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与“和谐”:“桃花源”的文化表征新解
2015-09-29龙云郑春晓
○龙云 郑春晓
“隐逸”与“和谐”:“桃花源”的文化表征新解
○龙云 郑春晓
生活在魏晋时期的陶渊明热爱自然,内心豁达纯真,其隐逸诗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不同时代文人墨客争相模仿的对象。他在代表作《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桃花源记》成为后世作家描写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风土人情的参照,他们对刻画质朴和谐的社会图景津津乐道。在魏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桃花源”都被看作是逃避残酷的现实世界、追求隐逸生活的“圣地”,并且成为精神慰藉的象征。到了唐朝时期,“桃花源”逐渐带有世俗化特征,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开始成为诗意田园生活的代名词。时移世易,自近代以来“桃花源”已由传统的“隐逸”意象转变为一种复合型的“和谐”表征。
一、“桃花源”的起源:隐士情怀与思想滥觞
魏晋时期战乱纷杂、政局动荡、军阀四起、官场黑暗,陶渊明的政治抱负和学识才华无处施展。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陶渊明感叹功名利禄都只是虚空浮云,于是决定褪去锦服华裳,选择归隐田园。向往返璞归真的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名为“桃花源”的避风港。“桃花源”的地理位置极为隐蔽,远离尘嚣纷扰,“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①。陶渊明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境:这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与世无争。如此隐逸淳朴的生活不禁令人向往,南朝的钟嵘称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②。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陶渊明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桃花源”因此成为历代作家表达隐士情怀的象征性文化符号。
陶渊明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在“桃花源”里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孔孟“大同世界”的影子。正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③。与儒家“大同世界”一脉相承的桃花源是一个自由平等和平静祥和的乌托邦社会,这里没有剥削、没有苦难、没有压迫,“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陶渊明用详尽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将“大同社会”细化,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所倡导的“大同社会”是“桃花源”的思想基础和原型。
此外,道家思想对陶渊明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渊明之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⑤老子生前极力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人们过着原始古朴、安居乐业的生活,“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业,邻闻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⑥。“桃花源”反映的乌托邦精神正是老子“乐居”思想的生动体现,但是陶渊明并没有完全接受老子“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落后思想,而是向往和睦融洽、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例如一名外人闯入了桃花源,村民听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⑦,他们热情款待客人。需要注意的是,陶渊明隐退官场,隐逸避世的思想也沿承了道家主张超然物外、重“无为”的思想。庄子宁愿“曳尾于涂中”⑧,也不愿受楚王召见入堂为官,认为与其受到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一言以蔽之,正是道家思想沾溉了陶渊明淡泊飘逸的内在气质和返璞归真的理想追求。
威廉·埃柯尔(William Aeker)认为:“陶潜的哲学——他的世界观——完全是中国本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⑨这种观点未免稍显偏颇,事实上陶渊明构建的“桃花源”的思想内涵兼顾了儒道思想,“既有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⑩。正是这种儒道结合的思想模式为越来越多的后人所敬仰和借鉴。
二、“隐逸”到“和谐”的转变:《边城》中的“桃花源”新解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乡土作家,他成功地将“桃花源”的意象延用到现代社会并加以拓展。他曾写过一篇题为《桃源与沅州》的现代散文来描绘千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化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⑪。寥寥几句便足以可见沈从文对“桃花源”的推崇和向往。当然这与他生活的年代是分不开的,在那段战火不断、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沈从文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精神上的彷徨不安与现实生活的嘈杂喧嚣让他急迫地想逃离现实世界,渴望在山水林泉中恢复内心的宁静与纯洁。正如张立所言,“在世事纷乱的现代历史环境中,桃源原型与身心憔悴的现代作家欲求远遁尘嚣的心理不期而遇,于是沈从文、废名等作家展现了俗美的牧歌生活画面,成为现代桃源叙事的始作俑者”⑫。沈从文将这种情愫诉诸于笔下,他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在其代表作《边城》中构筑了一片现代社会的“桃花源”,但是他没有像陶渊明一样单纯地选择躲避,而是直面社会中的某些丑恶现象,将“桃花源”的文学表征由隐逸遁世的文艺情怀引申为和谐共处的生存理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沈从文在《边城》的“序”中阐明了创作主张:“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⑬他用边城的和谐之风启示人们应该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找寻“桃花源”。
1.人与自然的和谐
美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就是和谐美的典型。“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⑭山清水秀的景色让人心驰神往,一草一木都是那么温馨纯净,清新脱俗的茶峒与“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颇为相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这山间里的人们也沾染了自然的气息,他们从外貌、性格乃至姓名称呼都受赠于这里的山山水水。比如女主人公翠翠的名字取自青翠的自然景色,“触目即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⑮。无忧无虑地生活于自然的怀抱中,翠翠的性格也活泼外向、十分喜人,大自然把翠翠雕琢成了一个美丽开朗的女孩儿。
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上。“近水人家多在桃花里……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袴,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正因为处处若有奇迹可以发现,人的劳动成果,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⑯建筑与自然景色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使其充满了勃勃生气,茶峒小镇的居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寻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既能满足生活的日常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得益彰正是对儒道自然观和“桃花源”的呼应。孟子曾积极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⑰。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用过密的渔网去捕鱼,鱼鳖就永远不会吃完;按时伐木砍树,山林树木就永远不会用完。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智慧,自然养育人类,万物和谐而共生,人类一定要善待自然。道家也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⑱。“自然”即天然而然,自然而然,“道法自然”就是要尊重事物的自然规律。这种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自然无为”,即人类按照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采取相应的作为和行动,而不要执拗于改变某一事物的发展规律。沈从文巧妙地将这些思想融入到《边城》之中,将道家与儒家的自然观合二为一,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桃花源”里描绘的“天然去雕饰”的淳朴自然相比,《边城》里的自然环境更多了一层和谐的生态美,这是一个理想的诗意栖居地,这里的一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人类的角色在“和谐美”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人与人的和谐
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文学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⑲。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沈从文通过对人性的赞美树立起一面理想的道德风帆,对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道德批判。茶峒镇里的人们坦诚善良、关系和睦,人性的美好和纯真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小说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仗义的老船夫,他和翠翠以在河边撑船为生,却从不肯收过路人的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老船夫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去镇上买肉,肉贩子会偷偷地给船夫多些斤两;老船夫夸赞了那只肥鸭两次,善解人意的顺顺便叫大老把鸭子送给翠翠,知道爷俩生活拮据,还带了许多三角棕给他们。老船夫通过自身劳动和无私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周围的人们也知恩图报,以礼相待。
小说中还穿插描述了三种关系情感:一是翠翠和老船夫的父女情,二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三是天保和傩送的兄弟情。首先,翠翠的母亲爱上了一个屯戍兵士,两人双双殉情。老船夫承担起养育翠翠的重任,从此爷俩相依为命。老船夫平日对翠翠呵护有加,后来又为她的婚事操心,希望心爱的孙女儿能嫁个好人家。翠翠也很懂事,争着帮爷爷渡船以减轻爷爷的负担。其次,“伟大的著作,离不开真实的人性,情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⑳。翠翠对傩送的爱情带有中国古典女子的含蓄和内敛,傩送对她一见钟情,在山上唱情歌来表白心意,还为了翠翠放弃了团总女儿的丰厚嫁妆,这种超出世俗和金钱利益的爱情难能可贵。小说结尾,即便是傩送远在辰州,翠翠也坚定不移地在河边等他归来。再次,天保傩送之间的兄弟情谊深厚,虽然兄弟二人同时喜欢上了漂亮活泼而又单纯的翠翠,哥哥有心成全弟弟,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表白,而是将追求翠翠的机会让给了弟弟,纯真深厚的兄弟之情表露无遗。
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㉑克制自己的思想感情,恢复礼数即为仁。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边城》中的人物性格和作风正是儒家“克己复礼”的典范:老船夫重义轻利,不为金钱缚身,数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服务;天保傩送即使同时喜欢翠翠,二人也是相互谦让,公平竞争;顺顺在失去自己的儿子之后,压住心中的悲痛来安慰老船夫。正是因为边城里的人们相互关心爱护,处处替他人着想,才使得这个地处偏僻的小镇充满了暖暖的人情味,这与桃花源中慷慨热情的村民和宁静安逸的村落极为相似。但是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人与人关系的描写方面,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重点叙述的是亲情和邻里情,沈从文在《边城》里为我们呈现的人情画卷中则囊括了人类所有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从文在前人“桃花源”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理想生活方式作了进一步的展望和构想。
3.人与社会的和谐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但是在偏远的边城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及五百家左右的住户。地方还有个厘金局,办事机关在城外河街下面小庙里,局长则常住城中。一营兵士驻扎老参将衙门,除了号兵每天上城吹号玩,使人知道这里还驻有军队以外,兵士皆仿佛并不存在”㉒。这里的人们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没有战争流血、军阀割据的侵扰,兵营也形同虚设,“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景,似乎就永远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㉓。在沈从文的眼里,边城是另一个“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桃花源,㉔山里的人们构成了独特的和谐共处的微型社会。
社会动荡一般是由不满生存现状的底层人民所发动的起义或叛乱而引起的,沈从文在《边城》里将阶级差距和阶级矛盾压缩到了最小程度。卢梭曾说:“人类看见自己的同类受苦,天生就有一种反感,从而使他为自己谋幸福的热情受到限制。”㉕人们心存仁慈怜悯并尊重他人人格,这是保持社会平稳、减少社会冲突的一大法宝。掌管码头的顺顺家境殷实,革命时还当了官,但他从不自恃高傲,为富不仁。只要有人向他寻求帮助,他都会慷概解囊。大佬死后,老船夫去顺顺家探望,痛失爱子的顺顺并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反而安慰船夫说“一切是天”,还送了一筒烧酒给他宽心。富甲一方的船总对一个船夫竟然如此客气和照顾,茶峒镇里的阶级对比表现出来更多的是邻里之间的深厚情感;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也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与水手产生感情之后也不再计较金钱利益,爱情的纯洁和坚贞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保全和维护。人们都倾向于从人性的美好方面来审视这个世界。“边城”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睦融洽,这是比“桃花源”更为理想的栖居之地。“乌托邦之如哲学,恰如星星之如夜空,越是夜色沉沉,它就越能给人以启迪和激励”㉖,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宁静祥和的,这与当时中国混乱的社会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让人们相信人性未灭、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终会实现。
“以和为贵”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和谐”被视为重中之重。“和”是社会进程的标量尺度和发展目标,“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㉗。边城里的百姓彼此相安无事、相互扶持,终年和平安定,一派和谐景象。与陶渊明一样,沈从文从中国古代儒道先贤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为读者在小小的城镇中再现了另一处充满和谐之气的“桃花源”。沈从文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入手,成功地将“桃花源”的意象延续下来,在边城中重新赋予“桃花源”新的生机与活力,加深和拓展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意象的内涵,实现了其从“隐逸”到“和谐”的转变,为处于绝望和失意中的人们亮起一盏指路的明灯,激发人类对于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思考。
二、“桃花源”的现代启示
正如希伯特·萨洛蒙·普罗尔(Siebert Salomon Prawer)所说:“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彰显对真理和人类伦理道德的关注。”㉘沈从文曾深刻指出现代城市生活对人类精神的腐蚀和钝化,“城市中人生活太匆忙、太杂乱,耳朵眼睛接触声音光色过分疲劳,加之多睡眠不足,营养不足,虽俨然事事神经异常尖锐敏感,其实除了色欲意识以外,别的感觉官能都有点麻木不仁”㉙。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横行的今天,如何才能追寻人类心灵的“桃花源”并实现“诗意栖居”成为现代人们的关注焦点。沈从文的《边城》中所体现的和谐精神和“桃花源”思想对现代人建立和完善宜居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人们要注重实施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㉚人类不要自诩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霸权统治者,“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才是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有效方法。
再次,构建和谐的伦理道德体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不仅要求重新建构外部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建构内部自然生态特别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以形成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人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和推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㉜。归根结底,人类才是进行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还在于人类精神和品格的提升。
最后,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总是处于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社会成员“彼此之间保持独立个性的同时还要相互协作……共同奉献,共同享有”㉝。如今,全球各地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不同国家、民族、种族之间依然存在矛盾和分歧,平稳安定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威胁。正因为如此,我们迫切需要明确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和平解决已经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容纳不同文明在地球上的共生共荣。“桃花源”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只看重个人利益的个人主义思想,从推进人类社会进程的大局出发,促进不同阶级、不同性别乃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的和谐共处。只有实现全人类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构建“桃花源”的美好希冀才会真正实现。
三、结语
在高度文明的现代世界,要想找到完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已然不可能,任何人都不能再如“秦人避乱”一般躲到一个无人的地方隐居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桃花源”在现代世界毫无用武之地。“桃花源”是“民族文化积淀的投射”㉞,从古至今,“桃花源”意象的文化表征实现了从“隐逸”向“和谐”的转变,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的文化内涵不再流于书本之上,而是真正地渗入到平民百姓的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中,古老的“桃花源”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解决当下的现实难题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正如荣格所说,我们应该“将那试图悄悄溜走的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连接起来,否则的话,我们将失去对过去的归属感而找不到自己的根,后果就是我们容易患上精神疾病。”㉟“桃花源”的文化表征从“隐逸”向“和谐”的转变也启示我们要跳出只关心自身利益的狭小思维意识,转而从全社会、全人类的立场出发,一起携手共建美好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提倡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真正的“桃花源”不再只是个人清心寡欲、隐逸避世的痴想,而是全人类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只要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不管是在偏僻遥远的乡村还是在繁华兴盛的都市,幸福纯净的“桃花源”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①④⑦㉔柯宝成《陶渊明全集汇编汇校汇评》[M],武汉:崇文书局,2011年,第251页,第253页,第253页,第251页。
②袁世全《誉称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③黄中业、孙玉良《五经格言名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⑤朱熹《朱子语类》[M],黎靖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43页。
⑥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44页。
⑧李耳、庄周《老子·庄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第226页。
⑨William Aeker.T’ao the Hermit:Sixty Poems by T’ao Ch’ien[M].London:Thames&Hudson,1952:36.
⑩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63页。
⑪⑭⑮⑯㉒㉓沈从文《边城》[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第3页,第4页,第7页,第8页,12页。
⑫张立《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桃源叙事》[D],苏州:苏州大学,2007年,第2页。
⑬㉙沈从文《从文习作小说选代序》[M],《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文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45页,第44页。
⑰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页。
⑱郑淑媛《老庄精神修养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⑲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6(1):46。
⑳严声明《浅谈〈边城〉的人情美》[J],中教研究,2010(1):11。
㉑杨义《论语选评》[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177页。
㉕卢梭《卢梭谈生活品质》[M],向阳编译,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㉖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The Contours of American History[M],Cleveland:World Publishers,1966:4.
㉗李振宏《四库群经名言名典》[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㉘Siebert Salomon Prawer.Karl Marx and World Literature[Ml,Beijing:Joint Publishing House,1980:548.
㉚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㉛Donald Worster.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 Imagin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27。
㉜顾智明《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3-01-21(4)。
㉝龙云、李彦芳《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8。
㉞张荣东《桃源主题的仙化及其对文人园林的影响》[J],文艺评论,2012(8):62。
㉟Carl Gustave Jun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34。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304011);2013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SM2013100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