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2015-10-19张俊梅罗丽霞白瑞平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我院

张俊梅,罗丽霞,白瑞平*

(包头市第四医院医保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张俊梅,罗丽霞,白瑞平*

(包头市第四医院医保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超声心电图的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内科严重疾病,死亡率较高[1]。因此,临床必须采取早期、及时的溶栓治疗;使冠状动脉尽快恢复、再灌注,其护理对预后有比较重要的影响[2]。为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早期溶栓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53±8.1)岁。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52±8.5)岁。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性别以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静脉溶栓前30 min,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其次,将尿激酶150万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滴完。确认溶栓后,6~12 h内给予肝素(低分子)0.4 mL,静脉注射。每12 h注射1次,连续注射5天[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LVEF、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超声心电图的测定LVEF≥0.5,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溶栓治疗已成为临床较为安全、容易实施的一种可以解除其冠脉阻塞的好方法,溶栓治疗越早,其疗效越显著[4]。

溶栓治疗前的护理需做到以下几点[5]:①心理护理;②叮嘱患者需要镇静、多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③正确采集血液标本;④备好药物以及心脏除颤器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需做到以下几点[6-7]:①准确执行医嘱;②使用药物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③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的倾向;④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情况。溶栓治疗后的护理需做到以下几点[8-9]:①抗凝;②加强对病情的观察;③溶栓完成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以及血压的变化;④患者需禁食,直到胸部疼痛消失。其次,流质饮食逐步到正常饮食,但需

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超声心电图的测定LVEF≥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植绍权.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52-1453.

[2] 韩雅玲.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再灌注介入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1-4.

[3] 高 峰.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09):1202-1203.

[4]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现状[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1):11-14.

[5] 郑 刚,刘兆昶,黄自平,等.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2,19(01):55-56.

[6] 蔡 英,朱琛颖,于 萍,徐世荣,刘学波.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治疗策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06):452-454.

[7] 王喜梅,吴永健,杨跃进,李崇剑,宋光远,裴汉军.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患者不同入院血糖水平的临床特点[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08):596-599.

[8] 王岳松,邵旭武,王学忠,董学滨,张先林,汪韶君,夏进发,樊 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特点和疗效[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1):1204-1205.

[9] 王 虹,林英忠.miRNA: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新战略标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5):3000-3002.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

B

ISSN.2095-6681.2015.21.152.02

白瑞平,女,副主任医师,Tel:15647268758要控制食盐、脂肪的摄入。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