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中的“绿云”浅析
2015-09-27汪志松
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阿房宫赋》一文,是古代赋体散文的代表作。其中有这样一句:“……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段文字一连用了六个“也”字句,从侧面描写了秦王朝统治者的奢华生活。其中的“绿云”一词,教材并未给以注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古文鉴赏辞典》中该文也没有给出注释。《辞源》“绿”字下列词条“绿云”,解释为:“①喻树叶茂盛。②形容女人发多而黑。”根据文本语境,此处的“绿云”指年轻女子的黑发确定无疑。问题是“绿”怎么和头发颜色产生了联系呢?古人为什么喜欢用“绿”、“绿云”来描摹头发而乐此不疲呢?笔者在此浅谈一下拙见,权作引玉之砖,以期专家、同仁高见。
“绿云”中的“云”喻指年轻女子的头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头发多而柔美的特征,同时还有不可亵玩的朦胧感和距离感。“云鬓”“云鬟”“云髻”等等都是形容女子头发的词汇,而且“云”作为常见的物象,因其飘忽无定、或卷或舒、或黑或白,早已成为一个最常用的“喻体”物象而存在于各种文字之中。以“绿”形容女子黑发的还有“绿鬓”、“绿发”等,如唐代崔颢《虞姬篇》:“虞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绿”在《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均无与“黑色”相同的释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绿”的解释是:“①绿色。又:乌黑色。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绿鬓愁中减,红颜啼里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绿”的解释“乌黑色”与头发颜色相同或相近。由此看来,用“绿”来形容乌黑色头发仅限于“绿云”、“绿鬓”几个词语,“乌黑色”并不是“绿”的常用义,故而有的辞典对此无释,甚至连“绿云”都不收。
先看三个表示颜色的字:“黑”、“青”、“绿”。许慎《说文解字》释“黑”,“火所熏之色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青”为:“①蓝色。又:深绿色。又:青色的东西。②黑色。”许慎《说文解字》释“绿”,“帛,青黄色也。”通过对比发现,“黑”与“青”有了表颜色意义的交叉点,“青”与“绿”也有了表颜色意义的交叉点。现代汉语有很多例子,下面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列的几个词条:
黑鲩,青鱼。
青衣,①黑色的衣服。……
青天,①蓝色的天空。……
青玉,淡青色或淡青而微绿的软玉。
与此相关的还有几个常用的词汇:青天——苍天——蓝天、青草——碧草——绿草、墨绿——黑绿
由此可见,“青”与“黑”有时可以互训,“青”与“绿”有时可以互训,“黑”与“绿”从语言的实际运用上来看,是存在着互训的可能的,“绿云”、“绿鬓”就应该是最典型的例子,但情况不是很常见。“绿云”不但可以指绿叶,还可以指云彩,可以指年轻女子的乌发,甚至可以指年轻的女子,如: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此形容绿叶)——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此形容云彩)——李白
“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此形容年轻女子的乌发)——陆游(宋)《清商怨·葭萌驿作》
头发在古代有很多称呼,或以形喻,如“螺髻”;或以色指,如“乌云”;或以情言,如“烦恼丝”。这些词语语义均较为明显。中唐时期颜真卿《劝学》一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更是直用“黑发”,与“白首”形成了工稳的对仗,这一联诗也正因言浅意深而流传千古。
但在古典诗词中,很少有人直用“黑发”等意义显豁的描摹头发的词语入诗,像“黑发不知勤学早”的千古名句并不多见,很多人宁可用“绿云”等较难理解的语词来描摹头发且乐此不疲,原因何在呢?
语言中的词汇意义是有确切性与模糊性特征的,而二者也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语言运用场合是不同的,专业性强的场合要用词汇的确切义,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使用模糊义。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使用词语的模糊义可以大大挖掘文学语言的张力,从而拓展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空间,使读者获得二度创作的享受。
“绿云扰扰”正是作者杜牧运用文学语言张力的作用来形象生动地描摹年轻女子的秀发的例证。“绿”除了与“乌黑色”有关联之外,还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柳绿花红的春光,也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萋萋芳草、匝地浓荫,而这些物象均象征着青春、朝气,以此来形容年轻美丽的女性,从而赋予描写对象——年轻美丽的女性以无限多的“美”感。可以这么认为,“绿”从内在的角度写出了女子青春靓丽之美,“云”描摹女子纤柔飘逸的秀发,则从外在的角度写出了女子端丽妩媚之美。由此可知,以“绿云”来描摹年轻美丽的女子,则神形兼具、恰切妥帖,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
汪志松,教师,现居内蒙古赤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