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中两个实验的创新型改进
2015-10-21梁添辉
梁添辉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创新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79-01
第一个实验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2013年6月版)第35页图2-8“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其教材的装置图如下:
在学生动手做这个实验时,往往较多出现这两种问题:一是在试管口忘记放一团棉花,常可看见水槽中的水变红,浪费药品;二是酒精灯火焰不能一直对着药品最多的地方加热,开始时还好,但加热一段时间后,药品会移动,而學生不会相应地移动酒精灯,造成药品没有充分被利用。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改进后的装置与改进前相比,有两处改变:一是把普通试管改为尾部带凹槽的特制试管;二是试管口未放棉花。
改进后的优点(与改进前相比)
1.高锰酸钾在凹槽处,不用担心酒精灯火焰没有集中在药品最多处加热,能充分利用药品。
2.试管口不用放一团棉花,药品也不会进入水槽。
此改进实验的创新点是:把普通试管改成底部有凹槽的试管。
第二个实验是:沪教版(2013年6月版)九年级化学第3页图1-1“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实验装置图如下:
该实验编者把它安排在初中化学的第一课时,我认为有值得商议之处。因为这是九年级学生上的第一节化学课,还不懂仪器的名称和操作,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化学实验,所以,若让学生做此实验肯定不妥。因此,该实验只能是教师演示,但因为蒸发皿是不透明的,演示时台下的学生看不清蒸发皿里面的碳酸氢铵药品经加热后是否会消失。更观察不到其消失的过程。而该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后会变成气体而消失。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此实验装置与改进前对比优点是:
1.学生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加热后的消失过程;
2.还可知道碳酸氢铵消失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1)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生成有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可知生成有水;
(3)通过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告诉学生还生成了另一种气体——氨气;(实验时还可打开试管塞让学生闻气味,可闻到有刺激性的氨臭味。)
此实验改进的创新点:一是装置上的调整使实验目的更容易达到;二是用到了特制的玻璃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