答问题,以求小组获得更高的加分和在小组竞争中获胜,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也会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不断进步。无论采取哪种分组方式,都应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3. 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1)基本式。其具体流程为:“教师精讲——小组成员合作互动——形成性测验——小组奖励。”(2)拼盘式。就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把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将分在不同小组学习同一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致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组内其他同学,从而全面掌握全部的学习任务。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合作学习形式。(3)竞赛式。它与基本形式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用学业竞赛代替了基本式的测验。其流程是:教师精讲——小组合作活动——竞赛。
4. 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实施激励性评价机制。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任课教师参评,家长问卷测评等形成性评价手段,形成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评价氛围。同时,教师要尊重、欣赏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让学生产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合作冲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改进,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5. 教师恰当定位自己的角色。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的学生一组组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热闹闹的场景面中,使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掩人耳目的形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被热热闹闹的假象所迷惑,而要弯下腰来和学生近一些。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设计者,更要成为合作的参与者、监控者、导向者,如合作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或东拉西扯等。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有价值合作的高效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