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声屏论坛
——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促进广电转型升级冶论点辑录

2015-09-25□龙

声屏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受众

□龙 杰

□卞杰

□朱文静 郑立波

□沈如锋

□朱瑛 卢敏刚

□凌勇 葛臻

野声屏论坛
——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促进广电转型升级冶论点辑录

广播电视媒体构建现代立体化传播格局的模式

□龙杰

目前许多媒体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建设与新媒体融合的内容和通道。笔者认为,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大致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开展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新媒体业务。电台、电视台开办自己的网站是传统媒体向新领域进军的重要途径。其实际意义在于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一个新的传播平台,把一部分网民纳入自己的受众群体。二是能够在同一传媒的旗下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台网互动和多媒体的经营过程,使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得到充分、复合性的使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央视国际,对12套节目实现网上同步直播,并对400个栏目的主要内容实现了图文视频上传,提供了直播、点播、下载、搜索等业务,成为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具有视听互动功能的综合性网络新媒体。

二是积极主导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优势,一是利用数字传输技术使用广播通道,可以节省投入资金,并能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二是费用相对便宜,适合大众消费。三是接受终端多样,包括手机、数码相机、MP3、MP4、掌上电脑、笔记本、7寸以下小屏幕便携式的移动终端,火车、轮船、飞机上的接收终端等,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四是利用无线通讯网可以面向高端人群开办手机电视服务,提供点对点、个性化交互服务。

三是发挥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优势与通信网络合作开展业务,主要是IP电视和手机电视。IP电视能够提供比传统电视更为丰富的内容,在高端用户中有较大市场与增值潜力。电视与手机的结合是填补与网络融合更为新兴的空白点,可以有效细分受众群,获得较高的回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费用的不断降低,在全新的商业模式下,手机电视可能带来较单一媒体更优越的流量和盈利增长,但手机电视发展两年来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图像质量不高而费用过高。发展新兴媒体,不论是哪一种方式和途径,都必须以数字化为基础,以不同媒体的合作、融合为前提。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是必然趋势,广电媒体要在媒体融合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互联互动、互补互惠、共存共赢。

(作者单位:鹰潭广播电视台)

何为全媒体钥

□卞杰

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因此,“全媒体”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较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它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

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包括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根据其特点来看,笔者认为,要想在全媒体时代中体现出媒体的融合及互通,多屏的应用自然必不可少,我们可能仅仅只是在扮演着全媒体中的一个角色,譬如说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移动APP等。面对着融合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和观察环境。近年来,从电视节目营销和推广的方面来分析,呈现出了受众年轻化、收视关系化、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受众而言,在接收信息的同时,选择用哪种“屏”去接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单位:新余广播电视台)

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

□朱文静郑立波

虽然网络媒体已经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电视媒体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善用其独特优势,与网络媒体融合互动,实现新发展。一是从人的角度,电视记者和编辑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在选题的搜集、话题的确定、节目的宣传推广、观众的反馈和与之互动等各方面借力而发;二是从技术的角度,可以打造全新的网络电视,这会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首先,电视媒体可以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在网站首页的显著位置设立征集新闻线索的栏目,让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过程中。其次,在电视媒体的门户网站上设立主播、名嘴与受众的交流平台,设立讨论栏,及时发布电视节目的内容预告、改版信息、并征求意见和建议。第三,与移动、联通等运行商进行合作,将互动平台直接嫁接进演播室,改变单向性的播报方式,让演播室的主持人和电视机前的受众即时互动,让受众参与到新闻的制作过程中。第四,将电视节目网络化,将瞬息而过的电视节目搬到网络上,让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击观看电视节目。这不仅仅减少了新闻资源的浪费,也能培养固定观众。

(作者单位:上饶广播电视台)

媒体融合促电视采编思维之变

□沈如锋

媒体融合促使电视采编正在突破自身媒体思维与能力的界限,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由单一到多样。一直以来,电视媒体只能在一天的时间内,不断重复已经编辑好的新闻。而互联网新闻通过多种多样的呈现形式,随时更新事态的最新发展,海量推送新闻资讯,实现快速传播。正是有感于互联网新闻的多样化形态,诸多电视媒体纷纷跳出视频播出的单一渠道,借助网络用视频、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以互为主角的呈现方式进行深度拓展。当然,这就要求电视采编需要掌握多种媒介的处理技术,仅仅依靠操控传统的电视采编流程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由粗犷到精细。局限于人力物力的不足,目前不少网站的新闻资讯还不够“精细”,特别是在新闻深度报道上更是显得“粗犷”,而不得不借助转载纸媒和电视的内容。新闻采编的“精耕细作”,正是互联网亟需补齐的短板,使得电视媒体在传播优质内容上处于领跑的位置。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高质量的新闻产品才是市场的宠儿,精细化采编无疑是市场的新需求。

第三,从贴近到融入。所谓的贴近观众,只是电视采编一厢情愿的追求,隔着荧屏的观众永远都会与电视有距离。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只有从贴近到融入,让电视和观众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真正的零距离。对电视媒体来说,有效运用新媒体不仅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扩大影响力打造媒体品牌的战略选择。

(作者单位:赣州广播电视台)

创新采编流程建设集成平台

□朱瑛卢敏刚

传统广电媒体的信息采集主要是依靠记者和编辑,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电媒体的改革要想从采编流程入手,就必然要对部门结构进行整体设计创新。创新采编流程,重点在于集成平台的建设,建立全媒体采编中心。

如何建立全媒体采编中心?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应优化资源,采编各部门均抽调人员进入采编中心集中办公,各种新闻线索、信息在这里汇聚,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经过统一调度处理后,综合运用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分别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上发布,从而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新型采编及发布流程。全媒体采编中心的建立,改变了原来传统媒体对内容采编的流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更有效地汇集优势资源、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是一种满足受众需求的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新余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环境下广电媒体发展升级途径

□凌勇葛臻

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上并不是以量取胜,而是要根据不同渠道的传播特点和用户群特征,设计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精品内容。广电媒体只有以优质的内容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实现其传播价值。

一、充分挖掘新媒体资源,拓宽传播渠道。广电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内容服务媒体,在成立之初就拥有优秀和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积累了庞大的内容资源体系。广电媒体应当积极开辟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将自己之前建设的媒体资源与之有限度地连接,以强大的内容资源为后盾加入到新媒体的竞争之中。这种战略布局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抢占,也在于对未来趋势的预见性把握和准备,是广电媒体为实现自身优化升级准备与新媒体产业链实现全面对接的自觉性动作。

二、提升自身节目的内容品质。要适应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广电内容在生产制作与传播等方面就要有全新的理念和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并非全然是排斥与替代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共同生存和共同演进的关系。广电媒体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有效资源和技术用以自己的节目内容生产。例如,可以引进“大数据”技术植入到节目生产当中。央视在“春运”期间与百度合作推出的“春运报道”系列的专题新闻就是借助了“大数据”的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观测全国各地春运的人流量,这样的新闻是传统制作技术无法实现的。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受众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