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修改习作行为的缺失及补救

2015-10-21何捷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习作文章孩子

【摘 要】 英国作家霍华德贝克尔在《写给社会科学家》一书中说道:修改就像用相机取景器看到景物后进行的调焦,直至景物在镜头内清晰呈现为止。可见,修改是文章问世的必经之路。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今人写作也是“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的时间大大超过写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习作做了明确的定义: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关 键 词】 小学;习作;修改

【作者简介】 何捷,福州市教育研究院,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福建省作协成员,全国新作文联盟盟主。

【项目基金】 本文系福建省教科所“十二五”规划2014年课题“儿童写作全程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FJJK14-335)的阶段研究成果。

修改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可现实中孩子自觉修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一份针对45人的班级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写完作文后,很少修改的有69.4%;嫌麻烦,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4%。在有修改行为的孩子中再调查其修改動机,因为老师或家长强制要求的又占53.6%……为什么孩子“不爱改”更“不会改”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点。

原因之一:写作目标扭曲。改是为了写得更好,可是当写本身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时,改,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孩子们的写作目的何在,意义何在呢?——“为了交作业”;“为了考试成绩高”。仅此而已,甚至连略带功利的“为了将来当作家”;“为了出书给别人看”这些答案都没有。孩子们的写作目标严重扭曲,他们都在为师而写,为考而写。始作俑者就是教孩子习作的教师。当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了衡量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时,我们半是被动就范,半是“主动出击”,将教学这一富有艺术色彩的活动逐渐演变成考前“练兵场”,孩子们的习作也成了应付考试的“备战”练习,成了接受教师检查的特殊作业。在多次接受“规定套路”训练后,孩子变得习惯写四平八稳,看上去很美的“新八股”,不是出于需要而写的习作自然没有改的需要。

目标扭曲,写后确实不需要修改。其一,权利的错位导致不改。叶圣陶说过:“‘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而孩子写作缺乏最为直接和本初的发表意识,仅是为了给教师看,改的权力在写前就交出去了,当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二,很多时候在孩子们看来是天真浪漫的构思、想法,是童言无忌的表达方式,都被教师批改为错误。时间久了,孩子们也明白了该写什么,该怎么写。他们就像拳击中靠“点数”得分一样,擅长写些轻车熟路的得分型句子。这类句子写后自然不必精工修改,因为他们熟络得很。

原因之二:修改所需的能力未经训练,有待提高。修改能力是一种高级的写作能力,作家说:所谓修改,就是再思维的过程,不能拘泥于原先的思路,要善于反思、侧思、深思,从不同的层面来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是难事,否定自己,修正自己是何等之难?即便是像欧阳修那样的大文豪,修改自己写就的文章也煞费苦心。他在晚年的时候将自己的文章整理成册,经常忙到深夜。当别人戏笑他时,欧阳修却道:“文章是要留下来给子孙后代看的,如果不认真修改,改不好,岂不让人笑话?”

有个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是将修改片面理解为词句的替换,甚至是优美词藻的堆砌。《文心雕龙·附会》对此曾有过形象的比喻,“夫画者谨发而易貌,射者仪毫而失墙,或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就是说绘画的人只注意头发,便会改变容貌。射手只在乎细小的毫毛,往往就失去了大目标。那些只注重文章局部字词的修改理念,不但不会提升文章质量,相反便容易破坏文章整体,是不可取。修改真的没那么简单,它既要对细节润色,更要注重整体调整,至少涵盖发现问题、综合协调、灵活变通三种能力,需要靠无数次的锤炼得以逐步提高。很多孩子因为没有修改的意识,所以缺少能力锻炼的机会,形成了因为“不会”而“不改”,因“不改”越发“不会”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彻底放弃了修改。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以命令的形式要求孩子修改自己的文章时收效甚微的缘故,孩子们不是“抗旨不遵”,实为力不从心。

原因之三:专项课与专业指导几近空白。很多教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也畏惧谈习作技法指导,习作修改的指导更是少见。有些教师认为写作就是随心所欲的表达,技法指导是障碍。其实不然,拘泥于技法指导固然会使文章变得呆板,但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初学习作的儿童,需要“扎好马步”。缺少技法指导,必将会让孩子走许多弯路,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技法指导,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要想孩子能够顺利地修改自己的习作,必须上好修改指导专项课。以下几种训练课型可以尝试:①.故事激趣课:讲述如唐朝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清朝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史实,海明威不顾体残多病先后二百多次修改《老人与海》的传说。通过故事的讲解,让孩子对修改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学习的榜样,能对修改产生冲动。②.符号认识课:将各种修改符号隆重推出让孩子们正确认识和使用;③.修改示范课:运用符号教师示范修改片段;④.片段练习课:提供有待修改的片段让孩子实践;⑤.自改、互改评讲课:针对典型自改或互改个案作点评;⑥.对比课:指导孩子针对自己修改前后的文章进行对比,体会修改的收益。相信很多专项课教师是闻所未闻的,可见指导的空白已经成为孩子学会修改的障碍。我们有什么理由期待孩子无师自通呢?而有些指导贪多求全,恨不得“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节课下来包含写成一篇文章的所有注意事项,生怕孩子疏漏其一。这种指导形式对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是最为不合适的。就像一个人学习游泳,要从换气、手部动作、头部动作、脚部动作练习,最后在协调全身练习一样,先分解再组合。如果指导只有“组合”没有“分解”,这就好比一下子要一个初学游泳的孩子跳下水去游上百来米一样,只会令孩子怕水。

原因之四:文章的构建形式单一。成年人的文学作品中分支较多,表达的情感较为丰富、多元。例如世界畅销书《哈利·波特》,全书以哈里的成长为主线,但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派生出许多旁支,如:哈利父母在魔法学校里的故事;伏地魔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哈利好友罗恩的恋爱史;海格收养怪物做宠物的故事……这些枝节的描写不但没有冲淡主线,相反对塑造主人公哈利的形象和叙述他的成长经历起到很好的渲染、铺垫、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样多线索的写作,作者的修改环节就尤为重要。通过修改,作者要协调、安排各线索之间的关系,统筹、规划各部分的比重,以形成烘托主线的合力,而不至于本末倒置。各个分支和主干的关系就像大小齿轮,而修改就像帮助齿轮之间顺利磨合的润滑油。没有了它,一切都将停顿下来,甚至可能崩溃。

文章的构建形式直接决定了修改的必要性,而大量孩子的文章建构形式排斥了修改的地位。由于长期的“习作技能技巧训练”,孩子们练成了各种习作的套路。这些套路四平八稳,“格律”严谨,导致写成的习作是单线索的,从头至尾叙述一个故事,描写一处景物,刻画一个人物。文章的构建形式也比较单一:“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件发展经过”三种线索安排最为常见。这样的文章类似单齿轮运转,个体就能决定运转,不加润滑油的危害不会那么明显地显现出来,所以小作者不会感到修改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们只需“顺势”按部就班地写完全文就觉得大功告成,再加上为“交差”而写的心态,孩子恨不得一写完就收进书包。当然,长期不加“润滑油”,隐患可想而知!

原因之五:习惯养成缺乏监督。养成习惯至关重要,自觉修改习作更需要长时间习惯养成和监督。

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开始有朦胧的修改意识后却没有坚持,不需多长时间后就自动放弃。有的孩子在教師的要求下已经开始修改,但是由于没有教师的检查与监督,没养成习惯,在“被动情态”下的行为很快会主动消除。看来,孩子不修改,教师的监督不力也逃脱不了干系,因为修改原本就是一种习惯。修改的确需要孩子有不怕吃苦的精神。但是由于年龄小,兴趣的持久度本来就不稳定,再加上修改的难度,一开始要他们自觉地坚持修改有些不现实。而我们常把心思花在如何做审题指导,如何精细批改习作上,几乎没有想过如何指导孩子修改,监督其养成修改习惯,监督难,养成难,这都是教师们鞭长莫及的遗憾。

如此说来,孩子习作后“不爱改,不会改”似乎已经成为“顽疾”,要想根除似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其实,指引孩子彻底与“不爱改,不会改”说再见,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要营造良性心理体验。想办法让孩子切实看到修改的好处,从心理上接受修改,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是实现自觉修改的关键和保障。我曾多次看到教师拿出鲁迅手稿影印本或是叶圣陶为中学时代的肖复兴修改习作的图片向孩子展示名人修改。可是效果却大相径庭,孩子越看越害怕,看后反而更加不愿意修改。为什么?这些手稿中修改幅度太大,原文、修改符号、修改内容混在一起,“阡陌纵横”,让孩子眼花缭乱,产生了畏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暗示为:修改,太复杂了,太凌乱了。其实,不要说是孩子,就连一般的作家也难达到鲁迅、叶圣陶的层次,为什么要扯大旗唬孩子呢?

确实应该展示修改的样本,但可以做得“儿童化”一些。英国优秀教师安东尼·海恩斯在其《作文教学的100个绝招》中提到一个切实的做法。海恩斯为孩子提供了自己撰写的一篇新闻稿初稿和修改后的成稿,还将修改过程中的“中间稿”也展示给孩子,让孩子切实地看到一篇新闻稿从初稿到完稿的完美变身,体会到修改的重要作用。分析此举有如下参考意义:其一,新闻稿,短小精悍,即便修改多处也不会让孩子感觉复杂,不会“吓着”孩子;其二,教师本人写的新闻稿,具有极大的亲切感,孩子容易在“向师心理”的作用下,用心去关注,学习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主动的;其三,先后对比,能让孩子分明感受到修改的作用,具有激励作用,能产生积极亢奋的情绪真正迁移。

其次,要做足准备。当孩子认识到修改的好处,做好心理准备,调试情绪达到愤悱状态后,还要让其在动手修改前做好准备。这里所指的准备包括工具准备和认知准备。字典等工具书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改正带,改正液是绝对不能让孩子拥有的。同时必须提醒孩子带好至少两种颜色的笔,修改时能一目了然。准备工作的精细化能让孩子感受到修改的慎重程度,也同属心理准备的范畴。

认知准备包括对修改符号的认识,对历史上经典的修改故事了解。在修改符号的认识上,适当运用比喻容易让孩子记忆和掌握。例如:位置调整符号比喻为长城的垛口;替换符号比喻为卫星天线;删除符号比喻为小猪尾巴。在这个阶段,修改典型病句的练习具有优良的辅助效果,现学现用,记忆牢靠。同时建议不要一次性让孩子掌握所有的修改符号,可以分几次,有针对性地逐步掌握。

第三,要切实地实施教学。很多教师认为修改就是态度问题,一味提出要求“自己修改习作”。这样做无异于让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自己去练习游泳,孩子只能在水中扑腾,没有丝毫训练效果。修改是一种技能,是需要教的。

可以拿出一个段落,运用讨论法和演示法实施修改习作专项教学。观察片段后讨论话题参考如下:这段话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么修改?你的修改设想和他人的进行对比,谁的更加适合?如果将段落还原到文章中,还应该做哪些调整?请不要忽略孩子与生俱来的童真语感和敏锐思维,当你真诚民主地组织大家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孩子总会让你意想不到。

接下来就要现场演示,教师用正确、标准的符号,在孩子的关注和参与下共同逐句修改,然后集体讨论,再修改,诵读,直至通顺为止。之后由孩子为主动手修改,教师组织讨论。修改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必须实施真正的互动式教学,让孩子反复经历全过程,有感受,有体验,才能收到实效。在整个修改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让教学更加有效。

其一,即便是修改,也要让孩子关注到自己写得好,写得对的地方。当我们指导孩子修改的时候,习惯性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错误上,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整座森林”。其实,让孩子优先关注自己写得对,写得好的地方,能燃起孩子的自信心,这有助于其修改错误与不足的地方,让整篇作文都变得文从句顺。特别提醒教师要先针对孩子习作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再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表扬,容易让孩子接受,也为其动手修改再添信心。

其二,错别字不应该成为修改的主要对象。不少孩子片面认为修改习作就是修改错别字。这样的误识源于教师的关注点。经常听到教师在阅读孩子习作时评价说:错别字多,你怎么没有修改呢?这就容易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于针对错别字的修改,忽视了对文章结构调整,段落语句增删,句子通顺合理等重要修改内容的操作,得不偿失。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在指导刘亦婷写日记时特别强调“不会写的字就先不写,等待有空后再查字典补上。写错了也没关系,不要纠结于一两个字。”实际上刘亦婷的日记中错字,缺字很多,日后几乎都没有补上,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她用语言文字的表达。之前提到的英国著名教师海恩斯在其作文教学论著中也强调:当学生向你提出某个字母如何拼写时,请不要回复;如果孩子的作文中错别字连篇,也不要强调一次性修改完成,允许文章中出现错别字。我想,孩子习作中有错别字存在,这可以看作一种规律,其演变轨迹是:通过时间的积累,练习强度增加,见识增长,学识丰富可逐渐减少乃至消失,所以不要强求解决在当下。

其三,要鼓励孩子舍得删除。说到修改,增添与调整都是常见的,但要让孩子自觉删除某句话,某段话就有些困难了,可删除却正是修改最为重要方式。专业作家修改文章特别注重删除赘语,冗长段落,或是与主题无关的部分,尽力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孩子们不愿意删除自己写下的文字,一来这好像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做了无用功,二来“字数”的达标要求更让孩子舍不得已经凑成的字数。

在我们的修改指导上要特别强调让孩子学会删除:其一,删除每句话中多余的修饰形容词,为句子瘦身的同时让句子变得简洁、准确、通顺;其二,删除段落中重复表达的内容,让段落不再臃肿;其三,直接删除和中心无关的段落。例如很多孩子喜欢在文章开头来一段抒情式的表达,没有丝毫意义,当孩子特别珍爱这些文字。教师可以直接示范删除无效段落,改为简洁开头后并做对比。有个方法比较实用,当孩子不舍得删除的时候,教师可以发出指令——请删除**字。这样的删除理念的渗透对孩子学习修改大为有益。同时,在我知道孩子为“字数达标”而不舍得删除的时候,是否应该更为科学合理地看待作文的字数要求呢?

最后提醒大家,修改非一日之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势必一事无成,贵在坚持。养成修改习惯后对孩子一生有益,值得我们一起督促与坚持。

猜你喜欢

习作文章孩子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习作展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