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10-21张丽蕊
张丽蕊
【摘 要】目的:分析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收诊的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82例作为观察A组,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日-2013年1月1日收诊的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80例作为观察B组,选取同期普通子宫肌瘤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随访1-2年,分析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A组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上皮样平滑肌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非典型性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确定平滑肌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脂肪性平滑肌瘤、非典型性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确定平滑肌瘤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是良性病变,对于恶性潜能一时无法确定的平滑肌瘤病理诊断需要深思熟虑,以免过度治疗。
【关键词】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临床价值
子宫平滑肌肌瘤是常见良性肿瘤的一种,而特殊类型的平滑肌肿瘤是独特的形态以及生长方式,比较少见[1]。在临床工作中常会使医师较为难以判断,有时甚至会过度治疗。本研究对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医师对病理诊断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收诊的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82例作为观察A组,年龄在22-60岁,平均年龄(40.8±6.2)岁;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日-2013年1月1日收诊的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80例作为观察B组,年龄在22-61岁,平均年龄(40.9±6.2)岁;选取同期普通子宫肌瘤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2-60岁,平均年龄(40.6±6.2)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A组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单纯摘除术19例,子宫全切术48例;镜下组织学检查:上皮样平滑肌瘤1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1例,非典型平滑肌瘤1例,细胞无异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79例,其中肌瘤细胞无异型70例,包括核分裂象≤2/10倍的高倍镜视野(10 HFP)64例,核分裂象3-4/10 HFP 15例;剩余9例患者则是平滑肌瘤细胞出现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在0-4/10 HFP。B组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单纯摘除术12例,子宫全切术39例;随访1-2年复发子宫肌瘤6例,上皮样平滑肌瘤2例,进行门诊观察,静脉内平滑肌瘤4例,采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治疗。C组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3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单纯摘除术17例,子宫全切术35例;门诊观察6例,复发8例。
1.3观察指标
观察3组组织学类型(包括上皮样平滑肌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脂肪性平滑肌瘤、非典型性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确定平滑肌瘤)及复发情况。组织学类型诊断标准:①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组织学呈典型良性平滑肌瘤,向着脉管内生长子宫肌瘤,静脉、淋巴管均易受累,所以也可以叫脉管内平滑肌瘤,肌间肌瘤边缘,或者黏膜下的肌瘤蒂根部附着有扩张脉管,肌瘤则类似栓子样子的突入脉管内,在宽韧带处可以看到结节,卵巢静脉,或者宫旁则可以看到条索状的肿块,静脉切断,将肿瘤拉出,外观则呈现紫褐色,或者灰白色,质地软、海绵状、橡皮样、或者硬。②非典型性平滑肌瘤:体积比较小,大多数直径<5cm,奇异性细胞是呈灶性分布,鉴别较为困难。③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细胞无异型,或者是个别细胞出现异型,在光镜下很容易辨认。④上皮样平滑肌瘤:是一种很罕见的子宫肌瘤,瘤细胞已经失去棱形,从而呈多角形,或者圆形,排列成群,或者是呈条索状,类似于上皮细胞,大多数为良性肿瘤。⑤脂肪性平滑肌瘤:大多数发生在绝经期肥胖的女性,多数伴有脂肪肝,组织学呈典型良性。⑥恶性潜能未确定平滑肌瘤:是指采取通常应用诊断标准,无法可靠的判断良性、恶性子宫平滑肌瘤。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A组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上皮样平滑肌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非典型性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确定平滑肌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脂肪性平滑肌瘤、非典型性平滑肌瘤、恶性潜能未确定平滑肌瘤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组织学类型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组别 n 上皮样平滑肌瘤 富于细胞性
平滑肌瘤 子宫静脉内
平滑肌瘤 脂肪性
平滑肌瘤 非典型性
平滑肌瘤 恶性潜能未确定
平滑肌瘤 复发
观察A组 82 1(1.22) 79(96.34)*# 1(1.22)# 0(0.00)# 1(1.22)# 0(0.00)# 7(8.54)
观察B组 80 5(6.25)* 23(28.75)* 20(25.00)* 5(6.25) 22(27.50)* 5(6.25)* 6(7.50)
对照组 8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8(9.41)
注:观察组A、B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比较,#P<0.05
3讨论
观察A组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79例,远高于B组,A组患者由于检测年限较早,显微镜设备不够先进所致。两组在镜下具有恶性倾向均较少,观察B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和典型性平滑肌瘤,脂肪性平滑肌瘤比例高于A组[2,3]。
本研究B组有6例复发,5例均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应再次进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是脉管壁平滑肌组织增生后的肿瘤,或者子宫肌瘤向脉管内生长而成。可累及淋巴管,病变范围可能超出子宫,形成多发性转移灶[4]。
B组有5例未确定的平滑肌瘤,术中医师发现外观异常,病理学诊断无法确认其性质,因此将其做恶性潜能的未确定平滑肌肿瘤处理。此类肿瘤应谨慎对待,如告知恶性,可能会引起患者家属恐慌,恶性确定困难时,需要等待石蜡切片,家属需要在预防性子宫切除术和二次子宫切除术间做出选择。预防性的子宫切除后,如果确定肿瘤为良性,则可能引起家属的不理解,因此需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一锤定音,将恶性与良性的判断比例告知家属,并且嘱家属去多权威机构会诊,以獲得选择结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过度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岚,刘易欣,吴海霞等.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J].天津医药,2012,40(9):932-934,后插3.
[2]王慧利.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15-316.
[3]潘权国.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养生B,2014,(4):69-69.
[4]廖祖团.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的病理特征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9):4479-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