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观察

2015-10-19赵佩铎

关键词:脊髓炎视神经西医

赵佩铎

(辛集市旧城中心卫生院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2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观察

赵佩铎

(辛集市旧城中心卫生院内科,河北石家庄05230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17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8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视神经脊髓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脱髓鞘炎性病变,病变累及视神经、视交叉和脊髓[1]。临床较为多见,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或亚急性单眼或双眼失明。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临床预后较差,且易复发,西医治疗未取得理想的疗效。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17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85例,女94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3.4±5.9)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8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甲泼尼龙400 mg+10%葡萄糖溶液6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5天;第6天开始,甲泼尼龙200 mg+10%葡萄糖溶液600 mL,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1次/d,连用5天;第10天开始,甲泼尼龙100 mg+10%葡萄糖溶液600 mL,连用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方药辨证加减:黄芪25 g、丹参25 g、石菖蒲25 g、远志25 g、乌蛇25 g、黄芩25 g、薏苡仁25 g、熟附子20 g、杜仲20 g、白芥子20 g、麻黄20 g、当归20 g、石楠藤20 g、淫羊藿20 g、菟丝子20 g、熟地黄15 g、川芎15 g、炙甘草15 g、山茱萸15 g、佩兰15 g、僵蚕10 g、黄柏15 g、羌活10 g、炒地龙10 g、三七10 g、西洋参10 g、生鳖甲10 g、细辛10 g、重楼10 g、甘草6 g。①出现神情倦怠、四肢无力、舌苔白薄、头晕目眩、食欲减退、脉弱无力等临床症状者,加莲子20 g、菊花20 g、白扁豆20 g、党参15 g、怀牛膝15 g、茯苓15 g、补骨脂10 g、陈皮10 g、白术10 g;②出现视力突然下降或失明、胸闷疲乏、身体麻木、脉滑数、舌苔红而腻、大小便不畅等临床症状者,加菊花20 g、牛膝20 g、忍冬藤20 g、泽泻15 g、青葙子15 g、柴胡15 g、龙胆草10 g、苍术10 g、栀子10 g;③出现突然失明、眼球干涩疼痛、脉细数、心神不宁、麻木发热、口干舌红、排便不畅等临床症状者,加山药20 g、女贞子20 g、怀牛膝20 g、白蒺藜15 g、枸杞子15 g、龟甲15 g、菊花15 g、鱼精草10 g、牡丹皮10 g。水煎服,取液600 mL,1剂/d,分3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无复发情况;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偶有复发情况;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随访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情况;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随访均出现复发情况。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n(%)]

3 讨 论

视神经脊髓炎是脱髓鞘的病变,病变累及视神经和脊髓,可相继或者同时出现临床症状[3],首先出现眼部症状,可单眼病变或双眼同时病变[4],出现眼球转痛、视力突然下降、急性或亚急性失明等症状;可累及四肢,出现四肢无力、肢体麻木、行动困难、感觉障碍等症状[5]。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西医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易复发,疗效不理想。中医理论中,视神经脊髓炎的病理机制是温热血瘀、湿热不散、脾胃失健、脉络不通等。中医给予辩证对症治疗,黄芪、山药、三七、白扁豆、补骨脂、僵蚕、莲子、党参、薏苡仁、白术、陈皮、丹参、茯苓、生鳖甲、怀牛膝、菊花等具有活血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柴胡、青葙子、龙胆草、忍冬藤、苍术、黄柏、僵蚕、牛膝、薏苡仁、重楼、泽泻、菊花、栀子等具有祛瘀散热、清肝利胆的功效;山药、枸杞子、牡丹皮、熟地黄、淫羊藿、菟丝子、女贞子、白蒺藜、杜仲、山茱萸、川芎、怀牛膝、鱼精草、菊花、龟甲等具有散热明目、清肝补肾的功效。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樊永平,胡 蕊,鲍显慧,等.63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3):322-325.

[2] 吴 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38-240.

[3] 陈王灵,冼文光.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67-68.

[4] 张文霞,郭 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32-33.

[5] 邱怀雨,张卯年,魏世辉.视神经脊髓炎临床特点分析[J].眼科研究,2010,28(2):175-177.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本刊投稿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杂志来稿内容应遵循本刊稿约要求和各栏目说明,除内容要求以外,特提醒作者注意以下情况。

1.需要在文中表达“作者简介”或“通讯作者简介”的,请提供作者的相关信息,一般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最高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或者工作方向等”;若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可适当详细介绍,一般不超过100字。对于缺乏实质内容介绍的,如仅表达了工作单位的,将不予在刊出时标明。

2.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有多个作者而非同一单位的,单位表述必须清楚、准确,中英文表述均应使用官方名称。

3.基金来源的稿件需注意:①有效性。基金来源的稿件在正文中的标注应与其基金证明文件一致(要求随稿提供传真件、复印件等证明材料),确保准确;禁止明显与该论文内容无关的虚假标注。②完整性。在文中的“基金项目”标注处,须完整标示其项目来源、课题名称及编号。完整表述如: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蓝菊搞病毒口服液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项目号:2009121)。

4.本刊为黑白印刷,文中若有彩色图片的,请作者自行处理,以黑白印刷不影响图片表达为度。

R744.52

B

ISSN.2095-6681.2015.21.128.02

猜你喜欢

脊髓炎视神经西医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得了脊髓炎有哪些症状?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针灸治疗现状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