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与“龙江丝路带”构建
2015-09-28刘波
刘波
2015年6月9日,黑龙江省社科院召开了以“经济新常态与‘龙江丝路带构建”为主题的2015年国际片学术年会。年会由俄罗斯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和犹太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副院长刘爽主持。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副院长任玲等领导莅临会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外经处处长高玉海研究员、省经贸管理干部学院张贵海教授、原省贸易促进会秘书长陈向东同志、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姜振军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担任点评嘉宾。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营造有利中间环境的重要举措。省委提出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立足我省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必将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带一路”贯穿整个欧亚大陆,“一带”着眼于加快向西开放,“一路”着眼于建设海上强国。而“龙江丝路带”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则着眼于扩大向北开放,加强与俄罗斯及东北亚互联互通,构建我省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当前,我省面临经济发展双重压力,要抓住“一带一路”规划的历史机遇,振兴我省经济并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社科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应该找准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年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俄罗斯研究所所长马友君研究员在《俄罗斯建设远东超前发展区与中俄合作新机遇》的发言中指出,俄罗斯建设超前经济区动因是远东融入亚太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俄罗斯发展远东的客观需求,是开发远东系列政策的延续,也是希望借此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快车并借鉴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的经验。远东建设超前经济发展区的有利条件在于,俄罗斯远东资源丰富,国内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亚太地区邻国为吸引投资创造有利的条件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他指出,应该在超前发展区内创建有利发展的条件,远东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简化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超前发展区的公司管理部门应有广泛的职能。为降低成本,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使用优惠政策、建立自由关税区。他指出,中俄区域合作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即推进“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为提升中俄区域合作水平,要扩大在劳务、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实现贸易互利双赢;实施沿边地区重点口岸建设,促进沿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加强境外园区与超前区合作,有助于对俄跨境自贸区建设;实现远东地区中俄大项目合作,从而拉动我省对俄全方位合作;扩大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区域,促进对俄经贸合作提档升级。
俄罗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红泽做了题为《“一带一路”构建与推进中俄北方航道合作》的发言。他在发言中阐述了推进中俄北方航道合作的重要意义。他说,北方航道西起欧洲北海,途经俄北冰洋沿岸,绕过白令海峡连接俄远东港口,长约5600海里。通过北方航道运输,航程将缩短30%左右,燃油节省20%左右,能够破解“马六甲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方航道可谓是中国第三条“丝绸之路”,可极大推进中国国际运输渠道的多元化。中俄北方航道合作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在讨论“一带一路”以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本质上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重塑经济地理。俄罗斯北方航道规划是否能与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的关键正在于此。目前来看,对接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双方合作的主要潜在领域集中在交通运输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因此,应立足省情,加强北方航道合作的前瞻性调研,进一步完善各级交流机制,推动双方相关区域规划有效对接,避免多部门盲目参与。
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以“龙江丝路带”建设开辟我省与东北亚合作,新路径》。他对践行“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及“龙江丝路带”建设规划中的东北亚战略做了表述,指出在中国与俄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出现了最新的积极变化,这使黑龙江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急需外生路径动力。这些外生路径为物流通道、优先产业、园区建设及人文交流。笪志刚提出以下提升我省经济的建议:(1)侧重与日韩农业和畜牧业领域合作对接;(2)突出面向俄日韩等东北亚国家跨境旅游合作;(3)着力拉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跨境电商产业;(4)扩大对东北亚各国的人文交流。
东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洪欣在题为《“一带一路”与中韩自贸区建设深化我省对韩经贸合作》的发言中指出,尽管不少韩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比较关注,但仍有很多韩国企业认识不足,真正了解我省“龙江丝路经济带”的则更少。要扩大对韩宣传,首先就要让韩国企业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远比想象得快、机会远比想象得多,要让这些企业了解我省的“龙江丝路带”相比其他线路的竞争优势,为其物流运输带来新选择。通过加大宣传推介,邀请韩国企业参与共建“龙江丝路带”,支持韩国企业参与哈尔滨-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釜山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运营,加快互联互通。当前,韩国中小企业看重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加快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在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双方超过90%的产品经过过渡期后都将实现零关税,这会吸引更多韩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我省开展对韩招商引资,可以考虑结合地方产业优势、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条件、市场空间和消费能力,着力打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辐射东三省乃至俄罗斯、对接韩国优势产业的韩国特色产业园,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与韩国相关行业协会的密切交流,通过中介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企业集聚,扩大引资规模。
犹太研究中心刘涧南副研究员的报告为《“龙江丝路带”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在报告中指出了“一带一路”构想体现了全新的发展观;介绍了各国舆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反响,以及围绕“一带一路”进行的多国博弈状况;最后他总结了我省“东部陆海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犹太研究中心张铁江研究员在题为《深入哈尔滨犹太历史研究,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言中提出,要打造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优长特色学科,推动中以文化交流。他指出,哈尔滨犹太旅游已成为中以合作的特色品牌,借助哈尔滨犹太文化“特长”推动中以双边经贸合作,中以农业合作在黑龙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时期中以合作应强化“亲情战略”。
发言结束后,高玉海研究员、张贵海教授、姜振军教授等嘉宾先后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点评。专家们首先分析了各界对“一带一路”的观点和学术研究热点。其次,他们结合本地区情况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建设、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地方媒体的宣传定位及导向;倡导和平合作,共同繁荣和发展,注重项目的设计和选择。最后,他们提出要把原来的市场思维向资本思维转变。作为智库专家,科研人员应该着力为国家提供“一带一路”科学理论支撑,从地缘政治、经济、世界地理、对外贸易理论等方面,为“一带一路”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深度的研究报告。
最后,朱宇院长进行了总结并围绕经济新常态与“龙江丝路带”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1)要有自己的学术声音和品牌影响;(2)要有自己的智库平台和优势特色;(3)要有自己的专业队伍和学科支撑;(4)研究要深入,水平要提升;(5)机遇要创新,合作要扩大;(6)定位要清晰,工作要落实。
[责任编辑:张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