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育正向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15-10-21常建锁
常建锁
摘 要:教育功能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正向功能发挥主要受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抗拒、不良社会因素的干扰、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失调这三方面的影响。为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需要创造条件增进不同文化圈的交流,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合理优化调节教育内部结构。
关键词:教育功能;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0-0009-03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今社会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系统,表现为多元文化性。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会阻碍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对教育提出了挑战。那么该如何来破解它们,让教育发挥其应然的正向功能,消除其实然存在的负向功能呢?对这些问题的认真研究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拟进行尝试性的探析,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及类型
(一)教育功能的内涵
“功能”一词,源于社会学领域,随后被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功能”指的是一个事物系统所具有的对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它是事物固有的,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关于教育功能,《教育大辞典》中定义为:“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传授给新一代,促进其身心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保证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而胡德海先生认为它是指教育究竟自身具有何种作用的问题。杨育智先生则把教育功能定义为:作为社会组织部分的教育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在许多学者看来,教育功能回答的是“教育是干什么”的问题;同时不少论者认为教育功能不是仅限于其正向功能,还包括负向功能在内。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是教育系统自身具有的对其他事物产生的一切作用或影响的属性。它是教育的属性,在与其他事物联系中表现出来,具有多维性。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教育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笔者认为,既然教育功能为教育本身的属性,那么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就理应站在教育的立场和视角,而不是用其他的标准强加到教育上来。叶澜先生认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关于“影响”包含了“正”和“反”两种可能存在的影响。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产生与教育目的相适应的积极影响,教育功能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之分。同时,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故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又是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教育总会有一定的理想的期望。然而,现实的教育与理想的教育不会总是一致的,因此,教育功能也表现为应然功能与实然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教育的应然功能,是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正向功能发挥面临的困境
在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当然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是多元的,使教育处于困境中。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抗拒
社会中的人群是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圈的,而不同的文化圈的价值观念也不一样。各种不同文化圈往往具有绝缘性,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观念王国。在一个文化圈看来有价值的东西,在另一个文化圈看来却可能不屑一顾。社会越落后,文化圈越小,视野越狭隘,教育价值观就越难取得支配地位。从地理位置上看,世界上有亚洲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美洲文化等;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也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服饰特点,表现为不同的族群性文化。关于族群性文化,不可否认,历史文化等族群性因素作为一种已经存在的力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同,包括国家认同。族群性文化并不能轻易抹杀,而是要更加妥当地处理。就是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不同时间段,同一个班不同的小组之间也会形成文化差异性。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们都确实存在着并且影响着文化圈内的每个人的思想行动。这些文化圈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绝缘”甚至抵制现象。
(二)不良社会因素的干扰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样的命题,说明教育确实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生活与教育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能量交换,社会中的一切因素都可能输入到教育领域,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胡德海先生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与子宫一样,教育系统不仅从其母体系统即社会获得全部新陈代谢所需的呼吸、营养、排泄条件,而且母体系统释放在血液中的‘激素,如教育方针的调节控制。”可见社会不仅提供教育所需的条件,而且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领域,更渗透在文化、价值、观念中,各种集团、阶层都有各自的利益需求。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都程度不同地侵入教育领域,对正常的教育发展产生干扰, 影响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比如教育产业化倾向问题、上学无用论、学术抄袭现象等等。
(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失调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对整体也有重大影响,当部分以合理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那么,可以知道部分组织的是否优化合理平衡对整体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教育三大类基本要素在活动中的不同具体构成和不同关系,形成了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具体教育活动,而不同层次的具体教育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构成了教育系统。构成教育结构的各部分、各要素都具有各自的功能,教育结构的整体功能也并不等于这些部分、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有机组合的整体效应。整体效應的大小取决于结构组合是否合理,是否优化。
多元文化社会的主体多元、价值多元特性,就使得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并表现为一定的形式,反映在教育领域。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教育又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社会上的文化冲突表现在教育领域又会是另一种情形,带有教育自身特性。当我们走出书斋,走进学校,深入现实课堂的时候,眼前的景象会使你大吃一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真如我们认为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静悄悄地在相互对抗,其实质就是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还有教育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取向的争论,教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问题,这都是不同文化取向碰撞冲突的表征。具體层面上,又有了课程内容的编排问题,教育媒介工具设施的使用问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等问题。
三、促进教育发挥正向功能的对策
面对困境与挑战,为发挥教育的正向功能,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期实现教育正向功能。
(一)创造条件增进不同文化圈的交流
不同的文化圈处于不同的时空节点上,相互之间缺乏一定的接触、影响的机会和条件,这就加剧了相互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排斥”现象。正是由于缺乏交流、接触才使他们产生相互的排斥、抗拒。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相互了解、学习、交流,增加信任感。不同区域的文化圈之间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跨区域文化交流会,人员相互流动的形式来加强交流;而不同的国家则可以通过互派留学生、合作办学、在国外举办文化年来加强交流沟通;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交流。现实中,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小群体,这些小群体的存在对班集体的建设不利,我们应在主动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同时,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去感染他们,多进行集体性的团队活动,让他们逐渐融入班级。创造条件增加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文化的集中划一 ,而是要增进彼此了解,达到文化认同,避免不同文化圈之间的文化冲突的目的。
(二)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不良社会环境不但影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胡德海先生的子宫与母体的形象比喻说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通过一定的途径输入到教育领域,对教育产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多元文化时代,社会又处于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涌现,通过不同渠道流向教育领域,对教育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要想让教育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就不得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因素;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国家、社会、媒体、公民、团体组织对教育功能的发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应该举各界之力为教育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要净化教育生存的社会环境,防止不良的因素侵蚀教育,为教育正向功能发挥提供一个有力的外部条件支持。
(三)合理优化调节教育内部结构
部分(要素)的合理优化组织,对整体(系统)的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作用;结构的组织不合理甚至混乱,对教育整体来说则是一致命打击。教育功能要想得到最大化发挥,就必须对教育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组合,以合理的组织构成的教育系统,其功能将大于教育各部分功能之和。面对多元文化对教育内部的冲击,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注意协调好教育要素间的关系,对教育结构和关系的处理要秉持统筹全局、平衡优化和整体着眼的理念,不能偏执一端或者顾此失彼。比如教育主体间关系、教育内容选择组织、教育物资的配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关系、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等。
总之,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自身的机制性问题,而且需要教育外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只有综合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为教育正向功能的发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育智.论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2011,(6).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胡德海.论教育的功能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4]叶 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