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15-10-21罗清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开展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探究式”和“讲授式”相结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课外拓展学习等几个方面着手,谈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思考
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出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教改方案,高校思想政治课变为四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增设的思想政治课程,在整个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否高质量地开好这门课程,对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着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从开展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探究式”和“讲授式”相结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课外拓展学习等几个方面着手思考教改,将有所助益。
一、创设体验情景平台,开展体验式教学
创设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规律的场景,搭建学生感受历史的体验式平台。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思想中困惑的问题,提供一种生动活泼的场景和氛围,如到历史纪念地现场教学,学生分小组制作课件,学生排练表演历史剧等,通过这些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有一种历史在场的感觉。
开展体验式教学时应特别注重现场教学,让学生进入到近现代史的场景之中去,去体验历史风云变幻的本质与规律。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其为体验式教学平台的搭建,提供基础性的材料。笔者学校所在的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留下了丰富的近现代遗址、文献档案和资料,广州、中山、东莞、南海、新会等地,不仅在近代史上人文荟萃,而且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历史变迁最为显著的区域,配合教学内容适时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展开实地考察,看史迹、看变迁,让同学们在历史情景中体会、领悟和把握历史,从而引发深入的思考。
二、“启发式”、“探究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开展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大胆尝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变以往单一的“讲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探究式”和“讲授式”三者相结合的教学,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及“了解事件”与“探究根源”的深度融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可以尝试学生课堂辩论、讨论与演讲相结合,通过活跃的课堂讨论,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吸收、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采取随堂提问讨论、专题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如对具有争议性的重大问题,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认为正确的观点,通过课后收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激烈辩论方式,让学生认识真实的历史,这样也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其他现代通信手段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往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如果再以以往的老模式、老方法去应付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消极的做法,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互动渠道与平台。 譬如可以建立资料丰富的教学网站,网站架构设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主讲教师精彩一课、视频库、习题库和电子教案等,以方便师生课后学习交流。同时,紧扣教学内容,充分运用PPT展示示历史图片、漫画,适当放映影视、录像资料,静动结合,形成视听立体、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在充沛的信息量中学习和思考,开启学生智慧的灵性,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四、回归经典名篇,拓展课外学习空间
课堂教学之外,要安排并引导学生研读经典名著名篇,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内容丰富,规定的理论教学学时又非常有限,所以需要对该课程择其重点内容采用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而对于课堂内没有重点讲授的以及需要学生在课外额外花时间精细消化理解的内容,则采取开列指定阅读书目,撰写心得报告的方式进行。这些书目是与某个专题相关的原始资料或者史学研究的精品专著,是广大任课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中筛选的对理解相关历史专题非常重要的著作。通过精读某几本著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史学著作、分析历史规律的能力。比如胡绳的《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等著作。当然,安排学生研读经典名著名篇需要量力而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学业负担,要难易适度、协调安排。学有余力或对近现代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一些。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强迫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文彦.广东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路径探析——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1)
[2]邱丹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4, (10)
[3]许冠亭,卢锋.《中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探索[J].唯实(现代管理),2013,(2)
作者简介:
罗清,男,1983年生,汉族,广东兴宁人,现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培养科科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