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举报线索管理机制更好地运行

2015-10-14胡星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初查举报人保密

胡星

1 举报线索统一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举报线索管理是检察机关对举报线索统一由举报中心管理,对举报线索严格依照规范程序进行受理、登记、审批、分流、初查、结案、反馈、归档的管理制度,也是检察机关规范、及时、有效地依法查处职务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举报线索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降低司法成本;有利于举报线索的保密;有利于及时答复举报人,保护人民群众的举报积极性。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举报线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主要有:

(一)规范移送登记程序

对业务部门直接受理、干警办案中发现的线索,相关业务部门或承办人员必须移交举报中心,举报中心填写《来信来访登记表》后呈检察长审批,最长不得超过3个工作日;如果涉及正在侦查的案件或者侦查过程中的保密问题,暂时不宜移送登记的,必须由检察长批准后,方可暂时不移送登记,但必须同时就线索数量、性质向举报中心书面备案,待不宜移送的情形消失后,再及时移送。未经登记或备案的线索,一律不得进入初查程序。

(二)规范二次分流行为

对于举报中心分流来的线索,接收部门在审查后如果认为不属于本部门业务范围的,应在本部门分管检察长批准后,书面说明不予受理或应转交其他单位办理的理由,在接收后的当月25日以前,退回举报中心作二次分流,严禁擅自移交其它部门或置之不理。

(三)强化内部监督

举报中心每月或每季度按照自己的受理和备案登记,与业务部门的报表逐一检查核对,看是否做到了“一个统一”、“一个一致”,即:初查案件数必须与举报中心线索登记数相统一、初查部门必须与接收分流线索的部门相一致。

3 存在的问题

(一)匿名举报较多,实名举报较少

从近几年来看,我院举报中心接受的举报线索中,大部分是匿名举报。总体来看,匿名举报线索大部分举报问题质量不高,可查性较差,查处难度较大。

(二)举报线索过于笼统,质量不高

在接受的举报线索中,很多都是主次不分明,一封举报信很大篇幅都是在描述群众如何不满,在揭露犯罪事实方面却写的很笼统,很含糊,如:有的是犯罪主体不具体,举报材料是对单位领导或整个单位,没有指明谁是犯罪嫌疑人。

(三)举报宣传内容不够广泛

以往的举报宣传往往停留在对普通法律知识、检察机关管辖范围及相关立案标准的宣传上,很少在公民应如何举报、如何写举报材料、如何提高举报质量上进行宣传,因此造成了举报方式简单,线索质量不高的现象。

4 改进建议

(一)建章立制,保护举报人

1、加强举报宣传,提高群众举报技巧

在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侧重于宣传举报方法、举报技巧、如何书写举报材料、如何提高举报质量等。同时宣传举报途径、实名举报的重要性以及检察机关严格保密、保护举报人的举报工作制度,消除顾虑,鼓励实名举报。

2、多措并举,做好举报线索保密工作

首先,在接待环节,设置单独的接待室或其他采取保密和安全措施的场所接待来访举报,也可以根据举报人意愿选择接待地点。在接听举报电话时,设专人接听,并配备涉密录音、传真设备。对于网络举报,配备专用电脑接收,并进行数据加密。再次,在处理环节,实行三级审核程序:先由专人审查处理,再报举报中心负责人审核,最后由分管检察长审批,开展初核工作时不接触举报人,不泄露举报人信息及举报内容。

3、完善举报工作实施细则

为使举报工作更规范明确,有必要制定专项工作实施细则,如制定网上举报、电话举报、来信来访举报、初核、举报奖励等专项举报工作的实施细则,规定在初核举报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在开展宣传、奖励举报工作时不得泄露举报人信息;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不得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等。

(二)强化措施,完善举报线索管理

1、严格实行举报线索统一管理,规范实务操作流程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要求,举报线索应当由举报中心统一管理,即使是其他部门或人员接收的,也应当移送举报中心受理审查。

在实务操作中,我院举报中心建立专门的电子台账,逐件登记,并针对举报方式进行归档分类,如分为来信举报、电话举报、网络举报、来访举报等等,利于统计和查找。在此基础上,根据举报线索的特点及轻重缓急分为不同的级别。如将举报线索划分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级别,分别确定线索的保密措施。规范查阅、借用审批手续,做到清楚明了,严禁泄露与销毁。

2、定期开展线索清理工作

举报中心与自侦部门一季度开展一次线索清理工作,尤其对存档备查的举报线索进行二次审查、筛选。对清理出来的线索,逐件审查,认为应当初查的,要及时汇报,移送相应部门办理,跟进后续催办工作,定期通报办理进度。

3、完善举报线索研判、评估机制

联合自侦部门成立举报线索评估小组,从线索反映的问题的合理性、可能性入手,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对查处必要性、查处时机、查处方式等进行初步评估,理性分析后确定线索处置方案。

4、严格落实奖励机制,积极营造举报氛围

对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被举报人构成犯罪的,给予举报人相应的物质奖励。

猜你喜欢

初查举报人保密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论完善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完善
论完善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完善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让管理员管不了的名字
基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管理机制改革之思考
举报人太多
Experimental study on desorption of soluble matter as influenced by cations in static water
让管理员晕倒的8个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