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文言文,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2015-09-21陈笑攀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虚词课外文言文

陈笑攀

文言文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最灿烂的明珠。初中语文中文言文已占到一定的比重,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教学对提高学生驾驭古汉语的能力,尤其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以促使学生上课开始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如以故事传说等引出课文,激发兴趣。

二、把握住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从目前来看,中考文言文的阅读倾向于课内外比较阅读或者是课外文言文阅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也是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加重视的。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有很大的差别,一个学习的障碍就是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间都与现在相距甚远,语言的行为习惯与现在亦有很大差别,一是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的词以双音节为主,所以学生仍是会把“可以”理解为一个词,而不是“可以”与“凭借”这两个词。鉴于文言文这些文体特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有明确的认识,首先,必须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认真仔细地对照课文的注释,然后逐字逐句地与学生一起翻译全文,在充分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来分析文章的内容与写作特点等宏观的方面,这样在教学的时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文言文教学的审美体系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对文言文中的人格美等,如果由教师之口说出来,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需要由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查资料,讨论后自主得出结论,这样的好处在于使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更深刻。为此,审美体系的建构必须建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使之自成体系。总之,文言文是整个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探讨文言文的教法与学法便成为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四、文言文中虚词的学习技巧

从整个初中文言文课文来看,所涉及到的虚词重点有12个,包括:“之、其、而、以、则、乃、于、然、焉、为、乎、也”,一些虚词的用法是经常出现,如“之”作为“的”、作为代词以及作为不译的助词,对于这几种情况,学生通常都能理解并且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作为动词“去、到、往”的意思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记住几句代表性的文言句子。第二种则是排除法,如“而”这个词,它主要包括:表并列、表承接、表递进、表转折、表修饰这五种,对于前四种学生一般都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是作为修饰的作用,学生有时很难理解,这样就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排除法,如果不是前四种,那么就是修饰。第三种则是归纳练习法。这种通常是用于“以”“于”“为”这三个用法较多的词,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把每篇文言文中的这几个词的例句根据用法归类,然后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反复练习,加强记忆,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比较死板,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

五、重视“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语文课堂上应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文言文教学更离不开“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诵读的形式很多,如教师的范读,分角色朗读,自读,也可以集体诵读,最好是互相结合。总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要看文章而定。让学生反复地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鉴赏,在读中受到熏陶。

六、激励性评价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不是随波逐流,这更能激活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或发给他一个“创新卡”,或授予他创新能手的称号等,都能促使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动机,进一步发展创新潜能。文言文是“古”文,但要用“新”的观念来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角,真正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真正把“古”文教“活”“学活”,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课内外比较阅读与单篇课外文言阅读技巧

如果是把两篇文言文的片段放在一起比较,那么这两个片段必然有共同之处,可能是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也可能是与作者本人相关的介绍,或者是相同的问题,如游记,或者是相同的主题等等,因此,在指导比较阅读的时候,应该首先让学生把握住两篇文章的共同点,然后再具体地理解,特别是课内外的比较,学生已经对课内的文章比较熟悉了,这样再找到共同之处,对课外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是让学生仔细看题干,因为在题干中经常涉及字词、句子的翻译和主题几个方面,有些字词释义的选择对学生理解课外文是非常有益的,而主题的选择项也有助于学生判断课外文章的大意。

猜你喜欢

虚词课外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