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劳动课有效实施的因素
2015-10-17杨宏杰
杨宏杰
教育部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但与以往的要求一样,劳动课设置容易,实施就难了。那么,为何劳动课设置容易,实施难?
其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如今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很多孩子上了初中连袜子都没洗过,更谈不上干其他家务。尤其是城市里的中小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在家里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要说劳动,就是帮助父母扫地、洗碗的事,也少有问津。加之一些父母怕耽误和影响孩子的学习,索性把孩子关在房子里,让其一心埋头读书,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干家务影响学习,没有让孩子干家务的意识。
其二,学校升学的压力。虽然新课改推行很多年,但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等依然看重的是升学率和考试成绩。高的升学率决定了一所学校的生源和经费,决定一个教师的业绩和福利。而劳动课无法考核,不能纳入教师考评,在这种现状下虽然各个阶段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有劳动技术课程,但往往成为摆设,经常变成自习课或者被其他课程占用。
其三,现实条件的制约。城区学校班大、人多、场地狭小,根本无法实施劳动课。很多学校有意拓展校外资源,但忌惮安全问题始终放不开手脚,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高强度的体育训练都不敢正常开展,课间都需要老师全程陪护。很多学校对开设劳动课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是开设也根本起不到锻炼的目的。
其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网络高度发达,“炫富”、“拼爹”、“投机取巧”等不良信息对孩子产生巨大冲击。很多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差,脑海里基本没有劳动观念,认为父母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教育部等部委要求中小学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强健体魄,重拾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但让劳动课真正得到落实恐怕不是一个简单规定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还需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认真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