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中职素质教育里的养成研究

2015-10-21卢净

职教通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教育德育

摘要:德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职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学生群体在文化层次、心理健康以及不久将面临的就业选择等方面,与普通高中阶段都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中职德育在其素质教育里的养成就显得尤为迫切和极其重要。针对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主要从文化基础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德的养成进行探究,以图达到教师师德的传承和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品行的养成;从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入手,借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社团活动等平台,使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得以养成;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探究中职德育在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奠基性用途,优良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培养,从而为社会储备和输送称职和优秀的初级职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素质教育;德育;文化基础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卢净,女,上海市医药学校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3-0064-03

一、德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中职德育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因此,德育工作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中职德育有五个较为明显的特征:(1)与普高的差异并不明显,中职特色无法体现;(2)中职教育的对象,多数是被义务教育阶段边缘化的人群;(3)培养目标与德育教育的不匹配;(4)家庭环境的不利因素多于同龄的普高学生;(5)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更甚。因此,如何在中职素质教育里进行德育的逐渐养成,是一个现实且严峻的挑战。

(二)德育在中职素质教育里养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由于上述因素可以得知,德育在中职素质教育里养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学生的行为规范需要重新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重新树立,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需要得到切实提高,学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需要尽力消减。诸此种种,便是我们提出这个话题的根源。如果说职业技能是一种显性的要求,那么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综合素质在其一生的职业发展中则起着引领精神和立足社会的保障作用。

二、德育在中职素质教育里的养成

(一)德育在文化基础课中的养成

1.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与德的养成。古希腊时期,人们把教师称为“智者”,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为人师。有道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何为身正?就是具备良好的人格、道德。“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3]正如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明确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深入探究文本,挖掘其中的真、善、美,即“徳之培养,寓教化于无形中”。

以语文课为例,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明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戎林的《认识父亲》,若是放进高中教材,可能显得有些浅显,但作为中职学校的教材,我们认为有其现实意义,因为亲情教育与感恩教育等在中职学校更为重要。大家都清楚,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离异家庭或多由祖辈陪伴成长,在亲情与感恩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的加强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教学时,多从父母的养育之苦。父母对子女的深厚的爱等角度出发,适时点拨与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既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又非常贴合学生的现状,这样自然就能把德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教师自身的徳的内涵也由教学过程融进学生的心田。

2.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德的养成。英国教育家车尼斯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5]教育家们的这些话在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加以合理的运用与实践,会产生更理想的效果。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爱护,需要对他们怀有积极良好的期待和信任,尤其是对于学习、行为等有偏差的同学的积极鼓励,更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中职学校的不少学生曾经得到的是太多的怀疑与否定,挖苦与讽刺,自尊心和自信心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身良好的德行,通过教育教学,通過对学生的尊重与信赖,在点滴中建立起学生的自信,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与辨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意识到教师的信任与尊重,逐渐重新认识自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收获,便可以形成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较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良好个人素养和师德的教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德”的魅力之所在,信赖、尊重、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在师生之间既是桥梁,又是一种水到渠成地传输。精诚所至,金石终将为开。教师的师德得到了传承,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品行得到了提升。

(二)德育在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养成

1.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促进德的养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中职校的学生素质较高,有的往往是分数超过重点中学,因为就业的需要而选择了中职学校。然而当前,进中职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失去了上高中机会的所谓的“淘汰者”。这些“淘汰者”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有偏差,极少得到过老师的认可与肯定,更多的是批评、冷落和漠视。几乎所有的初中学校都是围绕着升学指挥棒在转,而把这些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撇在了一边,置之不理,甚至单独编班,采取放羊政策。这些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甚至是来自的家庭本身就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再对他们缺乏要求和关心,就会使得原先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

作为中职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身心和完善公民道德等,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索和实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能够在中职学校成功地实施,那么不仅有助于他们重新树立起对自我生活和个体未来人生的信心,清晰正确地把握自己所选专业,更利于他们确定自己将来的人生方向。而在这些方面,班主任则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主导作用。让班级的每个学生在中职阶段发挥自己的积极力量,挖掘其潜在的优秀品质,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我,不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了解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水平有一个整体把握,尽量做到公正客观,在学生档案中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一部分有胆识、有威信、有潜能的学生也会脱颖而出,让他们在新的環境里摆脱过去的阴影,重新找回自我,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新目标。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渗透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有助于学生自信力的提高,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自我期望值的增强。

2.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德的养成。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校园文化缩影的班级文化。积极的班级文化环境,有利于让学生的积极力量和优秀的品质爆发出来,帮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从而产生自我的积极认知,激发并强化中职学生的潜力、积极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其实是一种激励、信任和期望,对于中职学生的赏识,就能使他们产生被鼓舞、被期待的心理效应,有了这种积极的心态学生们也就会较为自觉地追求真善美。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也可以说是中职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载体,很多在应试教育阶段时学习成绩上找不到自信的学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发挥于此。如此广阔的平台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更能锻炼才能、发展个性、提升自我的素质,最终获得信心,成就自我。如此,积极健康的心理特质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下,自会很好地养成。

(三)德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养成

1.学习阶段职业素养的德育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理念在于自我的正确认知和不可控的限制因素,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将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自己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涉及个人性格、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等因素,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将来进入正式工作岗位,有赖于学校学习期间逐渐形成的职业素养。所谓职业素养,其实就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道德、技能、行为、作风和意识等方面。如果在整个学习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熟练的职业技能,与他人的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等行为习惯,那么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就无法自觉遵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工作业绩与成效必然会大打折扣。为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树立较为明确的个人人生理想。

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作的探索与规划,而不仅仅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积极的心态,慎重的选择,良好的素质,这些都需要在规划中逐渐养成,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所适合的领域,全面审慎地思考自己能否最大限度地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应有的人生价值,达到自己预期的人生目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2.顶岗实习阶段职业素养的德育养成。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对接,有效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顶岗实习的对接而达到一定的职业心理成熟度。学生只有深入工厂、企业一线,才能熟悉企业管理模式,同时,培养职业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在实践中体验什么是职业道德规范,如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实习,让学生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通过实习,学会实现道德责任,履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体验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用企业良好的文化和氛围使学生逐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修正自己。

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化用这句谚语的精髓,我们可以让中职学生重新播种理想,加以学习阶段的良好行为和习惯的逐渐养成,这样在他们进入到岗位实习时,就能够让企业与社会见证他们求学阶段所获得的优良品德。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成为中职德育大纲中提出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永隆,刘铭良.论职业教育中基础课的定位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37-3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3]龚建林.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88-89.

[4]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25.

[5]李远强.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2-124.

[责任编辑秦涛]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教育德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