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窗(12)
2015-09-21韦炜
韦 炜
1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41 岁,发现右耳下包块且渐增大4 年(感冒时显著),无明显触痛。查体:右耳前下方可触及软组织包块,质地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血清IgE 增高。
2 影像学检查
CT 平扫示右侧腮腺浅叶密度增高,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影,测其CT 值约26 HU;边界欠清晰,边缘无明显分叶,临近皮下脂肪间隙模糊,见图1 ~3。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动脉期强化明显,30 s 测其CT 值约59 HU,见图4 ~6。延迟期强化稍减退,2 min测其CT 值约45 HU,见图7 ~9。两侧颈旁间隙见数个小淋巴结。
3 术后病理结果
右侧腮腺区小叶外、小叶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弥漫、巢状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小血管滤泡周围边缘区增生,部分区嗜酸性脓肿形成,腮腺小叶萎缩,符合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周围纤维组织嗜酸性脓肿及淋巴细胞浸润。周围找见淋巴结2 枚反应性增生。
4 讨论
KD 又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的良性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37 年中国学者金显宅首先报道[1],1945 年日本学者Kimura 做了较详细的描述[2]。本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尤以30 ~40 岁男性最为多见,本例为41 岁男性;且有明显的地域性,在中国、日本及亚洲中部国家多见,全球陆续报道有300 多例,均见于亚裔人群。该病病程长,平均8 年。临床极易误诊,术前误诊率高达90%。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T 细胞免疫调节紊乱及IgE 介导的I 型免疫反应有关[3]。
KD 多以颈面部无痛性淋巴结和(或)软组织块包块首先起病,进展缓慢。好发于颜面、颈部、锁骨上窝及腹股沟等处,颊部和腮腮部之间发病占46%,其中又以腮腺区最为多见;有时淋巴结肿大是该病的惟一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肾脏病变,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0%~70%)及绝对值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IgE 显著升高(800 ~3 500 μg/mL),本例患者血清IgE 增高。病理学特征:组织学上以小血管增生、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有时可见嗜酸性微脓肿形成;病变所累及腮腺组织腺体破坏、腺泡萎缩、炎细胞浸润。CT 表现:可单侧或双侧发病;主要累及大唾液腺体及淋巴结,耳廓常受累。常见多发结节型(I 型)和弥漫型(Ⅱ型)[4]:Ⅰ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平扫高于腮腺腺体的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内未见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邻近皮下脂肪间隙显示清晰;Ⅱ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斑片状软组织肿块,病灶内密度不均,但未见坏死、液化灶,病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皮下组织受累,病灶周围皮下脂肪间隙模糊。鉴别诊断:主要应与腮腺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及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鉴别。腮腺恶性肿瘤常以生长迅速,液化坏死明显,并侵犯周围血管、神经出现相应症状;而KD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无明显症状,且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与之鉴别。头颈部淋巴瘤为单发或多发病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相互融合多见,增强后多呈轻度强化,且好发于Waldeyer 环及病程较短均不同于KD。ALHE 是一种良性血管瘤,好发于西方中青年女性,多表现为单发的皮下小结节或红色丘疹样病变,边界清晰,有包膜,局部淋巴结肿大少见[5]。综上所述,当患者临床以及影像出现以下表现时,应考虑KD 可能:中青年男性,反复发作的头颈部无痛性缓慢肿大的肿块,病程较长;发生于涎腺或其邻近皮下组织内;软组织肿块变现为结节型(Ⅰ型)和弥漫型(Ⅱ型)中的任一型;局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无坏死融合;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血清IgE 增高。
[1] Kim HT,Szeto C.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comparison with Miikulicz’s disease[J].Chin Med J,1937,23(7):699-700.
[2] Kimura T,Yoshimura S,Ishikaura E.On the unuaual gran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plastic changes of lymphatic tissue[J].Trans Soc Pathol Jpn,1948,37(2):179-180.
[3] 杨智云,赖英荣,冯崇锦,等.颌面区Kimura 病CT 和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1):1016-1018.
[4] 梁锦发,郭真真,陈汉威,等.头颈部木村病的多层螺旋CT 表现[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3,11(4):19-21.
[5] 陆磊,陈仁贵,李小秋,等.Kimura 病和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6):353-357.