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老师,请别再抱怨”
2015-09-30杜继渠
杜继渠
“老师,请别再抱怨!”这是恳请?是劝解?是慰藉?是无奈?其中的苦辣酸甜,教师理当明白.从感情上讲,教师不厌其烦地把最好的方法、最能得分的手段无私“奉献”给学生,考不好怎能不抱怨?讲了就该懂,懂了就该会,会了就该对,为什么还老出错?可转念一想,学生何尝不想做对?他们本来就已自责,抱怨只会使其更加郁闷,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既然抱怨无助于问题解决,那就不再抱怨,向前看,找对策,反省“是不是要求过于严苛?”反思“讲了,为什么不懂?懂了,为什么不会?会了,为什么不对?”
一、“讲”与“懂”
从逻辑上讲,“懂”是“会”的必要条件,“会”是“对”的必要条件,那么,“讲”是“懂”的什么条件?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先看一个教学案例.在向量习题课,备课组编制了这样一道题.
问题1:“设点O是△ABC的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如图1),且AC2-2AC+AB2=0,则·的取值范围是 .”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自主探究.下面就“同题异构”的不同处理加以分析.
1.教师甲执行“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找学生A到办公室培训,A哪里能瞬间反应过来,一时间不知所措,于是教师就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A到课堂上讲:
因为OH⊥BC,所以·=0,于是·=(+)=·,又因=-,=(+),所以·=(-)*.由AC2-2AC+AB2=0得,AB2=2AC-AC2,代入*式,得·=AC2-AC,因AB2>0,解得AC∈(0,2),从而解得·∈[-,2).
点评:这样的“讲”是“懂”的什么条件?能有几位听得懂?不要说其他同学云里雾里,就说学生A,也只是个教师的“传话筒”,自己都没搞明白,何以说服别人?效果可想而知,更经不起“是怎么想到的?”的质问.
2.教师乙改善了处理方式.他在讲解之前提出4个问题:①与在上的投影相同吗?②因为O是外心,H为BC中点,所以OH与BC是什么关系?③为什么选择,为基底?④怎么想到求AC取值范围的?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顺利,懂的人数明显增多.
点评:和教师甲比较,教师乙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奔着“懂”字设计的.通过问题①引导学生将·转化为·;通过问题②引导学生将与分解;通过问题③引导学生获得基底,的表达式;通过问题④引导学生从条件AC2-2AC+AB2=0获得AC的取值范围,可谓一步一个脚印.遗憾的是,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提出的,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设计这4个问题”.
3.教师丙是基于解题信息原理设计的.他要学生从题目条件中挖掘信息资源,讨论后,小组提供的信息是:①因为点O是外心,连结O与BC中点H,OH⊥BC,有·=0;②因为+=,所以·=·;③因为H是BC中点,所以=;④基于AC2-2AC+AB2=0的结构,想到用,表示,;⑤再由AB2>0确定AC的取值范围,最后求出·的取值范围.
点评:信息挖掘的过程,既是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过程,也是梳理解题算法的过程.新课标将“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列为数学课程目标,显然,教师丙关注了这一目标,并将课堂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这无疑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至此,即便教师不讲,学生也能通过合作解决这一问题.你说“讲”是“懂”的什么条件?
4.教师丁又有自己的做法.他让学生揣摩命题者心理.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提出问题:①在外心上做文章,目的何在呢?外心和中点有紧密联系,难道想在中线上找事?②中线向量与对应边的向量之积其实就是对角线向量之积,难道想用AB,AC两边对应的向量表示?③给出AC2-2AC+AB2=0有什么价值呢?经历这样一连串发问,学生逐渐意识到命题意图,当回过头审视的时候,感觉命题者的出发点就在于此.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命题心理的大胆揣测:
第一位同学:“我想设计一个求-类问题,一来想在转化上做文章.给一个条件AC2-2AC+AB2=0有两方面作用:明线——化二元AC,AB为一元AC,暗线——利用AB2>0求AC的取值范围;二来想在结构(+)(-)上做文章.因=,且与在上的投影相同,将求·变为求·.这样,一道向量题就新鲜出炉了.”
第二位同学:“本想在重心上做文章,‘设点G是△ABC的重心,且AC2-2AC+AB2=0,则·的取值范围是 .发现目标太显然,所以增加点隐蔽性,就改为‘外心吧.”
点评:如果说懂得解法是“懂题”,那么,揣测命题心理就是“懂你”,能够与命题者对话,并产生心理共鸣,对于把握问题本质是非常关键的,无论学生揣测得对与不对,至少学生有他自己的认知思考,这种习惯养成对于促进元认知能力发展,非常关键.
反思:同一问题,教师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说明了他们对“讲”与“懂”的关系理解程度不同.教师甲让学生A做“传话筒”,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课堂不还给学生也罢,抱怨学生没有理由;教师乙通过提问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前行,虽然比教师甲有所进步,但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大胆放手,即使学生不懂,也不该抱怨什么,因为目标在“懂”而未能真懂;教师丙比教师乙放得开,显示了教师丙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取得的效果显然优于前者,学生既已达到预定目标,教师这时只有赞赏的份,哪还有抱怨;更可贵的是,教师丁让学生揣摩命题者意图,这是解题教学的更高境界,是在玩味数学,欣赏数学,与命题者进行心灵对话是一种享受,也许学生想的比命题者想的还多,那便有利于优化的思维,正应了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改革十五诫》中阐明的观点“数学教学不应只是提‘算法多样化,但却完全不提‘必要的优化”.思维从收敛转向发散,发散后再优化,就能融会贯通.endprint
至此,你认为“讲”是“懂”的什么条件?基于以上案例分析,笔者认为,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讲”,要考虑“when, where, who, how”,将课堂还给学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教师讲的,理直气壮地讲,不过,教师的“讲”,要有启发性,示范性,针对性,联系性,适切性.不仅是方法、思想,还有问题结构,命题智慧,等等.通过示范,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不光是一个解题者,还是鉴赏者,开发者,研究者,思想者.鉴于此,笔者坦言,一个解题教学优秀的教师,在其他课型的教学上,也是优秀的,因为他总是那么关注主体,那么适切!
二、“懂”与“会”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懂”是知道,了解;“会”是什么意思?理解,领悟.那么,“懂”是“会”的什么条件?笔者认为,“懂”是“会”的必要条件,“懂”是“会”的一种可能性,学生听懂了,那说明他可以接受,但仍然会“游离”在门外,跨不进“会”的门槛.这好比跳水,光看人家动作娴熟,轻灵一跳,顺利完成,若摊到自己,真的是那回事吗?当有“必须成功”的压力存在,难道就不自乱方寸?依笔者见,“懂”与“会”之间远隔“万水千山”,就像玄奘“梦想取经”和“取经归来”,中间经历重重磨难,认为唾手可得而异想天开的“穿越”,是逃避现实.要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处理好“懂”与“会”的关系,师生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从集合论观点分析(如图2),“会”是“懂”的一个子集,“会”关于“懂”的补集就是“懂而不会”,补集的成分越大,“会”的成色越差,也是我们教师最为担忧的,研究“懂而不会”现象,一线教师有优势,也有责任.
问题2:在△OAB中,OA=3,OB=4,AB=5, P是OA中点,M,N分别是AB,OB上的动点,求△PMN周长的最小值.在初中,学生曾见过类似的问题.
问题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
对于这一问题,只要作出点P关于直线OA,OB两个对称点P1,P2,线段P1P2长就是△PQR周长的最小值.要想求P1P2长不难,因为∠P1OP2=90°,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周长的最小值为10.
而对于问题2,不知∠OBA具体值怎么办呢?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三角形置入直角坐标系中,先代数化;或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余弦定理.这样的一道题放在高二,应该不难求解,然而,错误率竟过半.鉴于此,教师进行访谈.
先访谈犯错同学.
师:初中曾见过类似的问题吗?
生1:想不起来.
师:是否见过问题4?如图4,在定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到两定点M,N距离之和最小?
生2:见过,在初中处理过这样的问题.
后访谈答对同学.
师:曾见过类似问题吗?
生3:见过,在初中.
看来,初中基础对于高中阶段学习影响很大.真正拥有初中解题经验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对称”,于是通过作图找到两个对称点,求出两点间距离即为周长的最小值.
访谈之后笔者思考,即便对问题3没有印象,但对于问题4不会没有印象吧,这可是具有物理背景的“镜面反射”问题,人人皆知,为什么学生不能借助问题4的方法处理问题2呢?进一步交流发现,学生虽懂得问题4,但没有真正领会“化曲为直”的思想,也就是在求多边形周长最值的时候,想不到将封闭“图形”打开.
在初中,教师如能系统理解这一类问题及其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就会高度关注问题4的教学.借助几何画板,拖动图5中点P,学生就会发现,虽然点P在直线l上移动,M,N两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不变,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就能将PM转移到PM′,随着动点P的移动,学生会直观地发现折线M′PN不断变化,最小值出现在三点一线之时.
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性,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我们经常提问学生:“懂了吗?”“懂了!”“会了?”“会了!”甚至有学生认为,后面一问多余,在他们看来“‘懂就等于‘会”,这其实还是教师观念造成的.
点评:教师引领,不是拖着学生向前走,要善于驻足,等待“后面梯队”,“驻足”不是沉默,无声无息地等待,而是启发“先头部队”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一对一帮扶,进一步思考,变式拓展,对比辨析等.下面对问题4和问题2作以辨析.
问题4中已知“两个定点,一个定直线”,要解决的问题“线段和最小”,实质可转化为“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因为两个定点距离是确定的).问题2中已知“一个定点,两条定直线”,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三角形周长最小值”问题.这里,不变因素是“对称点”,思想方法是“化曲为直”,遵循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通过对比辨析,我们获得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这种看似技巧而不是技巧的原理是解决问题的“经验模块”.
三、“会”与“对”
“懂”偏向于“方法、技能”,“会”偏向于“思想、意识”;“懂”起步于“了解”,“会”趋向于“贯通”;“懂” 意味着 “有望”,“会”饱含着“希望”.但要把希望变成成功的现实,还要关注“会”与“对”.“会”又是“对”的必要条件.
我们经常问学生:“这样的题你会做吗?”“会!”可做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或丢掉点什么,或数据处理不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自问:“会了为什么做不对?”这种非常普遍的“会而不对”现象时常困扰着一线教师.
目前,高考命题更多关注基础(基础题过半),甚至出现相当数量的送分题,只要学生做到“会且对”,拿一百多分不算难事.然而阅卷发现,前6题就开始出错,“心算失误”.如求“1+2+3+…+(n-1)”,有人就把最前面的1搬到最后,与n-1合并为n,变为求“2+3+…+n”,根据求和公式解得Sn=.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是因为不会?不是,会了,却心算失误,这是应试心理问题.endprint
为了赶时间,紧张答题演变为慌张答题,觉得稍微简单就口算,忙中出错.若稍加留意,你会发现调整后的数列已不再是等差数列,因为原数列变成“2,3,4,…,n-3,n-2,n”,再当成等差数列处理,岂有不错之理?像这样心算失误并不孤立.
再看数学卷7~12题,相比前6题,错误率明显攀升,是不是学生不会呢?不全是,很多是忽视细节所致.如“已知O为△ABC的外心,若5+12-13=0,则C= .”学生从“外心”及系数特征找到了解题突破口,移项(移-13到右边)再平方,得到了·=0,于是由圆心角∠AOB=90°,得∠C=45°.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作图(如图6)误导,以为外心在三角形内部,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度数是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得∠C=45°,其实学生忽视了13=5+12,原来∠C=135°.
点评:把会做的题做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学生少出错,务必要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习惯,把“思维策略”和“注意事项”结合起来,关注细节,关注易错点,避开“陷阱”,才能实现“会而且对”.再看数学卷15~17题,考查双基、重点,命题出发点是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基础分,但事与愿违,往往错误率比想象的高,“会而不对”形势严峻.鉴于此,笔者认为,抓住数学试卷的15~17题,开展“会而不对”的研究.
感言:教室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必须经历该有的经历,品尝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酸甜苦辣,品味学习的痛苦与快乐,历练心智.没有谁可以剥夺学生这种必要的体验,教师更没有必要抱怨学生.事出都有因,认真查找出事的原因,变错误为资源,以此促进学生深刻反思,这不仅不是件坏事,反而是教师积极影响学生的好机会,是拉近师生情感距离的契机,因“犯错”获得的教育素材,比“预防”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
任何知识的领会都难免掺有“杂质”或“垃圾”,这不要紧. 自然界没有“纯氧”,而当我们需要氧气的时候,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吸入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 知识的汲取同样如此,任何概念,都是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剥离出来的理想化模型,看似出淤泥而不染,其实经历千锤百炼,逐步提纯、萃取、调整、重构,才一天天成熟起来. 科学家尚且如此,十多岁的孩子,怎么就一定是顺顺当当?
要知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抱怨,有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正确的意识,反而产生对立情绪,一旦形成这种局面,抱怨将危害双方,阻碍正常对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同学生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甚至要为学生辩护,谈自己学生时代的犯错故事,笔者曾在《中学数学》发表文章“为学生寻找做不出的理由”,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产生的灵感,这样的姿态不仅不会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相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事实上,当你以朋友的姿态坐在孩子面前,研究错因,寻找对策的时候,是学生无比幸福的时光,他从你的精彩评论中得到启迪、激励和安慰,在你帮助他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