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个性化语文教学
2015-09-22史彩霞
史彩霞
【摘 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个性化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呼唤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让我们站在潮头之上,积极探索、不断前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性化;课程改革
不同气质的语文教师需经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自己,惟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你独特个性的濡染下走出死气沉沉的精神洞穴,你才能放眼语文教学世界的天光云彩,使课堂成为展示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亮丽舞台。
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系,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君不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引申过来也可说“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许多语文教师追随于名家,模仿于技巧,鹦鹉学舌,生搬硬套,课堂无个性,教学模式化。许多学校集体备课,以致同一年级的许多语文教师在不同班级的语文教学中同科同构,千课一律。
一、语文教学个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化的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地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教参、名家之言,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裁剪”方式、取舍多寡均可依据该班、该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宜的安排,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再创造,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还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掘学生身上蕴涵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说有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说真实的话,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2)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失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还必须是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引人入胜的细节描绘与独特的心灵体会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唯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进而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3)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独创的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的结果,它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开放性的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开放性的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根据“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原则,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二、语文教师要让其具有教学个性,需要着力于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处理表现出独特性。教材是死的,教者是活的。教师应该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补充、拓展和延伸,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师个性又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力的凭借。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包括:①还原和活化。还原教材就是把教材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它所反映的实际事物,通过还原,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使知识从书本上“走”出来,变成活灵活现的东西,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②补充和改编。教材因为受书面形式的限制,总是简练的,概括的,它存在“空隙”和“短路”,“言虽尽,意未犹”,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推理思维的空间,这是进行个性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推测、想象、填补和描叙。对教材进行改编或改组,旨在改变教材存在的方式,它包括变换体裁、课文重组、变换角度、改变角度、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等。通过改编或改组,改变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③质疑和超越。质疑包括对教材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这既是培养个性的要求,也是教材本身不断完善的要求。超越是使用教材的最终归宿,它意味着学生借助教材这块跳板,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2)教学方法的选用表现出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最能体现教学个性的环节之一,也是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关键。
三、如何培养语文教学个性
(1)热爱生活。语文的全部外延等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现代生活的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社会信息的瞬息万变,世界发展的风起云涌,这些足以丰富阅历的知识,既能拓宽课程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触发教师的激情,增添他的教学风采,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和品位。相反,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对生活无动于衷:春暖花开、北雁南飞视而不见,人情世故、世态炎凉充耳不闻,安于现状、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封闭的心灵就激不起一丝涟漪,更不会有激情四射。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海林老师说:“只有把教学带入一种生活情境,教师的个人魅力才有意义,教师的个人魅力就是生活的魅力,只有生活的魅力才是教学的魅力。”
(2)热爱职业。教书育人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从浅层处讲,它是塑造人的工程,从深层处讲它则是肩负着继往开来、社会持续发展的重任。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的态度;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敬重的情感,才能维护它、成就它,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对自己的职业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独辟蹊径、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3)热爱语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你得爱语文。只有爱语文,你才会去钻研每一篇文章,揣摩每一节课,这样的课堂才可能具有足够的空间和情感。所谓“钻研”教材,就是在每一篇文章投入你的七情六欲,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你排演戏剧的脚本,全身心的体验文本,随课文或悲或喜或怒或忧,要真真切切的嚼出课文的味道来,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感染课堂。
(4)热爱学习。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文史知识。第斯多惠说过,自己没有的东西,就不可能给别人。没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积淀,是不可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处处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也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树立自己的教学个性。语文教师还应当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需要的拓展性知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美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一些与语文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比如自然科学、时事政治等等。教师要始终保持自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积累,在这些新鲜的知识渗透到课本知识中的同时,教师的魅力就会得以彰显、个性就会得以张扬!
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和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它源于教师高尚的职业修养、强烈的敬业精神、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执著的业务追求,需长久积累,要终生探究,其特点当是“唯我独有,他人不有”。
参考文献:
[1]宁宁.张之洞早期外交思想述论——以伊犁事件为中心的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潘涌.外国教育思潮与汉语文教育的价值嬗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3]林杰.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陈于武.重新认识严复的自由主义者的特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