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5-10-19丁友芳李明超

关键词:辛伐他汀类药物血脂

丁友芳,李明超

(天门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天门 431700)

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丁友芳,李明超

(天门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天门431700)

目的 分析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脂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炎症指标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观察组(5.88%)相较于对照组(26.47%)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加用他汀类药物,有利于降低血脂并控制炎症反应,减少MACE发生风险,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他汀类药物;疗效

冠心病是一种由多因素作用所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疾病。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早发患者相比于正常人具有更高的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合理选择用药、完善健康教育并转变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改善临床预后、预防MACE发生的关键措施[1]。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控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以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等多重作用,被认为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2]。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79±2.83)岁;病程2~21年,平均年龄(7.65±2.24)年。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21±2.99)岁;病程1~19年,平均年龄(8.02±1.9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扩血管,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调节心肌代谢,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进行抗血小板。对症处理合并症以及并发症。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口服,20 mg/次,每晚睡前顿服,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常规接受心电图检查,并监测血脂指标(TG、TC、LDL-C、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3个月,统计MACE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80%,心电图缺血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减少50%~80%,心电图缺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2.2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经过相应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s)

注: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 hs-CRP(mg/L)观察组  治疗前 3.19±0.63 8.22±1.24 4.19±0.85 1.20±0.17 14.88±0.92治疗后 1.74±0.45*# 5.21±0.68*# 1.82±0.43*# 1.89±0.24*# 1.83±0.29*#对照组  治疗前 3.27±0.69 8.29±1.14 4.11±0.79 1.18±0.16 14.65±1.21治疗后 2.01±0.57* 7.01±1.03* 2.97±0.65* 1.37±0.21* 8.42±1.13*

2.4 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及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等有关,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表明,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调节血脂异常有利于缓解病情,并减少MACE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减少血液中氧化的LDL、TC及TG水平,从而抑制AS的形成,这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起到抑制炎症、稳定AS、抗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血小板等作用,有利于预防MACE的发生[3]。辛伐他汀是一种非吸湿性他汀类药物,能够快速、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赵静等[4]研究证实其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有利于血管内皮、缩小AS从而延缓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加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治疗后,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及炎症因子(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与曹建华等[5]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在冠心病治疗中加用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栓、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调节血脂等多重功效,有利于降低MACE发生率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 毕子宇.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调脂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54-2155.

[2] 赖诚民,陈 勇.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6):4507-4509.

[3] 孟昭斌.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4):151-152.

[4] 赵 静,王晓春,徐家立,等.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987-989.

[5] 曹建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RP、vWF、NO及ET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8):1138-1139.

本文编辑:吴 卫

R541.4

A

ISSN.2095-6681.2015.21.072.02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类药物血脂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