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5-09-28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郭彦芳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郭彦芳
一、大学英语改革前的状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前,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定者和主导者,是课堂上的信息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只是被动麻木地死记硬背,缺乏主动地参与和求知的兴趣,缺乏对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口语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由于受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任务的制约,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的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二、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就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被纳入英语课堂教学要求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我们以此为依据,将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进行分级教学的教学新模式。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求重新定位并转变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以适应大学英语改革趋势。
三、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必然。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评估者”、“协助者”和“资源提供者”。
1.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平台学习为辅;以纸质教材为主,网络信息为辅。因此,教师不应只是传统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要把对学习过程起作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以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2.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在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承担着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和协助学生开展课外互动合作的重要任务。虽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对教学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自由交流和表达的机会,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
3.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监控者。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估。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和参加考试外,还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英语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我们采取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的期末测试卷(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分为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和网络平台学习情况。网络平台的学习情况包括上机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教师在新生入学时就把学习评价标准和评价项目告诉学生。任课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网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情况,监督学生的网上学习进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在听说课上,教师要对学生所用的语言做出公正的评估,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应该注意的问题。
4.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教学的研究者。
在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交际活动中。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后,教师应减少对课堂活动的控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份子,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的参与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因为老师的英语水平和语言能力远远高于学生。另外,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科研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新定位并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尹山鹰、曾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3]陈雪.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5)
[4]肖帆.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与素质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